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晋景新能(01783) - 2025 - 年度财报
晋景新能晋景新能(HK:01783)2025-07-22 22: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收益869,730千港元,较2024年的452,192千港元增加92.3%[6][7]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3,739千港元,2024年为78,915千港元[6]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741千港元,2024年为78,875千港元[6] - 2025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22港仙,2024年为6.61港仙[6] - 2025年毛利102.7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266.8%[7] - 2025年经调整EBITDA年度溢利44.8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869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41750万港元或92.3%[13][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102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7470万港元或约266.8%,毛利率增至约11.8%,上一年度为约6.2%[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的溢利约为9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450万港元或83.3%[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營運總開支约为121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120万港元或10.2%[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減少约6320万港元至约1570万港元[22] - 经调整EBITDA由2024年亏损约4010万港元转为2025年溢利约4480万港元,改善约8490万港元[15][25][27] - 2025年除税前虧損为1373.9万港元,2024年为7891.5万港元[25] - 2025年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費用为3891.4万港元,2024年为2066.5万港元[2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186.0百万港元,2024年约为67.6百万港元[28] - 流动比率由2024年3月31日的约1.1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的约1.7,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1.7%,2024年为3.9%[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架构包括权益约467.1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234.0百万港元;债务约7.9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9.1百万港元[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总资本开支约为45.5百万港元,2024年约为6.4百万港元[3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添置在建工程的已订约惟未拨备的资本承担金额为172.7百万港元,2024年无[3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共54名,2024年3月31日共45名;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薪金及相关成本约为60.1百万港元,2024年约为45.6百万港元[39] - 2025年无向公司普通股股东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4年也无[4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向借款人授出贷款约6840.2万港元,全部贷款本金因未到期仍未偿还[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集团总收益约1.56751亿港元及4.40769亿港元,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总销售成本约2.47966亿港元及5.26315亿港元[10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慈善及其他捐赠,2024年为14,000港元[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上層結構建築及修葺等工程2025年有2个上層結構建築工程和1个修葺等工程贡献收益约17400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6个和3个,收益约22350万港元[14] - 逆向供應鏈管理及環保相關服務2025年收益约69570万港元,2024年约22870万港元[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疏忽未遵守上市规则规定,董事会将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措施[60] - 公司将适时刊发融资协议及补救措施的公告[61] - 集团薪酬政策基于表现、资历及能力,由薪酬委员会定期审阅,董事薪酬由董事会参考薪酬委员会推荐意见后厘定[106]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集团风险,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至少每年检讨其有效性[194]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职能,认为委任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执行更具成本效益,董事将至少每年检讨一次风险管理和内部审核职能需求度[195] - 董事会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内部控制程序政策,高级管理层需采取措施防范违规,严重违反时董事会决定纠正行动[1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旗下子公司2024年6月获批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目前工程正稳步推进[8] - 公司于欧、美、亚三大洲设立逾70个服务据点,构建辐射国际的再生网络[10] - 公司与多家海内外行业领先企业深化战略合作,伙伴网络涵盖汽车制造商、电池供应商及储能服务运营商等[10] - 公司股票代码为1783[1][5] - 2024年9月20日,公司与第一次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合共19,668,000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4.20港元,较2024年9月20日收市价折让约18.92%[45] - 第一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净额约为82.48百万港元,公司拟将41.24百万港元(占50%)用于环保园项目,41.24百万港元(占50%)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46] - 第一次认购事项截至2025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82482千港元已全部动用,其中环保园项目和一般营运资金各41241千港元[48] - 第二次认购事项于2024年12月24日完成,公司向CMBI及VSC发行21553000股新股,认购价每股6港元,较2024年12月16日收市价折让约14.53%,所得款项总净额约129.2百万港元[48] - 第二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约64.6百万港元(50%)用于环保园项目,约38.8百万港元(30%)用于修葺等业务,约25.8百万港元(2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第二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29194千港元,已动用25839千港元,未动用103355千港元,环保园项目和修葺等业务预计2025年9月动用完毕[52] - 第三次认购事项公司拟向CMBI及VSC发行12263000股新股,认购价每股8.10港元,较2025年6月18日收市价折让1.22%,较20日收市价溢价2.66%,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99230300港元[52] - 第三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约59538180港元(60%)用于环保园项目,约29769090港元(30%)用于修葺等业务,约9923030港元(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截至报告日未完成[53] - 2025年5月13日公司完成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本,代价35000000港元,以发行4545455股新股份支付,按收市价计算约39318000港元[55] - 2025年1月6日,公司向借款人提供本金700万美元(约5441.1万港元)的垫款,年利率5%,贷款无抵押,三年后到期[59] - 2025年1月23日,公司与借款人将融资协议本金增加300万美元(约2331.9万港元),其他条件不变[59] - 郭晋昇51岁,2023年1月11日任董事会主席,有超25年环保科技及新能源行业经验[63] - 詹志豪35岁,2023年1月11日任首席执行官,有超10年绿色科技行业运营及投研经验[63][64] - 邓志坚62岁,2022年1月24日任执行董事,有逾30年建筑领域工作经验[65] - 郭可儿47岁,2023年12月12日任执行董事,有逾15年绿色科技及环保行业经验[65][66] - 侯颖承52岁,2018年7月24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是执业事务律师[67] - 藍章華於2023年6月2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銀行、物業發展及投資行業經驗[69] - 薛永恒於2023年10月20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40年公共行政經驗[71] - 余仲良於2023年12月12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29年審計及會計經驗[72] - 何志禮於2006年3月加入公司,有逾36年建築及樓宇工程業經驗[75] - 朱沛褀自2022年1月12日起任公司秘書,有逾10年會計及審計相關經驗[7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在港提供上層結構建築等工程服務及逆向供應鏈管理等服務[79] - 公司呈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經審核財務報表[78]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業績在本年報第97至187頁財務報表[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订立或存续涉及集团全部或任何重大业务之管理及行政合约[108]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律项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94]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已维持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规定之充足公众持股量[95] - 年内,集团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而对业务及经营造成重大影响[84] - 集团部分供应商及分判承建商已与集团合作10年[90] - 本集团竭力减轻其营运对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影响,执行一系列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措施[82] - 公司董事包括郭晋昇、詹志豪、邓志坚、郭可儿等执行董事,以及侯颖承、蓝章华、薛永恒、余仲良等独立非执行董事[101][10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慈善及其他捐赠,2024年为14,000港元[114]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3年9月28日获采纳,目的是表彰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的贡献[116][117] - 计划授权限额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服务供应商分限额为4%[120] - 截至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根据计划授权限额可供授出的奖励数目均为38,562,750份[120] - 于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根据服务供应商分限额可供授出的奖励数目均为25,361,100份[120] - 股份奖励计划对12个月内可向每位合资格参与者发行的股份总数设上限,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121]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奖励须持有不少于12个月,方可归属合资格参与者[123] - 合资格参与者接受或归属股份奖励时无需支付购买价[123]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奖励可能需达绩效目标,目标视参与者表现等因素而定[124] - 董事会或委员会有权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没收未归属奖励[125]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为8.27年[13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股份奖励变动:年初86940000股,年内归属70380000股,年末16560000股[133] - 2023年10月12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每股0.72港元[137] - 可供未来分配及发行的股份数量分别为38562750股及25361100股,分别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82%及1.86%[1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郭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548449000股,占40.25%;实益拥有90000000股,占6.61%;全权信托委托人12420000股,占0.91%[1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邓先生实益拥有40320000股,占2.96%;全权信托委托人8280000股,占0.61%;实益拥有4140000股,占0.30%[1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詹先生实益拥有6950000股,占0.51%;全权信托委托人12420000股,占0.91%[1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郭女士全权信托委托人12420000股,占0.91%[13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1362488500股股份[140] - 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除非董事会提前终止[12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1,362,488,500股股份[142] - 晋业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548,449,000股股份,占公司权益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