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浩柏国际(08431) - 2025 - 年度财报
浩柏国际浩柏国际(HK:08431)2025-07-30 22:2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为245万港元,较上年219万港元增长26万港元或12.0%[10]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为24,500,000港元,同比增长2,600,000港元或12.0%[18]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8,700,000港元,同比增长3,200,000港元或59.4%,毛利率从24.9%提升至35.4%[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增至1930万港元,上年为1050万港元[10]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为19,300,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00,000港元扩大84.8%[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服务成本为15,800,000港元,同比下降600,000港元或3.7%[19]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为6,000,000港元,同比下降5,900,000港元或49.5%[22] - 公司2025年员工成本约为3,100,000港元,较2024年的4,100,000港元减少,员工人数从11名减少至10名[43] 债务资本化和股本变动 - 2024年8月19日通过债务资本化发行2256万股新股清偿债务约304.56万港元[11] - 2024年8月26日通过债务资本化发行1954万股新股清偿债务约263.79万港元[11] - 2024年11月12日通过债务资本化发行7032万股新股清偿债务约225.024万港元[11] - 公司于2023年9月8日发行97,670,000股供股股份,净筹资约18,330,000港元[31] - 公司于2024年3月1日发行16,500,000股股份,代价为2,700,000港元,每股发行价约0.1636港元[31] - 公司于2024年8月19日发行22,560,000股资本化股份,清偿债务总额约3,045,600港元[34] - 公司于2024年8月26日发行19,540,000股资本化股份,清偿债务总额约2,637,900港元[35] - 公司于2024年11月12日发行70,320,000股资本化股份,清偿债务总额约2,250,240港元[35] - 公司已发行股本从2024年3月31日的30,951,000港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42,193,000港元,股份数量从309,510,000股增至421,930,000股[32] 业务表现和未来展望 - 公司定位为香港及中国私人住宅、酒店等项目的泳池、喷泉等水流循环系统承建商[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水流循环系统的设计、采购与安装服务,涵盖泳池、喷泉及水幕墙等[101][103] - 公司2025年6月赢得一项新项目,并有望在未来12-18个月内赢得更多项目[16][18] - 公司在中国业务收入贡献有限,但将继续寻求合营、业务合作及投资机会[13][16] - 公司可能在未来发展更多绿色建筑服务[148] 资产和负债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为81,100,000港元,较2024年的107,200,000港元下降24.3%[28]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1.01倍,较2024年的1.04倍略有下降[28]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计息贷款及借款总额为5,700,000港元,较2024年的6,200,000港元下降8.1%[2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54.3%上升至2025年3月31日的94.4%,主要由于权益总额大幅减少[29] - 公司资产抵押仅包括价值约158,000港元的保险按金,无其他抵押资产[42] 董事会和管理层变动 - 2024年9月30日及12月4日发生多名董事职位变动[6] - 2024年12月4日委任舒华娟女士为非执行董事,姚智威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3] - 2024年10月8日起公司无行政总裁,业务由执行董事共同管理[52]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董事会成员中4名为男性,2名为女性[55] - 执行董事吴蕴乐先生和王詠红女士的服务协议续签3年至2026年5月25日[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晓峯先生、袁伟强先生和姚智威先生的任期为3年[65] - 非执行董事舒华娟女士于2024年12月4日获委任无固定任期[65] - 执行董事吴蕴乐先生拥有逾25年项目管理经验[197] - 执行董事王詠红女士拥有逾20年项目招标、会计及管理经验[198] - 非执行董事舒华娟女士拥有超过6年的IT开发及项目管理工作经验[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袁伟强先生拥有约20年会计及财务相关工作经验[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晓峯先生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200]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定期审查企业管治架构,评估是否需要委任行政总裁[52]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包括性别、年龄、专业背景等因素[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所有可计量的董事会多元化目标均已达成[59] - 董事会会议定期举行,讨论策略、业绩和其他重大事项[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不少于三分之一,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50]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5次会议审批财务业绩[62] - 执行董事吴蕴乐先生和王詠红女士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晓峯先生和袁伟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63] - 审核委员会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袁伟强先生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70]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财务报告[70] - 公司未发现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有违反董事证券交易准则的情况[67]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举行一次会议[72]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举行三次会议[75] - 公司秘书李冠贤先生在年度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77] - 董事薪酬详情载于年报第119至120页[73]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并评估董事候选人资格[75][76]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及其实施摘要见年报第15页[75] - 公司设立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83] - 内部审计团队评估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职能[82] - 公司持续认可良好内部监控程序的重要性[82] - 董事会不知悉任何重大不明朗事件影响持续经营能力[8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的业务运营表现[101][107]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管治架构分为董事会及工作小组两部分,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104] - 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分析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并定期向董事会汇报[105]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由营建管理服务组成,占公司全部收益[106] - 公司未来计划在资源效益及减碳方面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108]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已遵照联交所GEM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109]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通过内部审阅程序并获董事会批准[113]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中、英文版本发布,英文版本为准[114] - 公司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并保持了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目标的严格标准[115] - 公司2024/25年范围2间接排放(电力)温室气体为12.72吨,较2023/24年11.36吨增加12%[121] - 公司2024/25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75吨(范围2+范围3),同比增长12%[121] - 公司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水)连续两年保持0.03吨无变化[121] - 公司将产品质量及客户投诉、因工伤亡列为高重要性社会议题[117] - 公司主要持份者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定期会议(客户)及员工评估(雇员)[116] - 公司资源使用中用电、用水及气候相关议题均被评估为中等重要性环境议题[117] - 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公平公开采购、环境社会风险等5项议题被列为中等重要性[117] - 公司报告期间未发生重大环保法律违规事件[123] - 公司在地盘工程中实施废水循环使用措施,如清洗车轮和污泥,以减少废水排放[131] - 公司采用3R原则(减少使用、循环使用、回收利用)以节约能源、水和其他原材料[135] - 公司在地盘工程中分类、分离和循环使用挖掘材料,作为场内设施的填充料[129] - 公司通过废水冲洗及清除地面尘埃等措施减少尘埃污染物排放[124] - 公司在地盘工程中审慎规划以避免超额定购建筑材料,减少浪费[129] - 公司香港办事处的主要有害废弃物包括灯胆、打印机墨盒、电池等,均由合格收集商处理[129] - 公司在地盘工程中安装隔音屏障并监察噪音水平,以减少对公众的影响[128] - 公司通过优化能源保障措施防止能源供应中断[135] - 公司报告期间未收到任何关于废水处置的公众投诉或环保机构罚单[132] - 公司报告期间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环保法律及行业规例的事件[133] - 香港办事处营运消耗约20,000千瓦时电力,较去年增加11%[136] - 办事处用水量为33立方米,与去年持平[137] - 公司持续回收胶合板并循环用于各类项目[139] - 公司已制定气候变化政策并进行气候变化评估以识别潜在风险[144] - 极端天气可能扰乱供应链并导致建筑项目延误[144] - 公司定期监测气候变化相关趋势、政策及法规以避免合规风险[147] - 公司拟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保持高度透明以建立投资者信任[148] - 公司已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并倡导环保实务[143] - 公司采取应急计划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负面影响[146]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3/24年的11人减少到2024/25年的10人,下降了9%[155] - 男女比例从1:5.5改善至1:3.3,增加了12%[155] - 包括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办公室雇员人数从5人减少到2人,下降了60%[155] - 20至40岁雇员比例从36.3%增加到40%,上升了3.7%[155] - 41至60岁雇员比例从63.6%减少到60%,下降了3.6%[155] - 公司确保所有雇员享受薪资、假期、补偿、保险及健康福利,无雇佣争议或诉讼[156] - 公司董事会由不同教育背景及专业经验的男女董事组成,强调多元化[158] - 公司定期组织健康意识活动,如午餐聚会和长跑,以提升雇员心理健康[161] - 公司为雇员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遵守香港及中国的安全与健康法规[160] - 公司定期进行安全审核,确保安全管理有效并制定改进计划[160] - 报告期间公司未发生重大健康安全违规事件,零死亡、工伤及职业健康安全隐患[162] - 公司10名雇员(2024财年:11名)共接受80小时培训(2024财年:88小时),参与率100%[165] - 按性别划分培训比例:男性70%,女性30%;按职级划分:一般雇员10%,中级管理层20%,高级管理层70%[165] - 平均受训时长:男性8小时,女性8小时;按职级:一般雇员8小时,中级管理层24小时,高级管理层48小时[165] - 公司严格禁止童工及强迫劳动,过去12个月无重大劳动纠纷或工伤保险索赔[167][169] - 雇员培训计划覆盖100%员工,目标提升技能以应对市场变动[165][166] - 高级管理层平均受训时长最高达48小时,占比70%[165] 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 - 供应链管理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条款的供应商,采购流程透明并接受外部审计[171] - 分判承建商需通过质量控制测试,并具备良好交货记录[172] - 公司定期评估供应商资质,确保其产品合规性及无法律违规[171] - 公司共有约60名重要供应商/分判承建商(香港45名、中国10名及其他地区5名)[173] - 报告期间供应商产品无重大质量问题、供应无重大限制或短缺情况[173] - 公司未收到任何针对其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索赔[178] - 公司未遭受任何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80] - 报告期间无违反隐私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案件或投诉[181] - 公司未收到客户投诉导致重大赔偿或政府调查[182] - 报告期间香港消防处未提出任何安全问题[184] - 公司业务运营未涉及广告及标签相关事宜[185] - 报告期间无针对公司或其员工的贪污投诉[186] - 公司严格遵守反贪污及贿赂的本地及国家法律法规[187] - 公司未发现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的贪污、贿赂、敲诈、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18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暂停所有慈善活动,因疫情资源用于维持业务运营[189] - 公司制定排放物政策,涵盖废气、噪音、废水及有害无害废弃物[191] - 公司披露直接(范围1)及间接(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计算)[191] - 公司披露有害及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密度[191] - 公司按类型划分直接及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千个千瓦时计算)[192] - 公司披露总耗水量及密度(如以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192] - 公司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域划分雇员总数[193] - 公司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域划分员工流失率[193] - 公司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受训雇员百分比[194] - 公司因安全与健康理由召回的產品佔總銷售量和發貨量的百分比[195] - 公司接獲關於產品及服務的投訴數目以及應對方法[195] - 公司於報告期內對發行人或其僱員提出並已審結的貪污訴訟案件的數目及結果[196] - 公司在專注貢獻範疇(如教育、環境事宜、勞工需求、健康、文化、體育)所動用資源(如金錢或時間)[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