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44,857,000港元,2024年为30,693,000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14,164,000港元或约46.1%[11][14][18]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6,834,000港元,2024年为27,173,000港元[11]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370,973,000港元,2024年为205,319,000港元[11]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357,778,000港元,2024年为218,804,000港元[11]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7,521,000港元,2024年盈利为5,655,000港元[11] - 2025年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365,299,000港元,2024年为213,149,000港元[11][14][18] - 2025年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81港元,2024年经重列为2.42港元[11][14][18]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79港元,2024年经重列为2.49港元[11] - 2025财年公司股东应占集团综合亏损约3.65亿港元,2024财年约为2.13亿港元[21][26]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和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分别约为3.58亿港元和752.1万港元,2024财年分别约为2.19亿港元和盈利565.5万港元[21][26] - 2025财年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4485.7万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约1416.4万港元或约46.1% [22][27] - 2025财年毛利率约为59.8%,2024财年约为88.5% [22][27] - 2025财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81港元,2024财年经重列后均为2.42港元[23][27] - 2025财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物业总租金收入约为3235.4万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约12.5% [4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新加坡拥有0个(2024年:1个)住宅单位,账面价值为0(2024年:约7384.3万港元),该年度物业租金收入约79.6万港元(2024年:约132.8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0.1%[45][5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中国香港拥有物业总账面价值约10.579亿港元(2024年:约11.766亿港元),该年度物业租金收入及物业管理费收入分别约为3155.8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15.1%)及81.6万港元(2024年:分别约2742.3万港元及1.2万港元)[50] - 本财政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约为3235.4万港元(2024年:约2875.1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2.5%[4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证券及其他投资公平值亏损约为2042.7万港元(2024年:亏损439.1万港元),无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公平值收益(2024年:收益约20.4万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亏损约为2053万港元(2024年:约460万港元),上市证券投资股息收入约为3.7万港元(2024年:约137.3万港元)[53][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利息收入约132.9万港元,较2024年的193万港元减少约31.1%[63][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业务分部亏损约7.2万港元,2024年为盈利约19万港元[63][65]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4485.7万港元,较2024年3069.3万港元增加46%[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2683.4万港元,较2024年2717.3万港元减少1%[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59.8%,较2024年88.5%下降29%[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37097.3万港元,较2024年20531.9万港元增加81%[83]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约2683.4万港元,较2024年约2717.3万港元减少约1.2%或约33.9万港元,毛利率降至约59.8%(2024年:约88.5%)[92]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约3.70973亿港元,2024年约2.05319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约375.2万港元,2024年盈利约4298万港元[93]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约3.57778亿港元(2024年:约2.18804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约752.1万港元(2024年:盈利约565.5万港元)[95][101]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税项抵免约1319.5万港元(2024年:税项开支1348.5万港元)[96][10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开支4868万港元,较2024年5848.3万港元减少17%[83]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9255.5万港元,较2024年5507.4万港元增加68%[83]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约9255.5万港元,较2024年约5507.4万港元增加约3748.1万港元或约68.1%[9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38名雇员,2024年为40名;2025年员工成本约3205万港元,2024年约4021.8万港元[156][1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勿地臣街项目地盘总面积约为2857平方呎,总建筑面积约为42854平方呎,2024年2月取得占用许可证[32][36] - 琼林街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7326平方米,2024年5月取得占用许可证[33][37] - 坚尼地城项目合并地盘面积约为7122平方呎,预计2025年最后季度完工[38][4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权益证券投资金额约为4153.1万港元(2024年:约4712.4万港元),投资组合含8只(2024年:8只)证券,本财政年度净购入证券投资公平值约575.3万港元,证券投资市值净减少约756.5万港元[54][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百福控股有限公司3312.6万股,持股约2.10%,投资成本3819.5万港元,公平值亏损662.5万港元,公平值2650.1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55%[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太平洋传奇集团有限公司1427万股,持股约5.21%,投资成本150.4万港元,公平值收益38万港元,公平值188.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04%[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新沣集团有限公司717万股,持股约0.24%,投资成本649.4万港元,股息收入3.5万港元,公平值亏损7.2万港元,公平值566.4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12%[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冠中地产有限公司624万股,持股约2.68%,投资成本166.6万港元,公平值收益89.2万港元,公平值255.8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05%[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永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24.3万股,持股约3.03%,投资成本753.2万港元,公平值亏损191.1万港元,公平值381.3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0.08%[60] - 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贷款融资业务减值亏损拨回约5.5万港元,2024年为47.3万港元[63][6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未偿还本金约2957.8万港元,2024年约为3102.3万港元[63][65][72][7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信贷风险集中金额约2957.8万港元,约55%(2024年约55%)的余额由估值1859.5万港元(2024年1774.5万港元)的物业作抵押[72][75] - 2025年3月31日,无抵押应收贷款为1342.1万港元,2024年为1405.2万港元[73] - 2025年3月31日,最大借款人和前五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约33%(2024年约31%)和约94%(2024年约93%)[73] - 2025财年,公司固定利率应收贷款年利率为0%(含一次性前期费用)至8%,2024年为0%至14%[73]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拨备约102.2万港元,2024年约为107.7万港元[74] - 2025年3月31日,除信用受损的应收贷款外,无逾期应收贷款[74] - 2025年3月31日无抵押应收贷款为1342.1万港元,2024年为1405.2万港元[76] - 2025年3月31日最大借款人本身及连同其他四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约33%(2024年约31%)及约94%(2024年约93%)[76] - 2025年定息应收贷款利率介乎0厘(含一次性预付费用相当于三年贷款期贷款金额9%)至8厘,2024年为0厘至14厘[76]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拨备约为102.2万港元,2024年约为107.7万港元[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将发展物业、证券投资、贷款融资等现有业务,开拓其他机会,为股东提供回报[157][161] - 集团对香港物业及证券市场前景审慎乐观,认为长期将持续增长[158][161] - 公司将在挑战期寻找合适投资及撤资机会,补充物业投资组合[159][16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1月23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235,000,000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69.5%,净收益41,877,000港元[126][128] - 2024年1月23日公司与佳豪修订2023年可换股票据,兑换价从3.70港元调至0.18港元,兑换股份数从56,486,486股调至1,161,111,111股[127][129] - 2024年5月31日集团转让有限合伙权益,代价370万美元(约28,971,000港元),7月完成交易[131] - 2024年5月31日公司出让有限合伙企业权益,代价370万美元(约2897.1万港元),7月完成出售[135] - 2024年6月28日公司拟出售香港庄士敦道物业,代价3600万港元,9月完成出售[132][136] - 2024年7月24日公司拟出售新加坡雅茂园物业,售价1200万新加坡元(约7221.6万港元),10月完成出售[133][137]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拟供股,以每股0.092港元向合资格股东发行最多6.76亿股,较收市价折让约8%,筹资约6220万港元[139][144]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4700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约142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39][144] - 供股将增加股份数超50%,须获独立股东在股东特别大会投票批准[140][145] - 供股股东特别大会于2024年12月19日举行,章程于2025年1月8日寄发[141][145] - 2025年2月3日公司宣布供股结果及兑换价调整,将可换股票据兑换价由0.18港元减至0.14港元[141][145] - 缴足股款供股股份于2025年2月5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141][145] - 2025年2月26日公司宣布更改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3月31日起生效[143][1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严重违反适用法规影响业务运营的情况[153] -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商品价格浮动、能源成本上升等增加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150][155] - 气候变化对集团业务构成实体风险,影响环境、资产和供应链管理[151][155] - 公司董事长兼CEO赖罗球64岁,有超20年纺织业经验[166] - 公司副董事长雷玉珠67岁,有超30年纺织业经验,2003年任执行董事,20
高山企业(00616)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