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增加至20720万港元,纯利约130万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及净亏损分别约10250万港元及3670万港元[8][1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约1025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20720万港元,增幅约102.1%[16] - 建造合约收益从2024年约969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9100万港元,增幅约97.1%[19] - 销售建材收益从2024年约56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620万港元,增幅约189.3%[20] - 2025年销售及服务成本约17090万港元,较2024年约9310万港元增加约83.6%[21] - 毛利从2024年约94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362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9.2%升至约17.5%[22] - 其他收入从2024年约11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480万港元[2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约37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290万港元,减幅约21.6%[26] - 行政开支从2024年约382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3250万港元,减幅约14.9%[27] - 财务成本从2024年约52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430万港元,减幅约17.3%[28] - 2025年溢利净额约130万港元,2024年亏损净额约3670万港元[3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910万港元,2024年约为3580万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00万港元,2024年约为2970万港元[3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按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借款约为5440万港元,2024年约为5220万港元[35] - 2025年资产负债比率为59.3%,2024年为57.4%;2025年流动比率为1.4,2024年为1.5[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约17000港元,2024年约为70万港元[4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关履约保证金的或然负债约为560万港元,2024年约为1400万港元[4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合约资产账面价值约为9510万港元,2024年约为6410万港元[49] - 2025年3月31日后至6月11日,2025年3月31日的合约资产中约26.6%已向客户出具账单,约18.2%已结算[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合共占总收益约61.0%,2024年约为66.3%;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29.8%,2024年约为25.3%[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拥有30名全职雇员及1名兼职雇员,2024年为29名全职雇员及1名兼职雇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860万港元,2024年约为1870万港元[54] - 2025年3月31日,可供分派储备约为8090万港元,2024年为8200万港元[11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合共占总收益约61.0%,2024年约为66.3%[12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约29.8%,2024年约为25.3%[12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合共占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37.0%,2024年约为31.3%[12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21.1%,2024年约为13.2%[12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分包商合共占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43.8%,2024年约为46.7%[124]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分包商占集团销售及服务成本总额约20.2%,2024年约为21.7%[124]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也无[115]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作出慈善捐款,2024年也无[1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木地板产品为公司主要收益来源之一,贡献近50%收益[9] - 公司于本年度开发新防火板BowenPro,已取得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下一项合约金额约500万港元的公用事业项目[9] - 公司已取得合约金额超2.8亿港元的公用事业项目,预期2025 - 2027年落成[8] - 2024年竣工的私人住宅物业数量增加逾75%,公司本年度来自木地板项目的收益增加一倍[13] - 公司正进行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下项目,受聘供应及安装逾2万平方米石膏砖产品[14] - 公司已获得另外2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下项目,受聘供应及安装石膏砖产品[14] - 公司目前手头有3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下未开展项目,合约总额约1.955亿港元[14] - 公司本年度参与中九龙一个公用事业项目的石膏砖产品供应及安装工程[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主要企业策略是维持并加强在香港建筑材料行业的市场地位,扩展产品及服务范围,继续人力资源发展[68]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提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67] - 集团企业文化包含追求卓越和可持续发展[69] - 公司除主席与行政总裁两职由卢永錩先生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外,遵守适用守则条文[70]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战略决策和业务表现监督,已成立审核、提名和薪酬三个委员会[71] - 公司为针对董事的法律行动安排适当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保障范围[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其中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75] - 公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全部属独立人士,董事将适时披露承担及变动[76] - 公司建立加强独立非执行董事招聘程序、每年检讨人数等机制并每年检讨执行情况及有效性[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参加外聘律师进行的1小时年度内部培训[78]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与公司签订自各自获委任日期起为期两年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78][79]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席告退,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79] - 董事会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提名政策,明确提名条件、流程及程序[80] - 公司拟每年召开至少四次董事会会议,大约每季一次[81]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通知至少提前14天发出,会议文件不少于会议举行日期前3天送交董事[8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董事委员会会议和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大多为100%,如卢先生董事会6/6、薪酬委员会1/1等[8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84]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公司特定事务[85] - 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1月17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2025财年举行2次会议[86]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1月17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2025财年举行1次会议[88]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1月17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2025财年举行2次会议[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高级管理層(不包括董事)薪酬在零至100万港元的有3人[89] - 公司已达成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可衡量目标,有一名女性执行董事[95] - 2025年3月31日,员工队伍(包括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中男性及女性比例分别为45%及55%,2024年为40%及60%[95] - 审核委员会2025财年会议审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等[87] - 薪酬委员会2025财年会议检讨执行董事及集团高级管理层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酌情花红和薪酬待遇[88] - 提名委员会依循多元化范畴包括性别、年龄等进行董事任命[92] - 公司推荐重新委任信永中和为2025年外聘核数师[86] - 控股股东于2017年12月19日签署不竞争契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遵守相关承诺[9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信永中和及其联属公司鉴证服务费用780,000港元,税务非鉴证服务费用29,900港元,总计809,900港元[99] - 公司秘书周先生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04]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能,包括制定及检讨企业管治政策等多项内容[97]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高级管理层负责设计、执行及监察该系统[100] - 集团设有内部审核职能,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及程序等[101]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委任中汇协助识别评估风险及进行内部控制审查,董事会认为内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充足[102]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政策,约束可能管有内幕消息的人员[103]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认为与股东有效沟通重要,董事会认为该政策有效充足[105] - 持有公司具有表决权的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7] - 公司于2024年8月2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第三份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10] - 卢永錩先生及谭永乐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30] - 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固定任期为2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固定任期为2年[1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董事或其相关人员获授购入公司股份或债权证权利[132] - 2025年3月31日,卢永錩先生和冯碧美女士持有股份5.88亿股,股权占比73.50%;李沛豪先生持有股份600万股,股权占比0.75%[138] - Helios持有股份5.88亿股,股权占比73.5%[140] - 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剩余年期约两年六个月[141] - 截至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数8000万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141] - 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8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10%[141] - 购股计划旨在奖励为集团作出贡献的参与者[143] - 董事会可按合适条款向选定参与者授出购股[143] - 接纳购股期权要约的参与者需支付1.00港元[144] - 因行使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所有发行在外购股期权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146] - 因行使将予授出的所有购股期权而可能发行的股份,不得超过80,000,000股,相当于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46] - 经更新的一般计划上限不得超过股东批准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153]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因行使授予各参与者的购股期权而已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进行需年度审核及披露的关连交易[1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订立获豁免规定的持续关连交易[1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57] - 2025年3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公司或集团无发生重大期后事项[158] - 综合财务报表由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159] ESG相关 - 202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7.09千克,2024年为10.44千克;硫氧化物排放量2025年为0.08千克,2024年为0.12千克;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量2025年为0.52千克,2024年为0.77千克[1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96.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254.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范围1直接排放(汽油消耗)14.1吨,占比3.6%,2024年为21.8吨,占比8.6%;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购买的电力)2025年为42.9吨,占比10.8%,2024年为43.8吨,占比17.2%;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从德国运送石膏砖产品)2025年为339.1吨,占比85.6%,2024年为188.9吨,占比74.2%[174][175] - 公司自2
乙德投资控股(06182)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