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速运(08620) - 2025 - 年度财报
亚洲速运亚洲速运(HK:08620)2025-07-28 16:5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亚洲速运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620,2025年年报发布[1][2] - 公司为空运货物地勤服务提供商,有超20年经验,总部在香港[14] - 公司在2020年4月20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15] 市场环境与机遇挑战 - 公司面临新一波经济不明朗及政治障碍,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物流行业[10] - 经济活动复苏为公司带来增长机遇,但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带来不确定性[15] 业务合作 - 公司成功与中国最大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签订新合约[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年度公司整体收入略有下降,因某五大客户重组致仓储及增值服务销售额减少[14] - 公司整体收益从2024年约356.2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348.0百万港元,减少约8.1百万港元或2.3%[17] - 五大客户之一销售额从2024年约121.9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91.2百万港元,减少约30.7百万港元或25.2%[18] - 空运货站营运服务收益从2024年约112.6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26.3百万港元,增加约13.6百万港元或12.1%[17][18] - 其他收入从2024年约0.9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2.5百万港元,增加约1.6百万港元或171.1%[19] - 年内亏损从2024年约4.5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3.5百万港元[3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利率约–1.0%(2024年:约–1.3%),权益回报率约–10.7%(2024年:约–12.2%)[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9.7百万港元(2024年:约27.6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1百万港元(2024年:约11.0百万港元)[125] - 2025年收益为348,015千港元,2024年为356,161千港元[199] - 2025年其他收入为2,464千港元,2024年为909千港元[199] - 2025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517千港元,2024年为 - 791千港元[199]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4,100千港元,2024年为4,772千港元[199] - 2025年年内亏损为3,543千港元,2024年为4,457千港元[199] - 2025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为47千港元,2024年为155千港元[199] - 2025年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3,496千港元,2024年为4,302千港元[199] - 2025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67港仙,2024年为0.85港仙[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为另一五大客户提供空運貨站營運服务销售额增加,抵消费用减少影响[14]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4年约48.4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47.9百万港元[21] - 派遣劳工成本从2024年约124.4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24.8百万港元,增加约0.4百万港元或0.3%[22] - 运输成本从2024年约131.5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34.0百万港元,增加约2.5百万港元或1.9%[23] - 仓储营运成本从2024年约29.4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28.1百万港元,减少约1.2百万港元或4.2%[24] - 2025年僱员福利开支为47,948千港元,2024年为48,353千港元[199] - 2025年派遣劳工成本为124,778千港元,2024年为124,394千港元[199] 其他财务数据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约43天降至2025年约40天,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约38天降至2025年约36天[31][32]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约1420万港元,2024年约1350万港元,2025年实际利率约5.4%,2024年约6.8%,2025年资产负债率约86.9%,2024年约91.1%[33] - 2025年3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已抵押以取得短期银行贷款及未提取融资的存款分别约为500万港元[34] - 2025年3月31日全职雇员189名,2024年3月31日190名,2025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4620万港元,2024年约4660万港元,2025年董事薪酬约180万港元,2024年约170万港元[3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1.0倍,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910万港元,2024年约1100万港元[36] - 2025年3月31日未产生任何资本承担,2024年3月31日也无[38] - 2025年3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41] - 公司2025年3月31日可供分派股东储备约为1770万港元,2024年约为2060万港元[150] 管理层与董事会信息 - 2025年3月31日执行董事长陈烈邦36岁,行政总裁陈宇44岁,非执行董事蔡颖恒47岁,独立非执行董事府磊45岁[45][46][49][50] - 府磊拥有超22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自2007年7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2016年5月起为资深会员,自2006年8月起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会员,2011年8月起为资深会员[50][51] - 陈志豪49岁,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基建行业有逾26年经验[52] - 徐倩珩44岁,2020年3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18年财务及会计经验[53][54] - 叶峻铭40岁,2018年1月加入集团任公司秘书,5月成为财务总监,在金融及会计领域有超16年经验[56] - 马嘉荣50岁,2018年4月获委任为集团高级经理,在空运货物地勤行业有逾23年经验[57] - 杨金城72岁,2012年8月获委任为集团高级经理,在香港物流行业有逾39年经验[59] - 陈玉梨46岁,2014年7月获委任为集团高级经理,在中国及香港物流行业有逾17年经验[6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报告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62] - 董事会由资深及优秀人士组成,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交易准则的操守守则[63] - 报告期内未发现董事不遵守规定交易准则及证券交易操守守则的情况[6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超过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了4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68] - 各董事在2025年董事会会议、股东周年大会及相关委员会会议的出席率均为100%[69] - 全体董事就定期董事会会议获至少14日通知,会议议程及文件在会议前至少3日送交董事[70] - 管理层须每月向董事会全体成员提供月度更新资讯[73] - 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初步年期均自上市日期起为3年,可续期和终止[74] - 细则规定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3年轮值告退一次[76] - 薪酬委员会向董事会提供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建议,薪酬参考职务、责任等因素[77] - 所有董事均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8]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9] - 报告期内董事会由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辅助[82] - 审核委员会于2020年3月23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83][85] - 薪酬委员会于2020年3月23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86] - 提名委员会于2020年3月23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90] - 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根据企业管治守则采纳提名政策[9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委聘外部核数师提建议及检讨财务报告程序等[8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董事及高管薪酬向董事会提建议[86]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董事委任及继任计划提建议和评估独董独立性[90] - 评估及甄选董事人选时提名委员会会考虑董事会架构等因素[92]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负责对拟议董事进行评估、建议、提名、甄选及委任或续聘[94]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审阅董事会组成[9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每三名高级管理人员(兼任董事的高级管理人员除外)中有一名为女性,占高级管理人员的33.3%[9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约25.0%的雇员(不包括高级管理层)为女性[98] - 董事会目前有一名女性董事,已达成董事会性别多元化[97] - 董事会将设定可计量目标实施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检讨[98] - 公司秘书叶峻铭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05] - 持有公司股东大会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8]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通知递交期限自发出指定选举的股东大会通告后翌日开始,不晚于该股东大会日期前7日结束,且向公司发出有关通告最少期限不少于7日[110] - 公司实施股东通讯政策,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成效令人满意及有效[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章程文件并无重大变更[114] - 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且不少于三分之一)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至少每三年一次[152] - 陈烈邦先生及陈宇先生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可膺选连任[153] - 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或委任函初步年期为三年[154] - 2025年3月31日陈烈邦先生持股3.3012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2.5%[157] - 2025年3月31日蔡颖恒先生持股2988万股,占已发行股本5.7%[1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3C Holding Limited持有330,12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2.5%[159] 股息政策与分配 - 董事会不拟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4年也无[43] - 公司根据股息政策决定是否派付股息及金额,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99][100] - 董事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股息决定符合股息政策[100] - 董事会无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4年:无)[127] 购股计划 - 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予授出的尚未行使的购股权限为48,000,000股,计划剩余年期约五年[139] - 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股份计划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141] - 12个月内,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股份计划向每位参与者授出购股而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143] - 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股份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后可配股份数不超首次上市已发行股份10%(即4800万股,约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本9.1%)[145] - 购股权行使期限由要约授出日起不超10年,购股计划自上市后满6个月起10年内有效[146][147] - 参与者可在要约授出购股日期起21天内接纳,接纳时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148][149] - 购股计划每股认购价由董事定,不低于收市价、前五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最高者[144] 业务相关其他信息 - 公司主要业务性质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并无重大变动[116] - 业务回顾详情载于年报第7至12页的“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业务未来发展载于年报第5至6页的“主席报告”[117] - 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载列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的分析[1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已审阅及考虑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的适用性及有效性,符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0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收益总额约44.1%(2024年:约37.0%),五大客户占约84.4%(2024年:约50.9%)[1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36.2%(2024年:约33.9%),最大供应商占约11.9%(2024年:约9.4%)[13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慈善捐赠(2024年:无)[131] - 集团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订立的关联方交易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