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为303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长约2.6%[11][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5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5310万港元大幅减少[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50万港元,同比下降82.1%[17] - 年度亏损为949.3万港元,较去年5310.1万港元大幅收窄82.1%[17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876.5万港元,较去年5230.6万港元收窄83.2%[176] - 每股基本亏损为3.36港仙,较去年22.43港仙改善85.0%[176] - 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从2024年的53,541千港元收窄至2025年的9,506千港元,亏损减少82.2%[181]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的29,73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4,891千港元,降幅为16.3%[179]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81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7.7%[15] - 行政开支为174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18.4%[15] - 行政开支为1738.0万港元,较去年2130.0万港元下降18.4%[174] - 员工成本总额660万港元(2024年:710万港元),同比下降7.0%[51]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为38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大幅增加约320.1%[15] - 其他收入及其他损益为378.9万港元,较去年90.2万港元大幅增长320.0%[17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净额为310万港元,上一财年为亏损1910万港元[11][1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为310万港元,对比上年亏损1910万港元[1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6.0万港元,去年为亏损1913.1万港元[174]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1687.1万港元,较去年2107.6万港元减少20.0%[17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182.9万港元,较去年41.9万港元增加336.5%[174] - 本年度未变现收益约120万港元(2024年:亏损191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45] - 已变现收益约200万港元(2024年:零),实现收益突破[45] - 服务费收入为2534.9万港元,较去年2358.5万港元增长7.5%[174] - 贷款利息收入为491.9万港元,较去年590.5万港元下降16.7%[1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业务分为四大板块:资产顾问及评估服务、企业服务及咨询服务、媒体广告服务和金融服务[12] - 资产顾问及评估服务收益为1760万港元,同比下降5.8%[18] - 企业服务及咨询收益为710万港元,同比增长67.9%[20] - 企业服务及咨询分部收益因交付报告时间影响而增加[15] - 媒体广告服务收益为70万港元,与上年持平[22] - 金融服务收益为490万港元,同比下降16.7%[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成本减少主要由于实施成本控制措施[15] - 其他收入增加主要由于豁免其他借贷利息开支收益及贸易应付款项拨回[15] - 公司不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103] - 股息政策取决于经营业绩、现金流及资本需求[93] - 公司通过认购事项筹集资金总额约470万港元净额460万港元[111] - 认股事项所得款项净额4,600,000港元已全数用作营运资金[40] - 公司已使用认购事项全部净额460万港元作为营运资金[111] - 公司可分派储备金为1000港元较去年230万港元大幅下降[11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01] - 公司本年度未发生重大事件影响集团运营[105] 金融资产表现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增至3740万港元(2024年:3140万港元),同比增长19.1%[4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的31,404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37,372千港元,增幅为19.0%[177] - 汇隆控股投资公允价值1044.3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27.9%,未变现收益401.7万港元[42] - 中国投融资集团投资公允价值657.5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17.6%,未变现收益70.4万港元[42] - 其他投资公允价值2035.4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54.5%,已变现收益195.2万港元但未变现亏损356.1万港元[42] - 金融资产总额占公司资产总值33.9%(2024年:未披露具体占比)[42] 应收贷款及风险 - 应收贷款总额约3810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3570万港元[23][26] - 最大借款人贷款余额100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26.1%[26] - 前五大借款人贷款余额2850万港元,占比74.7%[26] - 确认应收贷款减值拨备1690万港元[28] - 应收贷款扣除减值拨备后净额约38,156,000港元[163]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约46,013,000港元[163] - 违约概率范围27.78%–100.00%[29] - 违约亏损率范围66.1%–100.00%[29] - 违约风险金额84,180,000港元[29] - 贴现率范围6%–10%[29] - 约20,300,000港元贷款被分类为第三阶段高风险资产[30] 现金流及财务状况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8,900,000港元(2024年:3,400,000港元)[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的3,363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8,926千港元,增幅达165.4%[185] - 流动资产净值约45,800,000港元(2024年:12,900,000港元)[35] - 借贷总额约37,900,000港元(2024年:38,700,000港元)[35] - 净资产负债比率约1.2(2024年:1.2)[35] - 应受贷款(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53,695千港元锐减至2025年的2,428千港元,降幅高达95.5%[177] - 流动负债从2024年的45,49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61,145千港元,增幅为34.4%[177]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10,082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17,297千港元,增幅为71.5%[177]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后净额约17,297,000港元[16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账面值约占资产总值50%[16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约4,227,000港元[163]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从2024年的1,691千港元小幅增加至2025年的1,891千港元,增幅为11.8%[183]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的2,055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1,322千港元,降幅为35.7%[179] - 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获得融资4,663千港元[181][185] 公司治理及董事会 - 董事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65] - 公司共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执行董事叶国光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66] - 执行董事邬迪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66]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4] - 董事总经叶国光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职责[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至三年[73]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已举行2次会议以检讨薪酬政策及审阅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75]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已举行2次会议以检讨董事会架构和提名政策并评估董事独立性[80]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已举行2次会议审阅财务报告及风险管理制度[81]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包含1名女性董事和4名男性董事[83][84]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整体有效且符合管治守则D.2.1条[82] - 薪酬委员会包含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提名委员会包含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1] - 新任董事周莉斯女士于2024年12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莉斯女士于2024年12月24日获委任[1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先生于2025年3月31日辞任[122] - 董事酬金参考职责责任公司表现及市况厘定[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月薪由12,000港元下调至6,000港元[156] - 执行董事叶国光月薪由300,000港元调整至104,000港元并放弃董事袍金126,000港元[156] - 叶国光先生放弃董事袍金126,000港元[120] - 公司秘书年度接受专业培训不少于15小时[89] - 公司秘书为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及英国特许管治公会资深会员[141] - 企业管治政策详情载于年报第16至25页[140] 员工及薪酬 - 员工成本总额660万港元(2024年:710万港元),同比下降7.0%[51] - 雇员人数增至22名(2024年:18名),同比增长22.2%[51] - 公司雇员总数22人,性别比例各占50%[85]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年度薪酬低于100万港元人数为零[86] 股权及股东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79,812,344股[131][135] - 叶国光先生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108,500股公司股份,占比1.11%[132][133]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56,000,000股公司股份,占比20.01%[135] - 财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56,000,000股,占比20.01%[135] - 茹晓鸽女士与Liu Shengnan先生共同持有54,377,200股,合计占比19.43%[135] - Huatai Securities Co., Ltd通过多层控股持有50,508,421股,占比18.05%[135] - 公众持股量持续符合上市规则要求(不低于已发行股份25%)[154] - 公司持有库存股份为零[114]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作为董事及雇员奖励机制[121] - 购股权计划股份总数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2022年8月29日更新后计划授权限额为23,318,234股[144] - 向单一合格参与者12个月内授出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45]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若超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45] - 2024年度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均被注销,涉及董事及雇员合计23,318,234股[147]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中最高者[146]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21年9月30日起计十年[146] - 购股权接纳需支付不可退还代代价1.00港元[145]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总数为23,318,234份[149] - 可发行股份总数23,318,234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约8.33%[150] 风险及合规 - 无资产抵押(2024年:无)且无重大或然负债[49][50] - 风险管理系统采用三级防御机制并定期评估风险登记册[91] - 审计委员会每年审查ESG相关资源及预算充足性[92]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至少10%投票权股东要求召开[94] - 董事提名需提前至少7日提交书面通知至总办事处[95] - 内幕消息处理遵循GEM披露规定及证监会2012年指引[95] - 财讯传媒股东在香港从事广告、书籍杂志销售及证券经纪等竞争业务[139]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少于20%[118]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少于20%[118] - 公司注册地开曼群岛无优先购买权条款[113] 会计准则及财务报告 - 公司采纳多项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及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189] - 新采纳准则对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18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 预计影响财务表现呈现方式[19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 涉及非公共受托责任附属公司披露[193]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呈现及披露的影响[194]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 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95] - 集团控制权判定基于对实体权力 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能力[197] - 附属公司自控制权转移日起纳入综合账目 终止日起停止综合[198] - 集团内部交易余额及未实现利润全额抵销[198] - 非控股权益列示于综合财务状况表及权益变动表权益项[198] - 独立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约为60万港元[88]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