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南资源(01229) - 2025 - 年度财报
南南资源南南资源(HK:01229)2025-07-24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大幅增长至327.0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181.7%[15][16] - 集团年度总收益达327,049,000港元,同比增长181.77%[51][56] - 煤炭业务收益319,597,000港元,同比增长225.92%[52][57]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3,676,000港元,同比增长5.42%[53][58] - IT服务业务收益3,776,000港元,同比下跌74.00%[54] - 资讯科技服务业务收益大幅减少1074.6万港元或74.00%至377.6万港元[59] - 毛利显著提升至153.52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55.8%[15][16] - 集团毛利大幅增加11038.8万港元或255.90%至15352.6万港元[63][67] - 集团毛利率提升9.77个百分点至46.94%[63][67] - 煤矿业务贡献毛利15194.6万港元[63][67] - 年内溢利达到71.78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90.4%[15][16] - 本年度溢利增加3409.1万港元至7178.8万港元[71] - 其他收益为4.59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28.9%[15][18] - 其他收益增加103.0万港元或28.91%至459.3万港元[64][68] - 汇兑收益净额为56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64百万港元[15][16]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收益为11.14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82.2%[15][18]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变动收益为11,145,000港元,其中因信贷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8,944,000港元[78][81] - 本年度未计提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去年同期为1.016百万港元[15][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减少至59.0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4.2%[15][18] - 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减少258.6万港元或4.20%至5900.2万港元[69][70] - 融资成本增加至5.48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45.8%[15][18] - 所得税开支大幅增加至31.78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约3,939.4%[15][18] - 煤炭销售成本167,651,000港元,同比增加188.62%[55] - 煤矿业务销售成本增加约109.566万港元至16765.1万港元[60] - 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1,418,000港元,较2024年的33,715,000港元增长22.8%[139] 煤炭业务表现 - 煤炭销量2,704,639吨,同比增加329.10%[52][57] - 煤炭平均售价从155.58港元/吨降至118.17港元/吨,跌幅24.05%[52][57] - 煤炭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5.92%,达到319,597,000港元(2024年:98,060,000港元)[84][85] - 煤炭销量同比上升329.2%至2,704,639吨(2024年:630,302吨),其中混合煤占比89%(2,398,239吨),沫煤占比11%(306,400吨)[85][88] - 本年度煤炭开采量达282万吨,较2024年的63万吨大幅增长347.6%[95] - 本年度(2025财年)开采煤炭约2.82百万吨(2024财年:约0.63百万吨)[99] 可再生能源业务表现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微增5.42%至3,676,000港元(2024年:3,487,000港元),主要受汇率影响[89][91] IT服务业务表现 - IT服务业务因香港及全球经济不佳受负面影响,可能被逐步淘汰[20]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4.01%至3,776,000港元(2024年:14,522,000港元),因经济环境不利及竞争加剧[90][92] 凯源煤矿产能与资源 - 凯源煤矿年产能从90万吨增至400万吨,增幅约344%[19] - 凯源煤矿年产能从900,000吨增至4,000,000吨,增幅约344%[37][40] - 扩大后凯源煤矿矿区面积为4.1123平方公里[26] - 扩大后煤矿总煤炭资源量估计为4164.33万吨,开采寿命30年[26] - 新采矿证设计产能从原年9万吨提升至90万吨,为原产能10倍[29] - 90万吨/年扩产项目于2021年初开建,2022年6-11月进入试运行阶段[33] - 2023年9月通过专家组文件核查,10-11月获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完成90万吨/年扩产计划[33] - 凯源煤矿获准年产能从90万吨提升至400万吨(2025年3月7日公告),采矿面积保持4.112平方公里[34] - 90万吨/年新采矿证开采期限为1年(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2月21日)[28] - 扩产项目因COVID-19疫情影响进度延迟,最终检测于2023年底完成[30] - 新疆煤矿总储量截至2025年3月31日为6,046万吨,较2024年同期的6,328万吨减少4.46%[95] - 新疆凯源煤矿(不包括扩大区域)截至2024年3月31日估计剩余储量约5.11百万吨[99] - 经扩大凯源煤矿于2020年8月19日收购日期的概算储量约63.48百万吨[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新疆煤矿总概约储量60.46百万吨(2024年:约63.28百万吨)[99] - 当前采矿权有效期至2049年8月[108][109] - 采矿权有效期至2049年8月[117] - 现有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31年10月11日[117] - 采矿权有效期续约至2031年10月11日[39][41] - 新采矿权有效期自2021年10月起续期10年至2031年[26] 凯源煤矿收购与付款 - 公司为扩大凯源煤矿采矿权支付对价约1.60978亿元人民币[26] - 凯源公司以人民币160,978,000元收购新采矿权,分15期现金支付,首期32,200,000元,第二至十四期每期9,200,000元(2020-2032年支付),末期9,178,000元(2033年支付)[27] - 凯源公司需支付补充资源费人民币76,502,500元,对应1,980万吨煤炭储量差额[27] - 凯源煤矿累计产出量截至2017年末为2,365万吨,其中388.19万吨已支付资源费[27] - 凯源煤矿开采面积从原1.1596平方公里扩大至4.1123平方公里,扩大后面积为原面积3.5倍[29] - 应付采矿权款项非即期部分约为57,297,000港元,较2024年的62,559,000港元下降8.4%[134]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致力于通过自动化技术投资实现无人化采矿作业[19] - 新疆煤炭主要就地消纳,受物流和运输成本制约[19] - 采矿业务资本资产支出显著增加,重点投入技术升级[19] - 公司业务覆盖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英国和马来西亚五地,主要资产位于中国大陆、香港和马来西亚[96] - 现金流预测覆盖采矿权到期后至煤炭储量完全动用期间[108][109] - 公司致力于维持法定及法规标准,强调透明、独立、问责、负责任及公允的企业管治原则[160][164]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并监督高级管理层的绩效和活动[162] - 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财务和管理报告的高标准[163] 财务风险与负债 - 煤炭业务因价格下跌趋势及资本开支增加面临潜在负面冲击[19] - 集团预计因供应增加及价格竞争导致煤炭利润率下降[40][42] - 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为2亿港元[74] - 可换股债券面值为200,000,000港元[137] - 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00,000,000港元[133] - 可换股债券估值贴现率降至9.92%[75] - 可换股债券于2025年3月31日的公平值为205,948,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08,149,000港元减少约1.06%[78][81] - 公司信贷评级从2024年的CCC级(标普标准)提升至2025年的B级(穆迪标准),贴现率从22.92%降至9.92%[77][78][81] - 公司持有流动负债净额约58,290,000港元[127] - 资产负债比率为1.12[1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8,219,000港元,较2024年的189,307,000港元增长31.1%[134] - 流动资产总额约为266,894,000港元,较2024年的199,567,000港元增长33.7%[134] - 流动负债约为325,184,000港元,较2024年的76,521,000港元增长325.0%[134] - 可换股债券即期部分约为205,948,000港元(2024年:零)[134] - 非流动负债约为77,496,000港元,较2024年的276,697,000港元下降72.0%[13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108,019,000港元,较2024年的68,352,000港元增长58.1%[134] 减值测试与现金流预测 - 可再生能源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值约1075.2万港元(2024年:约432.5万港元)[103][105] - 煤矿资产使用价值高于账面值约1.98881亿港元(2024年:约7626.5万港元)[107][109] - 可再生能源业务现金流预测采用年收益增长率1.45%-1.97%及毛利率44.19%-48.42%[102] - 减值测试使用税前贴现率6.30%及永续增长率2.00%[102] - 收益平均增长率为0.22%[117] - 预算毛利率范围为21.19%至31.68%[117] - 长期增长率为2.00%[117] - 税前贴现率为13.06%[117]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148人,较2024年的136人增长8.8%[13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担任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52][155][156][158] - 公司财务总监李震锋43岁,自2015年4月14日起任职,同时担任公司秘书[150][159] - 执行董事汤玉英64岁,拥有7年以上集团财务总监经验,20年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151][1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伟强61岁,拥有超过25年财务、会计及企业管治经验[156][158]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或成员[152][155][156][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显59岁,担任4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职务,包括利民实业(股份代号:229)[152][154]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6][1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为3名,占董事会人数比例超过三分之一[166][168][182] - 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82] - 汤玉英于2024年10月1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66][168][181]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定期会议,全体董事出席率为100%[175][176] - 本年度公司举行1次股东大会,全体董事出席率为100%[175][176] - 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年度评估会议[166][168][184]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于2022年1月1日生效[167][1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已延长一年,分别从2025年3月25日和2024年9月19日开始[183] - 公司已收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的年度独立性确认[184] - 公司董事会包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文显博士及陈耀辉先生自2008年3月25日获委任,服务协议自2025年3月25日起延期一年[1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伟强先生自2017年9月19日获委任,服务协议自2024年9月19日起续期一年[187] - 汤玉英女士于2024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86] - 所有董事(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参加了研讨会或阅读材料培训[191] - 公司独立观点政策要求董事会至少包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2][1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至少一名需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专长[192][194] - 董事会委员会过半数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3][195] - 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会议进行年度评核[187]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提供适当责任保险覆盖潜在法律行动[188][189] - 公司除守则条文C.2.1外,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规定[161] 股本与融资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765,373,584股[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