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收入约为10.39亿港元,上一年度约为9.3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88%[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综合收入约为10.385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0.9%,LCDs、TFTs及CTPs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8.2%、5.0%及10.0%至1.635亿、1.757亿及2.893亿港元,LCMs收入保持稳定约为3.677亿港元[22] - 苏州清越本年度综合收入增加27%至8.26亿港元,集团应占亏损为262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4060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集团持有1.263456亿股(相当于28.08%),公允值为11亿港元[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实现毛利1.30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9.5%,毛利率下降2.9个百分点至12.5%[24]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公允值变动亏损为1.456亿港元[27] - 其他收入约为6090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3720万港元,主要是南通江海已出售股权股息收入3560万港元[28]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005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29] - 行政开支约为4840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30] - 与集团核心业务有关的实际税率为15%,2024年为13%[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7.887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约26.119亿港元,主要因出售南通江海全部权益非经常性收益[32] - 集团持有苏州清越28.08%股权,本年度分占亏损约2620万港元,2024年为4060万港元[34] - 2025年公司收入为1038535千港元,较2024年的936607千港元增长约10.88%[184] - 2025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789320千港元,较2024年的186777千港元增长约1393.40%[184] - 2025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2911335千港元,较2024年的39561千港元增长约7259.63%[184] - 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00.0港仙,2024年为18.7港仙[186] - 2025年非流动资产为3352015千港元,较2024年的1527408千港元增长约119.46%[187] - 2025年流动资产为922176千港元,较2024年的490013千港元增长约88.19%[187] - 2025年流动负债为325477千港元,较2024年的300274千港元增长约8.40%[187] - 2025年流动净资产值为596699千港元,较2024年的1033997千港元下降约42.29%[189] - 2025年总权益为3675422千港元,较2024年的2501294千港元增长约46.94%[189]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年内溢利为2,788,741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579千港元[194]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分佔联营公司其他全面开支(扣除相关所得税)为2,754千港元,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42,951千港元[194]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出售联营公司后重新分类之累计汇兑储备为146,852千港元,累计其他储备为20,087千港元[194]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本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2,911,335千港元[194] - 2025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208421千港元,2024年为199473千港元[197] - 2025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24143千港元,2024年为148949千港元[197] - 2025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24200千港元,2024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05182千港元[198] - 2025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65665千港元,2024年为180209千港元[198]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73053千港元,2024年减少净额为143218千港元[198] - 2025年已付股息为1693286千港元,2024年为94257千港元[198] - 2025年购回普通股款项为35269千港元,2024年为83813千港元[198] - 2025年来自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注资为8605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注资[195][1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显示器及提供其他服务[20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为2.04479亿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295.1万港元[17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中有4899.7万港元已逾期[1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拨回贸易应收款项的信贷亏损拨备净额385.5万港元[1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将部分管理及行政职能委任给管理层时需给予清晰指示[61] - 公司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及措施,旨在管理业务风险,最终目标是应对阻碍成功运营的问题[86] - 董事会认为回顾年度现存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稳健,能保障相关方利益和集团资产[87] - 董事负责监督账目编制,选用适当会计政策,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账目[89]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75] - 管理层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17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方仁德52岁,于2022年9月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获委任为主席[7] - 李国伟67岁,于1995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董事[7] - 梁子权62岁,于2007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7] - 张伟文49岁,于2024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8] - 朱知伟73岁,于1998年8月加入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 - 刘源新70岁,于2004年5月加入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 - 刘纪美70岁,于2021年3月加入公司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6] - 董事会成员包括6名男性及1名女性董事[58] - 朱知伟先生及刘源新先生在公司任职超九年,但董事会认为其符合上市规则规定之独立性[58] - 公司于2012年10月24日采纳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2024年8月16日采纳购股权计划[4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规定[52] - 年内举行九次董事会会议,方仁德、李国伟等多位董事出席率达100%(9/9),张伟文出席率100%(6/6)[60] - 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由不同人士担任,确保权力和授权分布均衡[63]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负责提名合适人士填补董事空缺或增添成员[6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当时在任董事须轮席告退[68] - 董事会已委任三个董事委员会,即提名、薪酬及审核委员会[70]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11月24日成立,由李国伟、朱知伟和刘源新组成[71]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朱知伟、李国伟、刘源新出席率均达100%(2/2)[72] - 提名委员会主要功能包括检讨董事会规模等、物色董事人选等[72] - 公司为董事提供培训及资料,确保其了解相关规定与责任[61][62]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27日成立,年内举行5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74][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100万港元以下薪酬的高层管理人员有2人,100万 - 150万港元的有2人,总计4人[78]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或应付外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核数服务费用3100千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720千港元,总计3820千港元[82] - 公司委任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公司定期进行内部审计,顾问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汇报结果并提建议[85] - 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公司缴足股本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举行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呈请提出后两个月内举行[93] - 2024年6月11日起上市规则修订,公司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授权公司将购买或收购的股份作为库存股持有[95] - 方仁德先生、李国伟先生及刘源新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109] - 公司已获得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年度确认函,确认其独立性[111] - 公司股东通讯政策已刊载于公司网站(www.yeebo.com.hk),股东可通过邮寄或电邮方式提交查询及建议[9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933,302,000股[118][131] - 方仁德先生个人权益为1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20.00%[117] - 2025年3月31日,Antrix持有公司57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1.07%[118][129] - 2025年3月31日,肇豐实益拥有Antrix已发行股本的66.67%[118]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101,115,517股,相当于2012年10月24日已发行股份的10%[132] - 2025年3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零,占本年度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0%[132]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各参与者最多可获授10,111,551股股份,相当于该计划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32] - 2024年4月1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授出股份奖励数目为74,621,517股[1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份奖励计划已授出3,560,000股现有股份[133] - 2025年3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仍有71,061,517股股份奖励可供未来授出[1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授出总计761.28万股,年内授出356万股,年内归属148.4万股,尚未行使的未归属奖励为968.88万股[134] - 执行董事梁子权2024年3月31日获授9万股,2025年3月25日获授25万股;张伟文2025年3月25日获授25万股[134] - 其他雇员2025年3月25日获授306万股,年内归属139.4万股,尚未行使的未归属奖励为918.88万股[134] -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通过决议案批准购股权计划[138] - 购股计划可配發及發行的股份總數合共不得超過9428.12万股,约占本年度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0.10%[141]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各参与者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当时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1%(或主要股东等的0.1%)[142] - 可行使购股权的期间由董事会厘定,不得迟于购股要约日期起十年期限的最后一日[143] - 任何购股的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特定情况下可按规定缩短[144] - 任何购股要约可支付1港元予以接纳,支付股款等期限由董事会视情况订明[144] - 除梁子权和张伟文外,无向其他董事授出股份,也无向非董事的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授予股份[134][135] - 购股计划于2024年8月16日生效,至2034年8月15日有效,授权限额94,281,200股股份[146][150] - 2025年3月6日授出5,150,000股购股权,其中2,400,000股已失效,剩余2,750,000股未行使[147][1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股计划授权限额下有91,531,200股股份可供未来授出[150]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相关规定较高者,本次授出购股权每股行使价1.892港元[146][148][155] - 购股权授出日股价1.860港元,紧接授出日前收市价每股1.84港元,授出当日收市价每股1.86港元[151][152][155] - 购股权公允值采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相关参数为预期波幅42.34%、无风险利率3.59%、预期股息率2.69%[155] - 部分购股权限归属安排:三名承授人分五批,比例分别为11%、22%、34%、22%、11
亿都(国际控股)(00259)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