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营业额增长29.5%至6.695亿港元(2024年:5.168亿港元)[9][14] - 毛利为1.222亿港元(2024年:1.058亿港元)[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90万港元[9] - 除税前亏损收窄至990万港元,同比改善25.8%(2024年:1330万港元)[23] - 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同比增长82.7%至285.1万港元(2024年:156.1万港元)[21] - 年度净亏损收窄20.9%至11.07百万港元[168] - 毛利润同比增长15.5%至122.245百万港元[168] - 每股亏损改善至0.022港元[168]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872千港元,较上年的13310千港元亏损收窄26%[177] - 全面开支总额收窄62.8%至6.117百万港元[170] - 营业额同比增长29.5%至669.45百万港元[168]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5.472亿港元(2024年:4.110亿港元)[17] - 分销开支增加19.0%至6580万港元[15] - 广告及促销费增加19.5%至1907.3万港元[15] - 货运及手续费大幅增长106.2%至651.5万港元[15][16] - 店铺管理费增长65.9%至1463.7万港元[15] - 店铺租金及营运费用下降16.6%至858.6万港元[15] - 行政开支总额同比下降4.4%至7340万港元,主要因销售额增长下实施成本控制[19] - 雇员福利支出总额为港币1.36亿元,较上年港币1.273亿元增长6.8%[46] 毛利率变化 - 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18.3%(2024年:20.5%)[17] 亚洲市场表现 - 亚洲市场营业额增长19.7%至3.325亿港元,占总营业额49.7%[31] - 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达3.085亿港元,占亚洲区域销售92.8%[31] 北美市场表现 - 北美市场销售额增长41.2%至3.119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46.6%[33] - 美国市场销售额达1.761亿港元(占北美区域56.5%),同比增长29.8%[33] - 加拿大销售额达1.358亿港元(占北美区域43.5%),同比急升59.3%[33] 欧洲及其他市场表现 - 欧洲及其他国际市场销售额增长37.9%至2510万港元[35]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销售额增长15.8%至2.336亿港元[36] - 零售分部营运溢利为960万港元(2024年:850万港元)[37] - 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受益于电商平台扩张及社交商务策略[32] 品牌客户销售 - 国内品牌客户销售额增长30.9%至7410万港元[32]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出净额扩大至44294千港元,较上年的17708千港元增加150%[177]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2263千港元,与上年动用现金净额13403千港元相比明显改善[178]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136583千港元,较年初168162千港元下降19%[178] - 扣除抵押存款后现金净额为6250万港元(去年同期1.168亿港元)[42] - 集团现金水平为2.405亿港元(其中1.04亿为已抵押银行存款)[41] 借贷和债务 - 银行借贷总额增至7410万港元(均为短期借贷),资产负债比率19.6%[41] - 银行借贷激增44.1%至74.071百万港元[171] - 新筹集银行贷款大幅增加至229706千港元,较上年的166013千港元增长38%[178] - 偿还银行贷款金额为206381千港元,较上年的169087千港元增加22%[178] 营运资本管理 - 存货周转期减少13天至58天,反映库存管理效率提升[25] - 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期减少4天至57天,显示回款速度加快[26] - 存货增加8078千港元,较上年的32357千港元增幅明显收窄[177]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增加19142千港元,与上年减少2875千港元相比显著恶化[177]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减少18337千港元,与上年增加30008千港元相比出现逆转[177] 资产和投资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13.8%至33.022百万港元[171] - 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387千港元,较上年的2287千港元增幅大幅收窄[177] - 资本开支为310万港元(去年同期210万港元)[40] - 生产设备及机器等资产账面值为477.5万港元(2025年)对比418万港元(2024年)[158]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为676.9万港元(2025年)对比1067万港元(2024年)同比下降36.5%[158] 合约负债和未来收入 - 合约负债大幅增长114.8%至1090.5万港元,预示未来收入增长[28]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主席、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分别由董孝文、董重文及董伟文担任[52] - 董事会包含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被确认保持独立性[53]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59] - 公司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企业治理、合规及风险汇报[60]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董孝文成员包括张宗琪和阮祺乐[61] - 审核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财年举行3次会议,出席率阮祺乐3/3、张宗琪3/3、李笑媚3/3[70] - 审核委员会在2025财年与外部审计师进行3次无管理层列席的独立会面[70]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参考因素包括职务责任、行业经验、市场状况及集团业绩[66] - 提名委员会2025财年工作包含检讨董事会架构、董事重选评估及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69]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每年检讨实施有效性[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中有一名女性董事李笑媚[63] - 公司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与主席举行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57] - 董事会议程文件在会议前至少三日寄发全体董事[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董孝文2/2、张宗琪2/2、阮祺乐2/2、丘铭剑1/2[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张宗琪1/1、董孝文1/1、李笑媚1/1、丘铭剑1/1[67] - 董事会本年度举行6次会议,所有董事出席率均为100%(除丘铭剑出席2/3会议外)[50] - 张宗琪接替丘铭剑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自2024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生效[66][69] - 丘铭剑于2024股东周年大会荣休后,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成员[66][70] 董事和高管信息 - 执行董事董孝文(50岁)持有经济学学士及工程商业管理硕士学位[116] - 执行董事董重文(48岁)担任集团零售业务部董事总经理[117] - 执行董事董伟文(59岁)自1988年加入集团并于2018年任董事总经理[11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宗琪拥有制衣行业超过45年经验[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阮祺乐拥有15年审计及管理咨询服务经验[1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余永生拥有超过25年公司法律事务经验[121] - 公司秘书关淑琪(33岁)拥有超过9年企业财务及会计经验[123] - 集团财务总监关淑琪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自2024年10月1日起生效[86]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布:2人位于50万至100万港元区间,2人位于100万至150万港元区间[68] - 公司董事丘铭剑先生因年满85岁于2024年8月26日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任[114]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股情况:董孝文实益持有1,604,000股普通股(0.36%),董重文持有3,052,400股(0.68%),董伟文持有360,000股(0.08%),张宗琪持有3,844,760股(0.85%)[130] - 主要股东Corona Investments Limited实益持有150,059,268股普通股(33.27%),董华荣先生及王凤莲女士通过控制法团权益间接持有相同股数及比例[137] - 股东Webb David Michael通过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持有35,778,200股,7.93%)及Member One Limited(持有25,391,800股,5.63%)合计控制61,170,000股(13.56%)[13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1,067,557股[142] - 公司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不低于25%[149] - Member持有27,561,8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6.11%[142] 股息政策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与2024年持平[92] - 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100,213,000港元,较2024年88,450,000港元增长13.3%[93]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在派息前考虑营运表现、流动资金状况及未来业务需求等因素[85] 审计和核数师信息 - 外聘核數師酬金總額為港幣1127千元,其中核數服務850千元,核數以外服務277千元[78] - 核數以外服務主要包括中期業績審閱及業績公告等,費用佔總酬金24.6%[78] - 董事会确认2025财年财务报表遵循会计准则编制,未发现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7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济气候影响、关键人才流失、客户信贷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98][99][101][103]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美元、人民币及越南盾的汇率波动[44] - 利率风险主要源于计息借贷,特别是浮息借贷带来的现金流利率风险[45] - 公司严格监控利率风险,维持银行结存及借贷于浮动利率以减少公平值风险[107] - 公司涉及一项诉讼案件[47]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公司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制度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面遵循監管要求[76] - 董事會每年檢討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制度有效性,涵蓋財務、營運與遵例管控[74] - 內部審核職能直接向審核委員會匯報,年度審核計劃經委員會審閱批准[75] 存货管理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存货账面值为港币105,881,000元(2024年:港币99,643,000元)[154] - 年度存货拨备为港币540,000元(2024年:拨回存货拨备港币3,921,000元)[154] - 存货拨备评估涉及账龄分析和市场趋势以确定可变现净值[157] - 通过对比历史拨备与实际售价评估存货估值准确性[157] - 关键审计事项包含存货估值及资产减值因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158][157] 资产减值测试 - 管理层通过比较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与使用价值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158] - 2025及2024年度末对生产设备等资产未计提减值亏损[159] - 审计程序包括测试管理层对可收回金额评估的准确性[163] - 审计涉及检查资产实际售价与市场参数变化以验证管理层评估[163] - 资产减值测试涵盖生产设备/机器/使用权资产等多项固定资产类别[158] 会计政策 -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级:第一级使用活跃市场报价,第二级使用可观察输入数据,第三级使用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88] - 综合账目包括公司及其控制实体的财务报表,控制权基于三项因素评估[187] - 联营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成本超过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确认为商誉[190] - 联营公司减值测试将投资整体账面值与可收回金额(使用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较高者)比较[191] - 收入确认时点为客户获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可能随时间进度或时点确认[193] - 合约负债反映公司已收取客户对价但尚未转移商品或服务的责任[193] - 退款负债确认基于公司预期退还部分或全部客户对价[194] - 租赁合同评估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定义,合同订立后不重新评估[196] - 包含租赁与非租赁组分的合同,代价按相对单独价格分配至各组分[197] - 非控股权益在综合账目中与集团权益分开呈列,代表清算时按比例分配资产净值的权利[189] - 公司对租期12个月以内且无购买选择权的零售店铺、办公室及仓库租赁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199] - 公司对低价值资产租赁应用确认豁免[199] - 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在租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开支[199] - 客户在公司履约时同时收取并消耗履约所提供的利益[200] - 公司履约创建或增强客户控制的资产[200] - 公司履约未创建具有替代用途的资产[200] - 公司有强制执权收取已履约部分的款项[200] 购股权计划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上限为46,407,755股(占已发行股份10.29%),总行使后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30%[139] - 购股权计划规定年度授出购股权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140] - 向关联方授出购股权若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价值超港币5,000,000元需股东批准[140] - 购股权认购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中的最高者[1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股权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44] 股东沟通 - 持有總表決權不少於5%股東可要求召開股東大會[82] - 持有總表決權不少於2.5%或不少於50名股東可要求傳閱股東會決議案[82] - 股東通訊政策通過年度報告、公司網站及股東大會等多渠道實施[79][81] - 2024年股東週年大會出席者包括董事會主席、各委員會主席及外聘核數師[81] - 公司設有機密資料查閱限制及內幕消息授權使用禁令[80]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22%,五大客户占总销售额52%[91] - 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5%,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20%[91] 员工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约1500名[46] - 集团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24.5%女性75.5%[63] 其他重要事项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于2025年7月刊发,符合上市规则附录C2要求[109]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12] - 年度慈善及其他捐款约港币21,000元[150] - 公司业务为投资控股及成衣生产销售,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账项附注20[90] - 所有者权益下降2.2%至392.195百万港元[173] - 应收账款增长17.4%至122百万港元[171] - 现金及银行存款减少18.8%至136.583百万港元[171] - 董事任期三年,须每三年轮值退任[54] - 公司为董事和管理人员投保责任保险,保障范围每年检讨[51]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均遵守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55] - 公司董事会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以确保独立观点[57]
同得仕(集团)(00518)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