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收入大幅上升至96.23亿港元,同比增长23%[5] - 综合毛利由6.82亿港元下跌至1.35亿港元[6] - 营运开支总额轻微增加1200万港元至5.43亿港元[7] - 公司录得综合税后亏损1.01亿港元[7] - 本年度分派总额为每股2.50港仙,低于2024年的5.00港仙[9] - 2025年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2.50港仙,2024年相同;2025年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50港仙,总额10,951,000港元[68] - 2025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约559,000港元,2024年为491,000港元[7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962,451,000港元,2024年为986,682,000港元[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4940千港元,较2024年的4961千港元减少0.42%;非审计服务费用为518千港元,较2024年的423千港元增加22.46%;总费用为5458千港元,较2024年的5384千港元增加1.37%[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筑收入较去年增加26%,建筑材料供应分部收入同比增长至13.2亿港元或65%,机电安装分部收入增长7%至31.38亿港元[5] - 机电安装分部确认收入31.38亿港元,同比增加2.08亿港元或7%,新签订合约35.37亿港元,手头合约价值提升至145.48亿港元[15] - 建筑材料供应业务分部年销售额13.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5%,本年度新合约总额约20亿港元,手头合约水平提升至62亿港元[19] - 自2018年工厂首次供应MiC模块以来,已完成及交付超50000个MiC/立体预制模块,将再交付约70000个[19] - 公司升级自主研发的BEANiE系统,配备安全智慧工地系统(4S),已在多个项目实施[13] - 公司将AI整合至所有现有节能解决方案及产品,在大型项目持续提高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的使用[18] - 公司在南沙开设新公司,发展物联网(IoT)相关业务以应用控制器为楼宇节能[1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完成多项楼宇建筑等合约,如北区分和路社区健康中心等项目[31] - 楼宇建筑、屋宇翻新及维修分部在2022 - 2025年有多项往年获得且在进展中的合约,2024 - 2027年及2024 - 2028年有年内获得的合约[32] - 机电安装分部在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2项合约,有多项往年获得且在进展中的合约[34] - 机电安装分部年内获得多项合约,包括东涌相关公营房屋项目的电气、空调等系统安装工程等[35] - 往年由共同经营业务获得的合约中,水务署现场氯气生产装置(第二期)保养及运作支援定期合约公司实际拥有50%权益,兴建小蠔湾滤水厂扩展部分等公司实际拥有35%权益[35] - 年内由共同经营业务获得的合约中,古洞北新发展区第一期区域供冷系统合约公司实际拥有60%权益,屯门南延线等供电系统及轨旁设备建造工程公司实际拥有40%权益[35] - 年末后至报告日期获得医院管理局九龙西医院联网小型工程定期合约2025[33]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旅客达1220万人次,同比增加9%,旅发局预测全年入境旅客约4900万人次,较2024年增加10%,3月香港酒店出租率约89%[20] - 公司旗下酒店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重新开业,有望借香港旅游业复苏吸引旅客[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获得近160亿港元的新合约,预计明年收入将超100亿港元[5] - 本年度获得大量新合约,总金额达157.58亿港元,合约价值再创新高,达482.07亿港元[8] - 公司目标2025年收入及盈利能力相比2024年提高[23] - 政府承诺未来十年建造440,000个房屋单位,推动公共建设行业发展[2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在一年以内完成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及软件著作权以及1项商标注册的知识产权申请[18] - 深圳龙华10000平方米住宅物业取得积极进展,本年度于损益表确认收益净额人民币3.34亿元[7] - 公司收到深圳厂房搬迁补偿的104套住宅单位,本年度于损益表确认收益净额人民币3.34亿元[21] - 集团主席黄业强先生89岁,参与本港建造业逾70年,2022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37] - 公司副主席黄天祥博士工程师61岁,有超30多年建筑工程经验,负责集团整体业务发展策略[39] - 黄天祥博士工程师推动绿色建筑等多种技术发展,自2017年起为建筑行业开发建筑机器人和AI应用技术[39] - 黄天祥博士工程师2024年出任香港组装合成建筑厂商会创会会长,推动相关技术应用与创新[40] - 黄慧敏博士58岁,2003年加入集团,2008年起任公司执行董事,现为本公司副主席[43] - 申振威先生64岁,1992年加入集团,1994年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内地业务[48] - 陈智思先生60岁,2000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8 - 2023年任全国人大香港区代表[49] - 胡经昌先生73岁,1994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多个商会永远荣誉会长[50] - 杨德斌先生59岁,2023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政府资讯科技总监[51] - 黄博士(黄慧敏)在2017 - 2023年曾担任香港数码港董事及其建设及设施委员会主席[46] - 黄博士(黄慧敏)持有英国德蒙福特大学一级荣誉设计学士学位等多个学位[46] - 黄博士(黄天祥)2001年获“2001香港杰出数码青年”,2002年获“2002紫荆花杰出企业家大奖”[41] - 黄博士(黄天祥)2009年获香港职业训练局荣誉院士及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荣誉会士[41] - 黄博士(黄天祥)2021年获香港营造师学会“杰出成就大奖”[41] - 杨俊文博士79岁,自1993年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宝法德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52] - 欧锦辉先生71岁,2014年加入集团,2016年任商务总监,有超40年工料测量工作经验[55] - 陈紫鸣先生63岁,1996年加入集团为屋宇设备项目经理,2018年1月初晋升为副常务董事[56] - 林国芬女士59岁,2012年加入集团,在审计、会计财务及公司秘书方面有逾30年经验[58] - 李兆明先生68岁,1987年加入集团,2016年晋升为总经理,从事建筑业40年[59] - 梁键深先生46岁,2005年加入集团,2023年晋升为有利华建筑预制件有限公司总经理[60] - 吴国强先生61岁,1992年加入盈电工程有限公司,2024年获委任为执行董事[61] - 公司呈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局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3] - 杨俊文博士为PAO Bank Limited及中软国际(股份代号:0354)、联合医务(股份代号:0722)独立非执行董事[52][53] - 陈紫鸣先生带领团队参与石壁水塘浮水式太阳能光伏板产电系统和机电工程署升降横移式自动泊车系统等先导工程项目[56] - 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12%,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4%[82] - 五大客户销售占比74%,最大客户销售占比56%[83] - 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与全资附属公司盈电工程向亚洲保险支付团体医疗保险保费分别为4,369,000港元和2,966,000港元[84] -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及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盈电向亚洲保险支付人寿保险保费均为753,000港元[84] - 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至9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9] - 报告日期公司公开发行股份超25%由公众持有,公众持股量足够[86] - 年内公司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2] - 公司年内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各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有相应出席率[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约为4500名,其中77%为男性,23%为女性[106] - 审核委员会于1999年成立,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08] - 召开各定期董事会会议的通告于最少14天前发出[93] - 公司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副主席负责公司日常营运,主席为副主席的父亲[9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守则的原则及常规[91] - 公司致力于促进性别平等,认识到多种观点及更广泛人才库的好处[98] - 提名委员会将讨论可衡量目标,每年评估董事会多元化进展[104]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由4位董事组成,其中3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1次会议[109] - 提名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1次会议[109] - 企业管治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由5位董事组成,其中3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1次会议[119] - 所有董事应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各董事已提供本年度接受培训的记录[120][121] - 公司董事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23]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管理而非消除未能达到业务目标之风险[125] - 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及管理公司主要风险,支援董事会履行责任[125] -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采用“三道防线”模式,分别是营运管理及内部监控措施、风险管理、内部审计[126] - 甄选及委任董事最终责任由董事会整体负责,有正式透明提名程序[111][114] - 公司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识别、评估、监控及报告四个程序,风险登记册至少每年检讨一次[128] - 管理层委聘信永方略按“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进行企业风险评估,并更新风险登记册及提交评估报告[130] - 公司内部监控制度每年检讨两次,董事局委任信永方略对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监控制度进行检讨[131]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135] - 公司通常考虑每年派付中期及末期股息,董事局会定期审阅派息频率及金额[136][137] - 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外,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守则规定[138] - 持有不少于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已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要求提出后2个月内举行[139] - 持有不少于总表决权二十分之一的股东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可要求公司发出载列拟审议决议案的股东通知[140] - 股东可通过电邮或送达公司总办事处向董事局提出查询[141] - 公司与投资者及股东保持经常对话,通过多种途径发放集团及公司相关资料[142] - 报告范围涵盖主要业务,占2024/25财年总收入约99.91%[147] - 员工总培训时数达29,300小时,建筑工地工人培训率达100%[152] - 总慈善捐款金额为55.9万港元[152] - 举办超10项社区活动[152] - 环保回收奖励计划转赠36箱物资[152] - 公司制定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检讨[143] - 公司赞同以投票方式表决,将公布投票结果[1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145] - 公司获多个奖项,如年度云创新奖、香港公司管治与环境社会及管治卓越奖等[152][154][156][158] - 公司可持续发展策略基于四大核心支柱,有明确目标及指标[160] - 公司每两年进行一次重要性评估,2023/24财年委聘独立顾问评估,识别出23个相关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69] - 2023/24财年问卷结果显示,8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为报告期最重大议题[171] - 公司核心附属公司均已取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追求ISO 19650 - 1:2018国际建筑信息模拟管理系统标准认证[174] - 公司将环境、社会及管治范畴纳入年度企业风险评估,评估主要步骤包括识别、评估、优次排列、管理与缓解、汇报[165][167] - 公司董事局对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管理框架负最终责任,管理授权负责相关建议和推动工作[162] - 公司设立多个沟通平台加强与主要持份者沟通,了解其可持续发展期望及需求[168] - 公司重要性评估流程包括识别、优次排列、确认三个步骤[169] - 公司通过卓越建筑文化和创新提供产品及服务,目标是提升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173] - 公司制定政策规范产品及服务健康与安全等标准,报告期未出现重大违规情况[173] - 公司制定多项产品质量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卓越品质持续如一[174] - 公司建筑业务融入BIM、MiC等先进技术,机电业务提供创新智能方案[177] - 公司出席MiC供应链大会,介绍“数码三元组”概念推动可持续社区发展[178] - 公司在多个在建项目引入创新安全机器人“Safety Rangers”提升工地安全[179] - 公司建立系统的客户反馈机制,确保与客户有效沟通[180] - 公司建立全面系统确保业务各环节实践稳健供应链管理常规[183] - 公司制定《挑选分包承建商及供应商政策》,定期监督考核[184] - 公司制定
有利集团(00406)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