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收入为15.93亿港元,较相应年度下降73%[18] - 公司年度毛利为5.98亿港元,较相应年度下降76%[18] - 公司年度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27亿港元,相比相应年度净亏损23.39亿港元有所收窄[17] - 公司总年度收入为15.93亿港元,较上年59.12亿港元下降73%[24] - 毛利率下降至37.5%,较上年42.3%减少4.8个百分点[27] - 公司收入从2016财年177.88亿港元持续下跌至本年度15.93亿港元[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营运成本减少21.95亿港元[18] - 经营开支总额18.3亿港元,同比减少64%(持续经营业务3.29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15.01亿港元)[28] - 市场推广及广告开支7200万港元,同比减少88%(持续经营业务0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7200万港元)[28] - 物流开支1.65亿港元,同比减少65%(持续经营业务100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1.64亿港元)[28] - 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成本1.02亿港元,同比减少31%[29] 减值及拨备 - 减值亏损总额为21.44亿港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1.19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亿港元[20] - 存货拨备、应收账款及贷款减值拨备合计13.04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占2800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占12.76亿港元[20]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子商务收入下降73%,批发收入下降74%,自有零售店铺收入下降74%[25] - 授权经营权及其他收入下降47%[25]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200万港元,主要来自授权经营权业务[26] - 收入渠道占比为电子商务37%:批发35%:自有零售24%:授权经营4%[25] 各地区表现 - 德国市场收入贡献占比从52%下降至49%[24] - 公司欧洲附属公司申请破产程序,涉及瑞士、比利时、德国及丹麦等多国[16] - 公司欧洲业务面临高额经营成本,包括不适当零售空间的长期租赁高额租金[15] - 欧洲业务持续出现经常性亏损并面临严峻零售环境导致启动破产程序[114] - 欧洲附属公司因通胀利率上升及能源价格上涨蒙受极高经营成本[114] - 乌克兰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欧洲业务财务恶化[114] - 欧洲业务流动资金出现萎缩受限及不足[114] 战略转型与业务模式 - 公司战略转型为轻资产及以批授经营权为核心的业务模式[18] - 公司向轻资产及批授经营权业务模式战略转型,以减轻资本开支和高成本负担[52] - 公司保留欧洲以外所有地区Esprit商标权,转向特许权使用费驱动模式[19][26] - 公司保留全球所有Esprit商标,为发展授权经营权业务奠定基础[54] - 公司已与大中华区及北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多地授权经营权机遇[54] - 批授经营权业务属轻资产、非资本密集型性质,将带来稳定且不断增长的稳定收入来源[56] - 通过将业务及相关风险转移至获授权合作伙伴,公司减轻采购、分销及存货管理的负担[56] - 批授经营权模式使公司能够选择具有当地市场专长的战略合作伙伴,有助于提高市场渗透率及收入增长[56] - 公司专注于服装、配饰及生活用品等核心类别,以巩固Esprit的市场影响力[57] - 公司通过重新引入标志性元素吸引怀旧粉丝和新世代受众,重振Esprit品牌[57] - 公司制定及协调市场推广策略,通过数码化市场推广、社交媒体及传统广告等渠道推广批授经营权产品[57] - 公司与现有的线上和线下合作伙伴合作,简化批授经营权产品的分销,产生额外的收入来源[57] - 公司采用轻资产品牌授权模式与拥有强大市场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合作[140] - 公司定期分析消费趋势并根据客户喜好调整产品[139] 品牌与市场定位 - Esprit品牌成立于1968年,可激发消费者对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怀旧情结,预期消费者具有可观购买力[55] - Esprit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覆盖,大众市场定位使获授权方能够利用全价值区间的多元渠道布局产生最大收入[55] 资产和负债 - 存货余额降至0港元,同比减少100%[30]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100万港元,同比减少近100%[31] - 应付贸易账款800万港元,同比减少98%[33]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7900万港元,同比减少3.56亿港元[35] - 外部计息借款1.09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26%[38] - 资本承担降至0港元,同比减少1500万港元[43] - 公司长期借款由附属公司业务、物业及资产担保,包括账面值合共2.68亿港元的多个商标[46] - 公司长期借款由应收合营公司贷款担保,其账面值为2200万港元[46] - 公司面临或有负债涉及租赁协议弥偿保证,潜在索赔额不超过1400万港元[45] 一次性项目及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因取消合并产生一次性收益27.12亿港元[18] 历史财务表现 - 公司过去十个财政年度中有七个录得股东应占亏损[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认为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未来12个月财务责任[117] - 董事会设定派息比率为每股基本盈利之60%[119] - 公司维持派息比率为每股基本盈利的60%但由于年度净亏损未宣派末期股息[133]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134] - 遗留成本包括长期高额租金劳动力成本及无效IT架构成本[114] 公司治理 - 董事会构成与会议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常规董事会会议,并在需要讨论重大事件或重要事项时举行额外会议[62] - 董事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比超过三分之一(33%)[66] - 董事会性别构成为男性57%(4人),女性43%(3人)[69] - 董事会种族构成为亚洲裔86%(6人),非亚洲裔14%(1人)[69] - 董事会年龄构成为41-60岁71%(5人),60岁以上29%(2人)[69] - 董事会任期构成为3年及以下29%(2人),超过3年71%(5人)[69] - 董事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讨论集团策略和财务表现[64]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女性占比42.9%[88] - 董事会成员变更将于2025年1月24日生效涉及1名董事辞任和1名新任[85][93] - 董事会成员变更将于2025年2月28日生效涉及1名董事辞任和1名新任[93]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不同人士分任[71]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5] - 公司致力于维持董事会女性成员比例并以实现性别均等为目标[88] - 公司采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维度[87] 公司治理 - 董事出席与专业发展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国斌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3/3次[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GILES William Nicholas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审核委员会3/3次[63] - 执行董事WRIGHT Bradley Stephen出席风险委员会2/2次会议[63] - 执行董事邱素怡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薪酬委员会1/1次[63] - 公司执行董事邱素怡通过阅读期刊/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国斌通过出席研讨会/会议/论坛及阅读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GILES William Nicholas通过出席研讨会/会议/论坛及阅读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夏其才通过出席研讨会/会议/论坛及阅读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0] 公司治理 - 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三次会议[78]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年度举行1次会议[86]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年度举行1次会议[94]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98] - 本年度风险管理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98] - 常务委员会由3名执行董事组成[101] - 本年度常务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01] - 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董事候选人并评估其专业技能与贡献[90] - 薪酬委员会已审核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董事袍金[94] 公司治理 - 风险管理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式"进行风险管理[107] - 风险经理负责挑选集团十大风险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110] - 内部审核独立评估风险管理系统并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11] - 董事会已采纳风险管理政策确保集团各阶层采用一致风险测量基准[99] 公司治理 - 薪酬与酬金 - 薪酬政策将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雇员总酬金与企业方针及目标挂钩[95] - 非执行董事酬金参考环球经营业务之上市公司水平厘定[95] - 核数师酬金中核数服务费用为500万港元,较去年1700万港元下降70.6%[80] - 核数师酬金总额为500万港元,较去年1800万港元下降72.2%[80] - 非核数服务费用为0港元,较去年100万港元下降100%[80] - 董事酬金披露依据公司条例第383条及上市规则附录D2[161] - 董事服务合约可由公司一年内无偿终止(法定赔偿除外)[16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获准使用公司资产进行责任弥偿[165] 核数师与审计 - 公司核数师由罗兵咸永道更换为国富浩华,原因为审核费用未达成共识[51] - 外聘核数师对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117] 股东信息与公司会议 - 股东需持有至少十分之一投票权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2] - 公司股东需持有不少于全体股东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提呈决议案[123] - 公司于2024年6月19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修订公司细则的特别决议案[127]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所有决议案均以投票方式表决并由卓佳秘书商务有限公司监票[125] - 公司美国预托证券计划交易代号为ESPGY比率为2股普通股兑换1份美国预托证券[129] 股息政策 - 公司因本年度净亏损未宣派及派发末期股息[48] 知识产权与授权协议 - 公司从fasbra SE收取欧洲时装业务收入净额的25%持续10个财政年度[54] - 公司保留欧洲及英国以外所有地区Esprit商标以发展轻资产授权经营模式[132]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人数从2335名大幅减少至55名等同全职雇员,主要由于欧美附属公司破产程序导致[47] - 公司全職員工人数显著减少,归因于欧洲及美国附属公司的破产程序[141] - 公司员工总数中男性占比54.5%女性占比45.5%[88] - 公司提供全面员工福利包括强制性公积金和医疗保险[141] 关联方交易与租赁 - 公司重续29楼物业租赁协议,月租313,236港元,租期从2024年6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182] - 公司重续26楼物业租赁协议,月租335,610港元,租期从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182] - 罗琪茵间接持有Bright Majestic及雅裕82.19%股权,该两家公司均为公司关连人士[182] 股份与购股权计划 - 2009年购股权计划于2018年12月5日终止,但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仍有效[167] - 2009年购股权计划年末未行使购股权总数5,679,680份,较年初减少34.7%[167] - 2009年购股权计划年内转出2,103,588份,占年初总数24.2%[167] - 2009年购股权计划年内失效1,656,573份,占年初总数19.0%[167] - 2018年购股权计划年末未行使购股权总数1,367,331份,较年初减少36.6%[171] - 2018年购股权计划年内转出736,256份,占年初总数34.1%[171] - 2018年购股权计划年内没收788,844份,占年初总数36.6%[171]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终止,年末无未归属奖励股份[172] - 年内无任何购股权被行使[169] - 年内无购股权授予集团供应商[170] - 本年度无购股权授予集团供应商[173] - 本年度无购股权行使或失效[173] - 2018年购股权计划可授出购股权数目为283,081,734股股份[173] - 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在本年度内无发行[143] 主要股东 - 罗琪茵为公司主要股东,直接及间接持有权益总计799,140,65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8.23%[176] - 北角才俊有限公司持有364,782,6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2.89%[176] - 梧桐证券有限公司持有1,2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04%[176] - Green River Associates Limited持有7,490,85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26%[176] 董事及高管背景 - PAK William Eui Won自2021年9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营运总裁,2022年3月起调任为行政总裁[187] - SCHLANGMANN Wolfgang Paul Josef于2021年10月获委任执行董事,2024年3月25日辞任,拥有逾40年时装行业经验[188] - STRIPPOLI Anthony Nicola于2024年2月获委任执行董事,2025年2月28日辞任,拥有30年零售及营销经验[189] - WRIGHT Bradley Stephen自2021年12月起担任执行董事,拥有33年香港警务处任职经验,曾领导近1200名警察[190] - 钟国斌于2020年7月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2月28日辞任,曾担任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192] - 钟国斌自2023年8月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客座教授,9月起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192] - 钟国斌自2019年7月起担任达利国际集团(股份代号:608)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钟国斌自2020年4月起担任梧桐国际发展(股份代号:613)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钟国斌自2021年6月起担任创天传承集团(股份代号:8195)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钟国斌曾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担任广州基金国际控股(股份代号:1367)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GILES William Nicholas于2025年1月24日辞任,此前担任薪酬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19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夏其才于2025年2月28日辞任,此前为审核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195] - 刘行淑自2025年1月24日起出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拥有奢侈品零售行业经验[196] - 劳建青自2020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拥有40年审计及财务咨询经验[197] - 劳建青曾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担任比速科技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372)主席兼执行董事[198] - 余仲良自2025年1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拥有逾30年审计及会计经验[199] - 余仲良现任4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号:8607/622/498/1783)[199] - 廖翠芳自2025年2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薪酬/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200] - 廖翠芳曾担任南岸集团(股份代号:00577)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因700万港元债务被强制清盘[200] - 廖翠芳现担任意力国际控股(股份代号:00585)及威华达控股(股份代号:00622)公司秘书[200] - STRIPPOLI Anthony Nicola辞任执行董事及常务委员会成员[158] - 钟国斌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158] - GILES William Nicholas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主席[160] - 夏其才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160] - 余仲良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 年薪120,000港元[158] - 廖翠芳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 年薪120,000港元[158] 董事持股与权益 - 董事及其关联人士未持有公司股份或债权证权益[166] 业务历史与现状 - 公司此前主要从事ESPR
思捷环球(00330)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