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25年度总收益为228.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0%[5][9] - 能源业务收益从170.5百万港元增长至221.3百万港元,增幅29.8%[9][10] - 珠宝业务收益由1800万港元下降62.4%至680万港元[18]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为228.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0%,主要由于能源业务营业额增加[24] - 能源业务收益从170.5百万港元增至221.3百万港元,增幅29.8%,液化天然气销售增长抵消成品油销售温和下降[24] - 珠宝业务收益从18.0百万港元降至6.8百万港元,降幅62.4%,因市场动态变化及经济波动[24] - 公司毛利从7.7百万港元增至11.3百万港元,增幅45.8%,毛利率从4.1%升至4.9%,受益于液化天然气在华南地区销售扩张[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从上年度的31.1百万港元减少至本年度的19.2百万港元,减幅38.3%,每股基本亏损为4.79港仙(2024年:8.01港仙)[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从180.8百万港元增至216.8百万港元,增幅19.9%,与营业额增长同步[2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4百万港元增至2.6百万港元,增幅8.1%,因运输成本随销售增加而上升[28] - 行政开支从21.8百万港元降至21.4百万港元,降幅1.9%,因持续实施成本控制[29] - 财务成本中推算利息和利息总额为16.7百万港元(2024年:12.8百万港元),包括控股股东及股东长期贷款推算利息2.5百万港元(2024年:4.7百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推算利息8.4百万港元(2024年:6.9百万港元)、控股股东长期贷款利息4.1百万港元(2024年:无)、租赁负债利息0.2百万港元(2024年:0.2百万港元)及长期银行贷款利息1.5百万港元(2024年:1.0百万港元)[30] 能源业务表现 - 液化天然气(LNG)销售增长推动能源业务表现,但成品油及太阳能产品收入下降[10] - 中国202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政策支持清洁能源转型[10] - 公司在深圳设立销售办事处以扩展LNG业务至中国其他城市[6][10] - 成都加注站受益于区位优势,成品油需求保持稳定[11] - 成品油销售因客流量减少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而下降[12] - 太阳能光伏产品销售受国际贸易壁垒及地缘政治紧张影响显著受挫[12] - 公司收购成都华汉能源有限公司35%股权,总代价为5200万港元[13] - 公司计划在深圳增设办公室并扩展中国其他地区销售网络,以加强液化天然气业务分銷能力[19] - 公司强调成品油与液化天然气作为全球能源供应"压舱石"的核心地位,将把握油气产品商机[20] 珠宝业务表现 - 珠宝业务收益因香港及内地市场竞争加剧而下降[5][6] - 香港珠宝销售额占整体46.0%,中国占54.0%[18] - 香港珠宝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信心受经济疲软影响[18] - 中国市场珠宝需求受经济放缓及人造钻石普及影响[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及管理层发生多项人事变动,包括1月24日行政总裁辞任[3] - 自2025年1月24日起,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开,吴浩先生担任主席,陈永源先生辞任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74] - 公司不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146]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9月11日举行[147] 财务结构和流动性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26.9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7(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12.7百万港元及流动比率1.3)[35] - 2025年3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7.0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16.3百万港元),存货为4.4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2.7百万港元)[36]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4.8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为7.9百万港元,投资物业为73.6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16.2百万港元、12.0百万港元及83.5百万港元)[37] - 2025年3月31日有抵押计息银行借贷为30.8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23.0百万港元),其中13.5百万港元将于一年内偿还(2024年3月31日:2.6百万港元)[38]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82.6%上升至2025年3月31日的259.6%[38] - 2025年3月31日应付控股股东无抵押计息贷款为110.9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无抵押免息贷款101.9百万港元),应付股东无抵押免息贷款为12.9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3.8百万港元)[39] - 2025年3月31日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账面值为45.4百万港元,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值为2.1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36.9百万港元及17.0百万港元)[41]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263.8百万港元,负债总额为252.0百万港元,负债比率为95.5%[42]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值10.6百万港元的建筑物、6.6百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和73.6百万港元的投资物业,作为30.8百万港元银行借贷的担保[43]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靳庆军担任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钟颖洁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拥有会计及审计领域丰富经验[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兰亚东拥有35年金融、保险及企业管理经验[55] - 公司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周志成负责集团财务及会计事务[56]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所有适用条文[57][58] - 公司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规定[59] - 董事会监督集团策略实施及财务表现,确保内部监控体系完备[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中一名拥有会计专业资格[61] - 公司为董事安排潜在法律行动的适当保险[61] - 公司委任蘭亞東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於2025年1月14日取得上市規則第3.09D條的法律意見[63] - 董事會認為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可維持執行與非執行董事間的合理平衡,提供充分核查及制衡[63] - 獨立非執行董事參與董事會會議及股東大會,並出任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63] - 本年度舉行五次董事會會議及一次股東大會,執行董事吳浩、胡楊俊、李維棋、張兵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靳慶軍、鍾穎洁均全勤出席[67] - 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董事會人數至少三分之一,且持續投入足夠時間[67] - 董事會主席與所有獨立非執行董事每年單獨會面以聽取獨立意見[67] - 董事會文件至少於會議前三天送交全體董事以確保充分準備[69] - 主席兼執行董事吳浩與執行董事胡楊俊為表兄弟關係[71] - 管理團隊定期與執行董事檢討日常營運、財務表現及策略執行[70] - 董事會負責制定及檢討企業管治政策、監督合規及行為守則[72]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 - 公司面临经济下行风险,包括全球经济不稳、中美贸易冲突及疫情不确定性[139] - 中国节能环保监管政策加强,可能增加公司运营成本[140] - 公司依赖专门技术,技术泄露或竞争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41] - 关键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削弱公司竞争力,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142] - 董事會確認財務報表真實公平反映集團事務狀況,無重大不明朗因素影響持續經營[105] - 董事會每年檢討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成效,旨在管理業務目標風險[106] - 審核委員會負責監控集團整體風險管理程序,審閱風險登記冊[108] - 管理層識別並持續監察策略、經營、財務、報告及合規風險[109] - 集團已設立內部審核職能,每年檢討風險管理程序效用[110] - 董事會檢討內部監控政策和程序有效性,考慮資源、員工資歷及培訓[115] - 管理層持續監察風險變化,定期評估主要風險潛在影響及可能性[116] - 集團實施監控程序確保嚴禁未獲授權取閱及使用內幕消息[116] - 内部审核团队已完成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的交易内部监控复核[118] - 年度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检覆盖所有重大监控包括财务、运营及合规监控[119] - 本年度无任何有关贪污行为的已审结法律案件[122] - 反贪污政策要求员工申报任何可能利益冲突[12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胡杨俊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08,17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50.52%[167] - 吴浩先生持有公司股份9,83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2.39%[167] - 陈永源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1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72%[167] - 李维棋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26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4%[167] - 张兵先生持有相关股份权益74,070,27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7.97%[167] - 靳庆军先生持有相关股份权益33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8%[167] - 公司董事及关联方未持有与公司业务竞争的权益[166] - 股东可持有不少于10%表决权股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127]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前7日提交书面通知[129] - 公司网站(http://www.475hk.com)及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定期更新财务信息[128] - 股东通讯政策确保股东可迅速获取公司资料[124] 购股权计划 - 本年度根据2016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了24,517,000份购股权[170] - 截至2024年4月1日和2025年3月31日,根据2016年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数量分别为34,947,000股(占已发行股份8.48%)和10,430,000股(占2.53%)[170]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量为38,756,400股,分别占采纳日期和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和9.41%[171] - 董事胡杨俊先生、吴浩先生、陈永源先生和李维棋先生分别行使了387,000、3,800,000、3,800,000和1,530,000份购股权[172] - 五名最高薪雇员(不包括董事)行使了500,000份购股权[172] - 其他雇员(不包括五名最高薪人士)行使了14,500,000份购股权[1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张兵先生和靳庆军先生分别持有3,800,000和33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1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他雇员(不包括五名最高薪人士)持有6,3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172] - 2016年购股权计划的主要宗旨是挽留和招聘优秀人才,并为公司未来发展吸引有价值的资源[174] - 2016年购股权计划的参与者包括公司雇员、高管、顾问、业务伙伴等对公司有贡献的人士[175] - 2016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33,815,400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8.21%[176] - 2016年购股权计划自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起终止,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零[176]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各参与者行使购股权发行的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77] - 股份的加权平均收市价在购股权行使日期前为每股0.57港元[178]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38,756,400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9.41%[18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剩余期限约为8年,至2033年9月7日[195] - 2023年购股权计划规定,购股权的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92] - 接纳购股权要约时,参与者需支付10.00港元作为授予代价[193]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的最高者[194]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88]
中发展控股(00475)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