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硕控股(08341) - 2025 - 年度财报
艾硕控股艾硕控股(HK:08341)2025-07-18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整体收益从2024年约2.397亿港元减至报告期约2.102亿港元,减少约12.3% [16] - 报告期装修项目收益约1.81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24.9% [17] - 报告期翻新项目收益约0.28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69.9% [18]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4年约2.022亿港元减至报告期约1.735亿港元,减少约14.2% [19] - 公司毛利从2024年约0.375亿港元减至报告期约0.368亿港元 [20]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4年约0.268亿港元增至报告期约0.281亿港元,增加约4.9% [21]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0.059亿港元,2024年同期约0.081亿港元 [22] - 2025年收益为210,218千港元,2024年为239,688千港元[185] - 2025年毛利为36,764千港元,2024年为37,499千港元[185] - 2025年经营溢利为10,307千港元,2024年为11,077千港元[185]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6,290千港元,2024年为8,110千港元[185] - 2025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906千港元,2024年为8,110千港元[185] - 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为7.38港仙,2024年为10.14港仙[185]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为6,021千港元,2024年为3,304千港元[188] - 2025年流动资产为155,162千港元,2024年为169,648千港元[188] - 2025年流动负债为104,939千港元,2024年为126,574千港元[188] - 2025年资产净值为51,744千港元,2024年为45,838千港元[190]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6290千港元,2024年为8110千港元[196] - 2025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358千港元,2024年为 -278千港元[196] - 2025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97千港元,2024年为 -11610千港元[196] - 2025年偿还银行借款251627千港元,2024年为115923千港元[199] - 2025年筹集银行借款243244千港元,2024年为136499千港元[199] - 2025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383千港元,2024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5306千港元[199]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1938千港元,2024年增加净额为3418千港元[199] - 2025年4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667千港元,2024年为11249千港元[199]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729千港元,2024年为14667千港元[1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报告期总收益约2.102亿港元,其中装修项目贡献约1.819亿港元(2024年:约1.456亿港元),翻新项目贡献约0.283亿港元(2024年:约0.941亿港元)[13] - 报告期公司提交投标约13.805亿港元(2024年:约19.815亿港元),获授2个项目约0.657亿港元(2024年:获授3个项目约2.217亿港元)[13]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客户应占营业额总额占总营业额约81.5%,最大客户应占营业额约45.9%;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总额占总采购额约61.6%,最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约17.7%[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开始投标中环核心区地标性区域大型商业项目,预计未来几年参与其中[25] - 公司获邀就位于主要商务区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发展项目进行投标[25] - 香港政府计划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及住房业,公司管理层认为这些计划将使公司受益[25] - 公司对库务政策采取审慎财务管理方法,降低信贷风险并管理流动资金风险[28]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期为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建议不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无)[11][1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502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4310万港元有所增长;资产净值约为517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4580万港元有所增长;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27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1470万港元有所下降;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90万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2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及人寿保单分别约0.9百万港元、9.9百万港元及22.9百万港元已抵押予银行,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0.9百万港元、17.4百万港元及22.3百万港元[2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聘用37名雇员,较2024年3月31日的45名有所减少[3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承担[30] - 公司资本架构自2025年3月31日以来并无变动[3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32] - 郑雅丽49岁,2008年5月加入公司,在楼宇及建筑业有逾23年经验[46] - 徐美凤自2024年12月2日起任公司秘书,需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48][62] - 公司在报告期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仅两条有偏离[50] - 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公司无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实行行政总裁职能[50] - 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第C.1.6条,两名独董未出席2024年9月30日股东大会[51] - 报告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3] - 董事会预定每年举行4次会议,约每季一次,提前14天通知[57]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主席与独董举行一次会议[58] - 报告期内,陈少忠等董事在各会议出席情况有记录[58] - 公司鼓励股东出席股东大会,可委派代表投票[60]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成立,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65][67]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68][70]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成立,报告期内举行两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75][77]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初步任期为三年,后续持续有效,退需提前三月书面通知或付三月薪金代通知金[7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退需提前一月书面通知,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告退,陈少忠及余韵琪将在本届大会退任并可重选[73]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报告期核数服务总薪酬约420,000港元[82] - 公司为董事提供入职介绍和持续专业发展课程,不同董事接受A或B类培训[63] - 公司采纳监管董事证券交易程序,报告期内全体董事遵守GEM上市规则交易必守准则[64] - 董事会负责公司综合财务报表编制,外聘核数师无保留意见,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79][80] - 董事会负责公司整体策略发展决策,将业务日常运作执行责任交予管理层,每年检讨转授委员会权力[83] - 股东周年大会相关通函需在大会前不少于21天派送各股东[84] - 持有公司有表决权已缴足股本不少于1/10的股东可提请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大会将在提交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8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89] - 公司于年报日期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决定派息时需考虑公司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等多因素,且会持续检讨,不保证特定期间派特定金额股息[90][91][92][94]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集团委任独立内部监控审阅顾问进行检讨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董事会认为系统有效适当[95][96] - 集团于2017年设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遵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一体化框架,董事会通过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收取定期报告[97] - 报告期内集团识别的主要策略风险为香港装修及翻新业竞争加剧,或导致利润率下降和损失市场份额[100] - 报告期内集团识别的主要营运风险为外包服务质量可能不符要求及存在分包工人安全风险[100] - 报告期内集团识别的主要合规风险为分包商若未遵守相关法例规定,集团或被罚款或需采取补救措施[100] - 集团已设立处理及传输内幕消息的内部监控程序,包括信息流及汇报程序等[96]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10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股息(2024年:无)[106] - 报告期末,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零港元(2024年:零港元)[113] - 2025年3月31日,陈少忠透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600,000股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3.25%[121] - 2025年3月31日,陈少忠通过购股权实益拥有800,000股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0%[121] - 2025年3月31日,张晓东通过购股权实益拥有800,000股公司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0%[121] - 风险管理框架成效至少每年评估,公司继续委聘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每年审阅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01] - 董事至少每年检讨内部审核职能的需要,认为委任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执行集团内部审核职能更具成本效益[101]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或支付三月薪金代替通知终止[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16] - 购股计划于2019年9月30日获采纳,有效期至2029年9月29日,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800万股,约占2025年年报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10%[129][134][132] - 购股计划参与人可在授出要约当日起28日内接纳,购股可在董事确定期间行使,期限自授出要约日起不超10年,接纳购股应付1港元象征式代价[135][136][1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无权益或淡仓,报告期内亦无相关权益安排[122][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除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外,无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按规定须登记的主要股东权益[124] - 报告期内,董事或与董事有关连实体在公司或附属公司重要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无重大权益[126] - 报告期内或期末,集团无须遵守规定的关连交易[127] - 购股计划12个月内,向各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1%,超限额需股东批准[133] - 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全部于授出日期即时归属[1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总数为8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0.00%[143] - 报告期内200万份购股权失效,无购股权获行使[144] - 2025年3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800万股(2024年为1000万股),约占已发行股份10%(2024年为12.5%)[144]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层薪酬零至100万港元有3人,100万至150万港元为零人[1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总额约为1653.4万港元,合约资产约为1.08462亿港元[1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对应收账款总额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468.3万港元,对合约资产计提约370万港元[161] - 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无购股权可供授出[145]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5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持有库存股份[152] - 报告期后,集团无发生重大事件[155] - 公司年报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该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大会结束时退任,公司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54] - 公司审计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重新计算金额并评估2025年3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的适当性及充足性[1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就已完成的合约工程确认收益约2.10218亿港元[168] - 集团通过应用投入法计量履约责任进度,并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随时间确认收益[168] - 公司审计建造项目收益确认,了解、评估并核证与收益确认及预算估计相关的主要控制[170] - 公司评估集团的收益确认常规,确定其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170] - 公司通过证明已承诺报价和签订合约的成本,评估预计完成成本[171] - 公司通过比较竣工时实际发生的合约总成本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