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渣打集团(028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1 12:02

公司基本信息 - 渣打集团有限公司在英格兰及威尔士注册成立,总部设于伦敦,股份代号为香港联交所02888及伦敦证券交易所STAN.LN[4] 信贷风险定义及准则 - 信贷风险指交易对手未履行协定付款责任致集团损失的风险,来自银行账及交易账[7]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规定对特定金融工具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的减值模式[8] 预期信贷亏损方法及相关假设 - 本集团采用的确定预期信贷亏损方法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方法等[11] - 确定预期信贷亏损的主要假设及判断包括纳入前瞻性资讯、考虑多种经济情景影响等[11] 金融工具阶段划分及相关情况 - 未作信贷减值的金融工具属第一阶段,确认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出现重大信贷恶化转至第二阶段,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出现信贷减值属第三阶段[9] - 阶段之间转拨涉及风险承担总额及信贷减值的变动[11] - 经修改金融资产包括暂缓还款及其他经修改贷款[11] - 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对应履约情况,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对应履约但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情况,信贷减值对应不履约情况[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表相关 - 集团资产负债表内最高信贷风险总额增加504亿元至8738亿元(2024年12月31日:8234亿元)[13]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总额为87.380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2.3387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外总额为29.690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7.3161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总计为117.070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9.6548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央行结存最高风险承担为8.0165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6.3447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客户贷款及垫款最高风险承担为28.673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8.1032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最高风险承担为19.407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7.2031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最高风险承担为6.4225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1472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承诺最高风险承担为19.2947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2529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财务担保及其他等值最高风险承担为10.395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9.0632亿美元[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及垫款相关 - 集团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94%仍处于第一阶段,为2732亿元(2024年12月31日:2691亿元)[14] - 第三阶段贷款及垫款减少1亿元至61亿元(2024年12月31日:62亿元),计入抵押品后保障比率增至85.6%(2024年12月31日:83.1%)[15] - 贷款及垫款总结余按摊销成本计为291,811百万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为63,887百万元[30] - 贷款及垫款账面净值(包括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为350,618百万元[30] - 第二阶段逾期少于30天的金额为270百万元,逾期超过30天的金额为437百万元[30] - 第三阶段信贷减值金融资产为6,136百万元[30] - 信贷减值总额为5,080百万元[30] - 按客户类别划分,企业及投资银行同业第一阶段优质贷款为28,979百万元,占比0.1%;满意贷款为12,634百万元,占比0.0%[30] - 零售银行业务第二阶段优质贷款为1,563百万元,占比4.2%;满意贷款为146百万元,占比36.7%;较高风险贷款为369百万元,占比33.3%[30] - 按摊销成本持有,“客户”项下贷款及垫款为41.89亿元,“银行同业”项下为42.50亿元[3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持有,“客户”项下贷款及垫款为557.68亿元,“银行同业”项下为345.65亿元[30] - 第三阶段抵押品为950百万元,第三阶段保障比率(计入抵押品后)为81.7%[30]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持有贷款及垫款中,“客户”项下有514.41亿元,“银行同业”项下有347.54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按摊余成本持有贷款及垫款中,“客户”项下有96.60亿元,“银行同业”项下有29.46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垫款总结余为285.936亿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904亿元,账面价值为281.032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贷款及垫款总结余为58.525亿元,账面价值为339.557亿元[31] - 2025年6月30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中央及其他项目贷款及垫款总计162.149亿元,信贷减值总计3.681亿元[32] - 2024年12月31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中央及其他项目贷款及垫款总计163.956亿元,信贷减值总计3.561亿元[32] - 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名义总计21.7176亿美元,信贷减值总计209万美元[33] - 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名义总计19.3471亿美元,信贷减值总计224万美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信贷减值相关 - 集团持续的信贷减值为净支出3.36亿元(2024年6月30日:2.40亿元)[17] - 整体下行场景的概率比重由32%增至45%[17] - 履约贷款商业房地产组合的平均贷款对价值比率增至55%(2024年12月31日:54%)[18] - 贷款对价值比率超过80%的贷款的比例已增至5%(2024年12月31日:4%)[18] - 中国商业房地产的信贷减值风险承担的比例增至73%(2024年12月31日:70%)[19] - 中国商业房地产第三阶段拨备覆盖率增至89%(2024年12月31日:87%)[19] - 高碳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内风险承担净值总额增加19亿元至272亿元(2024年12月31日:254亿元)[20] - 2025年按阶段划分的金融工具总计账面净值为91.7576亿美元,信贷减值为5431万美元[24] - 现金及央行结存总结余为6.3455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800万百万元[25] - 银行同业贷款及垫款(摊销成本)总结余为4.3609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1600万百万元[25] - 客户贷款及垫款(摊销成本)总结余为28.5936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904万百万元[25] - 债务证券及其他合资格票据总结余为14.3579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2900万百万元[25] - 公司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等信贷减值总额为18.8946亿百万元,总覆盖为-1.8%[34] - 香港地区总额为4.1137亿百万元,总覆盖为-3.2%,企业借贷总覆盖为-6.2%[34] - 新加坡地区总额为3.9577亿百万元,总覆盖为-0.5%,企业借贷总覆盖为-1.4%[34] - 中国地区总额为1.2774亿百万元,总覆盖为-0.7%,企业借贷总覆盖为-1.2%[34] - 英国地区总额为2.1186亿百万元,总覆盖为-1.7%,企业借贷总覆盖为-3.3%[34] - 美国地区总额为2.2358亿百万元,总覆盖为-0.1%,企业借贷总覆盖为-0.1%[34] - 其他地区总额为5.1914亿百万元,总覆盖为-2.7%,企业借贷总覆盖为-3.7%[3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等业务总额为1258.22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8.11亿美元,总覆盖为-1.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等业务总额为1183.98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7.7亿美元,总覆盖为-1.1%[39] - 2025年6月30日香港地区业务总额为42.289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78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地区业务总额为42.226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69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5年6月30日新加坡地区业务总额为29.883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2.69亿美元,总覆盖为-1.2%[39] - 2024年12月31日新加坡地区业务总额为26.807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2.65亿美元,总覆盖为-1.2%[39] - 2025年6月30日韩国地区业务总额为21.761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5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4年12月31日韩国地区业务总额为18.282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33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5年6月30日世界其他地区业务总额为31.889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14亿美元,总覆盖为-2.1%[39] - 2024年12月31日世界其他地区业务总额为31.083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03亿美元,总覆盖为-2.2%[39] - 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名义总计7.1577亿百万元,预期信贷亏损总计-25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名义总计7.1585亿百万元,预期信贷亏损总计-27百万元[42] 各业务线表现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信贷等级1至12分配给第一、二阶段客户,13及14分配给第三阶段客户[2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第一阶段风险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71亿元增加223亿元至3894亿元,拨备从1.33亿元增加5500万元至1.88亿元[4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第二阶段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2亿元减少900万元至3.53亿元[4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第三阶段风险承担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亿元减少2亿元至49亿元,拨备维持34亿元[47] - 2025年6月30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抵押品总值为33.937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36.75亿美元[64][6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年期较长及次投资级别企业贷款的抵押品占比降至47%(2024年12月31日:49%)[6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全部资产类别抵押品的未经调整市值降至3780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3830亿美元)[6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所持有形抵押品中87.0%(2024年12月31日:88.5%)由实物资产组成[6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整体抵押品减少28亿美元至33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368亿美元)[65] - 2025年6月30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最高风险承担为182.564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1.897亿美元[6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能源行业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137.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8.6亿美元[82]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制造业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218.5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08.67亿美元[82]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融资、保险及非银行服务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341.7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356.8亿美元[82]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运输、电讯及公用事业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192.74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6.1亿美元[82] 各业务线表现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业务第I级指以流动抵押品抵押的信贷,第II级指无抵押/部分抵押及以非流动抵押品抵押的信贷[28]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中,当期贷款(未逾期亦未减值)为优质信贷[28]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第一阶段风险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6亿元增加65亿元至1861亿元,拨备从3.92亿元增加2000万元至4.12亿元[45]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第二阶段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1亿元减少500万元至1.46亿元[46]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第三阶段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亿元增加1亿元至17亿元,拨备稳定在8亿元[47] - 2025年6月30日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抵押品总值为95.04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5.163亿美元[64][68] - 财富管理及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