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义国际(01218) - 2025 - 年度财报
永义国际永义国际(HK:01218)2025-07-21 17:1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4.88489亿港元,较上一年的1.96421亿港元(经重列)增加约2.92068亿港元或约148.7%,主要因物业销售增加[11][15][19] - 2025年已终止经营业务营业额为零,较上一年的3069.3万港元(经重列)减少3069.3万港元或100%[11][15][19]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本年度溢利为1559.5万港元,上一年亏损为2.28344亿港元[11]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为7.33263亿港元,较上一年的2489.1万港元增加2845.9%[11] - 2025年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9.71港元,较上一年的3.50港元(经重列)增加177.4%[11][17] - 2025年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摊薄亏损为10.09港元,较上一年的4.20港元(经重列)增加140.2%[11][17] - 本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溢利约1556.8万港元,上年度亏损约2.28435亿港元(经重列);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7.33263亿港元,上年度亏损约1.80124亿港元(经重列)[20] - 本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4.88489亿港元,上年度约1.96421亿港元(经重列),增加约2.92068亿港元或约148.7%;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零,上年度约3069.3万港元(经重列),减少约3069.3万港元或100%[54] - 本年度公司毛利率因亏损不适用(2024年约15.7%)[54] - 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7.17668亿港元,上年度亏损2.53235亿港元(经重列)[55] - 公司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4.885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2.921亿港元或148.7%,主要因物业销售增加[57] - 公司本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营业额为零,较上年度减少约3069.3万港元或100%[57] - 公司本年度股东应占综合亏损约7.177亿港元,上年度亏损为2.532亿港元[57] - 公司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溢利约1556.8万港元,上年度亏损约2.284亿港元[60][65] - 公司本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亏损7.333亿港元,上年度亏损约1.801亿港元[60][65] - 公司本年度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9.71港元,摊薄亏损为10.09港元,上年度分别为3.50港元及4.20港元[61][65] - 公司物业发展分部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约4.668亿港元,上年度约1.699亿港元[64][68] - 公司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租金及楼宇管理费收入约1715.2万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12.0%,已终止经营业务租金收入为零[76][80] - 本年度确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约1713万港元,2024年约3777万港元(经重列);该分部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2204.7万港元,2024年约3740.9万港元(经重列),较上年度减少约1536.2万港元或约41.1%[8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1.39564亿港元,2024年约2.11854亿港元;本年度证券投资分部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149万港元,2024年溢利约616万港元(经重列)[87] - 本年度集团贷款融资业务持续经营利息收入约450万港元,2024年约1113.1万港元(经重列),较上年度减少约59.6%;该业务持续经营利润约21.2万港元,2024年约8.8万港元(经重列)[99] - 2025年贷款融资业务利息收入约45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1113.1万港元减少约59.6%[102] - 2025年贷款融资业务溢利约为21.2万港元,2024年约为8.8万港元(经重列)[102] - 2025年贷款融资业务减值亏损拨回约201.3万港元,2024年约为220.2万港元(经重列)[113][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18名员工(2024年为22名),年度员工成本约2620.4万港元(2024年约3319.5万港元)[16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员工18名,较2024年的22名减少[167] - 2025年员工成本约2620.4万港元,2024年约3319.5万港元(经重列)[1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年报日期,“雋睿”项目52个单位及5个车位已售,累计订约销售额约9.68397亿港元;“譽林”项目22个单位已售,累计订约销售额约2.20953亿港元[25][26][2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租金及楼宇管理费收入约1715.2万港元(2024年约1531.9万港元,经重列),增加约12.0%;住宅、商业及工业单位出租率分别为0.0%、98.7%及75.6%[32][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住宅、商业及工业单位入住率分别为0.0%、98.7%及75.6%,上年度分别为100.0%、99.2%及95.0%[8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中住宅、商业及工业单位出租率分别为0.0%、98.7%及75.6%,2024年为100.0%、99.2%及95.0%[8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股票投资中百福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903.6万股,投资成本4199.6万港元,公平值4957.1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5%;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6.8万股,投资成本2325.3万港元,公平值1240.8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4%[9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可换股票据投资成本7000万港元,公平值6999.3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2.1%;所有投资总计投资成本1.47237亿港元,公平值1.39564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4.2%[9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贷款组合有8个借款人,贷款融资业务资金源于集团内部资源[100]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1.14492亿港元,2024年为1.95657亿港元;其中31%(2024年:52%)由公允价值2820万港元(2024年:3000万港元)的有价证券或公允价值1695万港元(2024年:9634.5万港元)的物业作抵押;无抵押应收贷款总额6039.2万港元,2024年为9135.7万港元[10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最大借款人和前五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约37%和93%,2024年分别约21%和67%[101]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1.14492亿港元,2024年为1.95657亿港元;无抵押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6039.2万港元,2024年为9135.7万港元[103] - 2025年3月31日最大借款人本身及连同其他四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约37%及93%,2024年分别约为21%及67%[103] - 2025年定息应收贷款利率介乎2.5%至6.5%,2024年为0%至16%;浮息应收贷款利率为最优惠利率减1%,与2024年相同[106][110] - 2025年新增及重续贷款还款期1年以内约为97%,超过1年但在3年以内约为3%[107][110]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33.29958亿港元,较上一年的87.39039亿港元减少61.9%[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约为16.03393亿港元,较上一年的41.36948亿港元减少61.2%[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7.26565亿港元,较上一年的46.02091亿港元减少62.5%[11] - 2025年每股资产净值为23.3港元,较上一年的62.2港元减少62.5%[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1.396亿港元,上年度约2.119亿港元[85]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借贷总额约12.74237亿港元,2024年约为36.71861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7,2024年约为0.8[114][117] - 2025年3月31日净流动资产约5.91581亿港元,2024年约为35.46059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4,2024年约为2.3[115][117]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63.8万港元,较2024年约3.07435亿港元减少约94.9%或约2.91797亿港元[115][1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偿还账面值为12.74237亿港元,2024年为36.71861亿港元[12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抵押银行借贷年利率按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0%至1.825%及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加1.0%计算,实际年利率介乎4.8%至5.6%;2024年分别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0%至1.825%、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加0.8%至1.0%,实际年利率4.4%至6.1%[121][12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总额约12.74237亿港元,以账面净值约27.18406亿港元资产抵押;2024年分别约为36.71861亿港元和71.19902亿港元[124][129] - 2025年公司投资约8.5万港元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024年约为144.3万港元,本年度及上年度均无投资增置投资物业[128][13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资本承担,2024年约为441.8万港元[135][138] 市场环境与政策 - 2025年2月政府提高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物业最高价值至400万港元,预期惠及约15%物业交易[41][45] - 预计香港通胀从2024年的1.7%降至2025年的1.5%[43][4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略高于去年[159] - 2024年底至2025年2月,深圳相关政策吸引超70万游客赴港,有望长期提升香港写字楼和零售租赁需求[163] - 2025年2月财政司司长宣布多项支持措施,包括2025/26年度首季物业差饷宽减等[157] - 2024年底至2025年2月,“一签多行”扩展安排吸引超70万名旅客访港,有望增加香港办公室及零售租赁需求[1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致力于战略投资和发展优质物业,为股东提供回报并重视员工关系等[182]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战略、审查业务、监控绩效等,保留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权[194][19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自2024年4月17日起,高山集团财务业绩及状况不再并入公司综合财务报表[53][56] - 2024年4月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持有高山可换股票据尚未兑换本金总额2.09亿港元,兑换股份数19.71698113亿股,兑换价0.106港元;经修订后,2024年4月17日兑换股份数调整为11.61111111亿股,兑换价0.18港元;2025年2月4日后,兑换价调至0.14港元,未兑换本金减至7000万港元,兑换股份数减至5亿股[94][96] - 2024年8月16日公司同意以约306.6万港元认购1858万股太平洋传奇集团股份,每股0.165港元,8月28日完成认购[137][140] - 2024年9月10日公司出售1760万股最佳食品控股股份,占比约1.11%,总销售收益1496万港元,每股均价0.85港元[142] - 2024年9月23日公司出售30.2万股中国平安股份,占比约0.0041%,总销售收益约1135.5万港元,每股均价约37.60港元[143] - 2024年12月10日公司出售16.346万股中国平安股份,占比约0.0022%,总销售收益约787.9万港元,每股均价约48.20港元[144] - 2024年9月10日,公司出售1760万股百福控股股份,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