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年度收益约4.8945亿港元,较2024年约6.647亿港元减少约26.37%[6][13] - 2025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约3.2901亿港元,2024年为除所得税前溢利约1.0866亿港元[6] - 2025年柴油销售额约3.6933亿港元,较2024年约5.1096亿港元下降[13] - 2025年汽油销售额约9002万港元,2024年约1.2334亿港元[13] - 2025年其他相关石油产品及服务销售额约2110万港元,2024年约3040万港元[13] - 2025年其他收入主要为保险索赔约319万港元及汇兑收益净额约299万港元,2024年为利息收入约10万港元[14]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3.2901亿港元,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约1.0866亿港元,溢利减少[19] - 2025年收益为489,447千港元,2024年为664,70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6.36%[170] - 2025年毛利为6,187千港元,2024年为7,6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9.15%[170] - 2025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305,504千港元,2024年为129,734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29,014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8,658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年内亏损为329,342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5,630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329,045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6,899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换算海外业务之财务报表时产生之汇兑差额为101,986千港元,2024年为 - 1,527千港元,同比扭亏为盈[170] - 2025年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27,356千港元,2024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04,103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基本每股亏损为2.27港元,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74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2025年摊薄每股亏损为2.27港元,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为0.74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9045亿港元[147]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29014千港元,2024年溢利为108658千港元,由盈转亏[1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9045亿港元[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增加约7.8678亿港元,2024年为减值亏损拨回约1.4291亿港元[6] - 2025年豁免可换股票据已收取利息收益约4.6846亿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6] - 2025年撇销带息借贷收益约4972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6] - 2025年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约7.8678亿港元,2024年减值亏损拨回约1.4291亿港元[15][19] - 2025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366万港元,2024年约377万港元,成本下降[16] - 2025年行政开支总额约1340万港元,2024年约1499万港元,开支减少[17] - 2025年融资成本总额约1907万港元,2024年约1012万港元,成本增加[18] - 2025年豁免可换股票据已收取利息收益约4.6846亿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15][19] - 2025年撇销带息借贷收益约4972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15][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韩国柴油、汽油及相关石油产品与服务买卖业务贡献100.00%年度收益,与2024年相同[6] - 柴油、汽油及相关石油产品及服务占公司年内收益的100.00%(2024年:100.00%)[42] - 买卖业务毛利率约为1.26%(2024年:约1.15%)[42]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和2024年韩国市场占公司总收益均为100.00%[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因全球经济动荡面临挑战,将优化核心业务并探索多元化途径[24] - 公司将继续咨询专家,计划今年举行更多公开听证会,与当地社区沟通以推进第1区及延伸部分地下采矿[26] - 公司将努力把握潜在股权融资机会,如发行新股份改善财务状况[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第1区及第1区延伸部分地下采矿计划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首年煤炭生产[2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8712万港元,2024年约为37.050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1.63%,2024年约为0.39%;资产负债比率约为9.90%,2024年约为8.46%[28] - 回顾年度内集团现金流入净额约为314万港元,2024年现金流出净额约为446万港元;报告年度结束时总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至约244万港元,2024年约为23万港元[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带息借贷约为7310万港元,2024年约为6210万港元[29] - 年内公司已筹得总额约1339万港元贷款,2024年约为499万港元[30] - 2024年12月2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总额为4.0039亿美元(或等值31.23042亿港元)可换股票据,以清偿约35.91498亿港元负债[3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港元,2024年为10亿港元;分为100亿股,2024年为2亿股;已发行股本约为145万港元,2024年约为7251万港元[34] - 2024年11月26日董事会建议进行股本重组,包括削减已发行股份面值和拆细法定未发行股份[35] - 股本重组于2024年12月30日获股东大会通过,2025年3月17日生效[36] - 公司主要风险包括依赖部分客户和供应商、业务地区集中、产品服务集中等[39] - 第1区采矿牌照将于2029年1月1日届满[39] - 公司及集团涉及多项法律诉讼,结果未知[4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2024年:无)[55] - 公司从事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为俄罗斯煤矿开采勘探及韩国买卖业务[52] - 2025年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42.42%,2024年约为39.06%;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12.69%,2024年约为11.30%[64] - 2025年五间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51.51%,2024年约为48.42%;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13.70%,2024年约为13.34%[6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可供分派储备,与2024年相同[58] - 2025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2025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作出捐赠,与2024年相同[61] - 2024年10月18日梁又稳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66] - 2024年10月18日陈岱由审核委员会成员调任为主席,2025年1月17日又由主席调任为成员[66] - 2024年11月4日廖慧诚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孙萌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5年7月15日孙萌调任为执行董事[66] - 2025年1月17日王炜华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66] - 廖慧誠先生56岁,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5] - 孙萌女士23岁,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5年7月15日起调任为执行董事并任业务发展总监[76] - 陈岱女士46岁,2018年3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10月18日由审核委员会成员调任为主席,2025年1月17日由主席调任为成员[77] - Kim Sung Rae先生67岁,2023年3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王煒華先生53岁,2025年1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7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董事等无相关权益或淡仓[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未完成持续关连交易及未订立任何关连交易[81] - 2025年3月31日,Space Hong Kong Enterprise Limited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43,134,137股,股权百分比为29.74%[85] - 2025年3月31日,E - tron Co., Ltd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24,169,510股,股权百分比为16.67%[85] - 2025年3月31日,Solidarity Partnership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7,403,076股,股权百分比为12.00%[85] - A Mark Limited持有6,246,084,000股,股权百分比为4307.14%;海能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123,04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2153.57%;东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249,44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1551.16%等[86] - HCMP SPC Ltd.持有Space Hong Kong Enterprise Limited约67.78%权益,拥有43,134,137股该等股份权益[89] - Park Jonghee女士在Solidarity Partnership持有50%权益,视为拥有17,403,076股股份权益[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金总额2.147亿美元可换股票据获转换,发行及配发6,698,640,000股转换股份[89] - 2025年1月17日委任王炜华先生后,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10(2)及3.21条规定[9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于2025年7月底前刊载[97] - 2025年7月15日孙萌女士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98] - 报告刊发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超过已发行股本25%的公众持股量[100] - 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获委任,2022年9月28日退任;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14日获委任,2023年3月17日辞任;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22日再获委任[101][102] - 新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单于2024年11月29日生效[10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回顾年度内,公司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2次股东特别大会[114] - Lee Jaeseong先生、Im Jonghak先生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的出席率为100%,廖慧诚先生、孙萌女士在参与的会议中出席率为100%,梁又稳先生在其任期内出席率为100%,王炜华先生未参与会议[114]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介于1年至2年[110] - 孙萌女士于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于2025年7月15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12] - 梁又稳先生于2024年10月1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炜华先生于2025年1月17日获委任[112] - 廖慧诚先生于2024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2] - 回顾年度内,董事参与的持续专业发展项目包括课程/研讨会和阅读材料,所有董事均有参与[118] - 定期董事会会议的议程及随附文件至少提前14日送达全体董事[12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标准[108] - 董事会性别比例约为30%(女性)比70%(男性)[121]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12月成立,现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本年度召开3次会议[125] - 陈岱女士和Kim Sung Rae先生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3/3),梁又稳先生出席率为100%(1/1),王煒华先生出席率为0%(0/0)[126] - 2024年薪酬在0 - 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含董事)有1人,150 - 200万港元的有1人[128] - 审核委员会现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本年度召开2次会议[129][130] - 梁又稳先生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王煒华先生出席率为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