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隆集团(0001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0 12: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52.02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18%,主要因物业销售收入下跌87%至1.61亿港元[7][8]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溢利34.08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6%[7][8] - 2025年物业租赁收入49.12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3%;营业溢利34.99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4%[7][8] - 2025年酒店收入1.29亿港元,较2024年上升84%,营业亏损计及资产折旧后扩大至3400万港元[7][8] - 2025年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1.91亿港元,较2024年下跌7%,每股基本盈利跌至0.87港元[8] - 计及4.94亿港元股东应占物业之净重估亏损后,2025年股东应占纯利6.97亿港元,每股盈利0.51港元[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52.02亿港元,较2024年的63.79亿港元下降18.45%;以人民币计,收入为48.13亿元,较2024年的58.46亿元下降17.67%[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13.08亿港元,较2024年的15.26亿港元下降14.28%;以人民币计,本期溢利为12.13亿元,较2024年的13.89亿元下降12.67%[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入为14.02亿港元,2024年为 - 6.56亿港元;以人民币计,2025年为 - 14.84亿元,2024年为11.32亿元[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本期全面收入总额为27.10亿港元,2024年为8.70亿港元;以人民币计,2025年为 - 2.71亿元,2024年为25.21亿元[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51港元,2024年为0.65港元;以人民币计,2025年为0.48元,2024年为0.59元[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52.0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79亿港元下降18.45%[75][76] - 2025年上半年租赁收入43.0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4.64亿港元下降3.63%;已建成物业销售1.61亿港元,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12.28亿港元;酒店收入1.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000万港元增长84.29%;其他收入6.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17亿港元下降1.13%[75][76] - 2025年内地和香港物业租赁、销售、酒店业务总收入52.02亿港元,2024年为63.79亿港元;未计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来自营业的溢利2025年为31.29亿港元,2024年为32.86亿港元;物业公允价值减少2025年为2.69亿港元,2024年为7.15亿港元[77] - 2025年其他收入净额4100万港元,2024年为1900万港元[79] - 2025年利息支出净额为 - 4.87亿港元,2024年为 - 4.21亿港元[80] - 2025年除税前溢利23.96亿港元,2024年为22.82亿港元;已出售物业成本2025年为1.64亿港元,2024年为10.12亿港元;职工成本2025年为7.57亿港元,2024年为7.83亿港元;折旧2025年为7600万港元,2024年为4600万港元[81] - 2025年税项支出总额10.88亿港元,2024年为7.56亿港元[83] - 2025年和2024年股东应占纯利分别为6.97亿港元和8.88亿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13.61618242亿股[86] - 2025年和2024年股东应占基本纯利分别为11.91亿港元和12.81亿港元,据此计算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为0.87港元和0.94港元[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总财务费用减少6%至10.02亿港元,平均有效借贷利率减少至3.9%(2024年:4.4%)[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报告期物业销售进账1.61亿港元(2024年为12.28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业务营业亏损5700万港元,已签约未入账物业销售4700万港元,出售投资物业收益2700万港元[36] - 酒店收入总额1.19亿元人民币(等值1.29亿港元),同比增长86%(84%),沈阳康莱德酒店收入跌3%,昆明君悦酒店收入5700万元人民币[37] 各地区表现 - 内地商场租出率大致保持在90%以上,香港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租出率较去年同期上升9个百分点,收入增加11%[6] - 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按人民币和港币计值分别下跌2%和3%[12] - 租户销售额按人民币计值较去年同期下跌4%,商场组合整体租赁收入维持平稳,整体租出率微升1个百分点至94%[13] - 办公楼组合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4%[13] - 香港物业组合租赁收入下跌4%,零售物业组合整体租赁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7%及2%,办公楼组合收入跌幅为2%[14] - 内地物业组合中,商场收入24.12亿元,办公楼收入6.38亿元,住宅及服务式寓所收入0.5亿元,总额31亿元,按人民币计值下跌2%,换算成港币后跌幅扩大至3%[15]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1%和10%,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为99%[21] - 无锡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跌4%,收入上升8%,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为96%[21] - 上海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下挫8%,收入持平,截至报告期末租出率为98%[21] - 整体租出率微升1个百分点至94%,办公楼组合整体租出率保持稳定于88%[13][14] - 昆明恒隆广场收入增长7%,租户销售额轻微下跌1%,租出率上升1个百分点至99%[22] - 大连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13%,租出率维持在94%[22] - 济南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均增长1%,租出率上升2个百分点至94%[22] - 沈阳皇城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上升4%和10%,租出率上升4个百分点至96%[24] - 天津恒隆广场收入下跌2%,租户销售额上升2%,租出率维持在94%[24] - 武汉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6%和31%,租出率上升5个百分点至88%[24] -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和租户销售额分别下跌37%和58%,租出率为86%[24] - 整体办公楼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4%至人民币6.38亿元,上海恒隆广场甲级办公楼占整体收入跌幅77%[25]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住宅大楼及服务式寓所整体收入录得28%的跌幅,撇除停业部分住宅大楼因租出率下滑13个百分点收入跌幅为16%[30] - 香港物业租赁收入减少4%至港币15.49亿元,营业溢利下跌4%至港币12.15亿元,租赁边际利润率为78%[31]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收入下跌7%至8.84亿港元,整体租出率维持93%,租户销售额微跌2%[33] - 办公楼收入下跌2%至5.53亿港元,租出率维持88%,港岛办公楼组合租出率增至83%,九龙办公楼组合收入下降4%,租出率降至92%[34] - 住宅及服务式寓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内地消费者信心低迷但市场渐稳,预计后续内需将改善,上海恒隆广场正进行扩建和翻新[65] - 2025年下半年香港零售业受压力,但公司看好长远营商环境,将营造体验并优化物业组合[66] - 无锡“恒隆府”将推出首批预售单位,武汉和昆明“恒隆府”受买家青睐,香港继续推售住宅单位[6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976.49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71.7港元;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957.7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70.3港元[5] - 2025年6月30日净债项股权比率31.5%,2024年12月31日为30.8%;债项股权比率2025年6月30日为36.4%,2024年12月31日为37.9%[5] - 公司董事会宣布2025年度中期股息每股0.21港元,与2024年相同,将于2025年9月24日派发给8月15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5][11] - 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总值2008.58亿港元,内地和香港物业组合价值分别为1366.89亿港元及641.69亿港元[39] - 物业重估亏损2.69亿港元(2024年为7.15亿港元),内地物业组合重估亏损9300万港元,香港物业组合重估亏损1.76亿港元,净重估亏损4.94亿港元(2024年为3.93亿港元)[40] - 供出租及待售物业发展项目总值分别为261.37亿港元和81.18亿港元,对投资物业发展项目资本承担总额为125.55亿港元[41] - 内地无锡、杭州、上海、沈阳等地多个物业发展项目有新进展,预计分阶段竣工或开业[42][43] - 香港岛南区寿山村道地块完成清拆将重建豪宅,渣甸山卫信道重建项目获批,预计总楼面面积约25800平方尺[44]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总额为74.76亿港元,其中港币占53%,人民币占47%;2024年12月31日为108.17亿港元,其中港币占78%,人民币占22%[46] - 2025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559.72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77.94亿港元有所下降,其中42%以人民币计值[47] - 2025年6月30日定息债项占债项总额的比率为42%,撇除在岸浮息债项后,定息债项占离岸债项总额的比率为59%(2024年12月31日:55%)[47] - 2025年6月30日净债项结余为484.96亿港元,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1.5%,债项股权比率为36.4%;2024年12月31日净债项结余为469.77亿港元,净债项股权比率为30.8%,债项股权比率为37.9%[49] - 撇除恒隆地产结余,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净债项结余为6.3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净现金结余9600万港元[50] - 2025年6月30日整体债项组合平均偿还年期为3.1年,约72%的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2024年12月31日平均偿还年期为2.9年,65%的贷款需于两年后偿还[51] - 2025年6月30日备用银行承诺信贷金额的未提取结余为231.28亿港元,40亿美元中期票据的未提取结余等值188.2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分别为139.55亿港元和161.34亿港元[53] - 2025年首六个月利息保障倍数为3.2倍(2024年:3.2倍)[54] - 2025年6月30日以人民币计值的资产净值占资产净值总额约68%,因人民币兑港币升值1.5%产生换算收益15.29亿港元(2024年:7.25亿港元亏损)[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均无抵押给第三方,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7][58] - 恒隆内地物业组合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占比从50%提升至80%,预计到年底旗下八个物业将采购约3.2亿千瓦时而超25%的可持续发展指标[59] - 以2023年近1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准,有望在2050年或之前减至10万吨以下[60] - 截至2025年6月,“Changemakers计划”吸引42名租户加入,占租赁总面积超238,000平方米,达可租赁总面积的12%[61] - 自2010年以来,公司已捐赠超3300万元资助清华大学相关项目[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0.2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7.43亿港元增长1.35%;以人民币计,为191.8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3.24亿元下降0.72%[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4.49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54亿港元下降11.06%;以人民币计,为22.3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77亿元下降13.27%[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5.5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87亿港元下降17.76%;以人民币计,为14.1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61亿元下降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