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从上一年的约2.677亿港元减少约6980万港元或26.1%至本年度的约1.979亿港元[19] - 建筑机械租赁收入下降3580万港元(42.5%),从上年的8440万港元降至4850万港元[22][26] - 建筑机械贸易收入下降2000万港元(89.1%),从上年的2240万港元降至240万港元[23][2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加630万港元(8.1%),从上年的7840万港元增至8470万港元[24][28] - 物业租赁及零售业务收入下降2140万港元(27.2%),从上年的7880万港元降至5740万港元[25][29] - 毛利下降2030万港元(49.1%),毛利率从15.4%降至10.6%[32][37] - 净亏损增加4980万港元,从上年的2800万港元增至7780万港元[44][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下降4950万港元(21.9%),从上年的2.264亿港元降至1.769亿港元[31][36] - 其他亏损增加2960万港元,从上年的1370万港元增至4330万港元[33][38] - 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增加220万港元(12.7%),从上年的1750万港元增至1970万港元[34][39] - 公司员工人数为395名(2024年:706名),员工成本总额为52.4百万港元(2024年:57.1百万港元)[67][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收益减少主要来自租赁相关收入减少3360万港元[19] - 建筑机械贸易相关收入减少2000万港元[19] - 零售室内游戏室相关收入减少1650万港元[19] - 建筑机械租赁收入下降3580万港元(42.5%),从上年的8440万港元降至4850万港元[22][26] - 建筑机械贸易收入下降2000万港元(89.1%),从上年的2240万港元降至240万港元[23][2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加630万港元(8.1%),从上年的7840万港元增至8470万港元[24][28] - 物业租赁及零售业务收入下降2140万港元(27.2%),从上年的7880万港元降至5740万港元[25][29]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及香港地区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建筑设备租赁需求放缓[14][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市场转向电力储存解决方案导致传统柴油发电机及相关设备过时[14][18] - 物业管理部门因住宅业主拖欠支付导致费用超支[14][18] - 董事会计划继续保持低杠杆状况并探索潜在商业机会[14][18] - 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资本资产计划[76][78] - 公司放债业务的目标贷款规模为500万港元至2000万港元[81][84] - 公司放债业务主要通过内部资源提供资金,旨在产生符合董事会设定回报的利息收入[81][84] - 公司对有抵押贷款的客户范围较广,重点关注可接受的抵押率和抵押品流动性[81][84] - 公司对无抵押贷款的客户要求信用记录良好及还款来源较强[81][84] - 公司对借款人的后续审查每年更新,包括财务状况、历史还款记录等因素[85][87]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90万港元(2024年:3430万港元)[5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9百万港元(2024年:34.3百万港元),借款为2.7百万港元(2024年:10.2百万港元),租赁负债为15.2百万港元(2024年:22.7百万港元)[54]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47.9百万港元(2024年:207.4百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为93.3百万港元(2024年:100.5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7倍(2024年:2.1倍)[54]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43.1百万港元(2024年:67.5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57][63] - 公司资本承担为0.1百万港元(2024年:5.8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建筑机械[61][66]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持有的不良贷款公允价值为57.0百万港元,占总资产的13.7%,本年度公允价值亏损12.8百万港元(18.2%)[75][79]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390,000港元,分为6,195,000,00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02港元[56][62]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60][65] - 公司无外币对冲政策,但会密切监控货币风险[59][64]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许楚家持有公司61.41%的已发行股本[94] - 公司非执行董事詹映桦持有控股公司Boardwin 1%的已发行股本[95] - 许楚家先生通过Boardwin Resources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3,804,096,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1.41%[96] - 许楚家先生持有Boardwin Resources Limited已发行股本的58.53%[96] - 詹映樺女士在香港及中国的法律、金融及房地产行业累积逾16年经验[97] - 许展堂先生曾担任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15年10月16日[98] - 叶龍蜚先生曾担任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4年3月28日[99] - 余礎安先生于2014年取得执业证书后创办余礎安会计师事务所并担任主席[10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常规[107] - 董事会设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投资委员会[108]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并监督战略决策及业务表现[108] - 全体董事始终以诚信态度履行职责并遵守适用法规[109] - 董事会成员变动:许志聪先生自2025年6月30日起担任主席,曾月英女士自2025年1月22日起获委任,许楚家先生自2025年6月30日起离任,许楚胜先生自2024年10月31日起离任,尹英才先生自2024年6月4日起获委任并于2024年10月30日离任,关建文先生自2024年6月4日起离任[115][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18][120]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公司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专业经验等因素[121][126] - 董事培训记录:所有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参加了研讨会或阅读材料培训[131]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责分离: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2.1条,董事长许志聪先生负责董事会领导,首席执行官职位自2024年10月30日起空缺[132] - 董事服务合同:执行董事签署一年期服务合同,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签署一年期任命函[133] - 董事独立性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确认其独立性[122][126] - 董事持续专业发展:公司为董事提供培训及研讨会,确保其了解上市规则及法律法规[125][127] - 董事亲属关系披露:詹映樺女士为许楚家先生的妻妹,许志聪先生为许楚家先生的儿子及詹映樺女士的侄子[117][119] - 董事委任程序:董事的任命、重选及罢免程序载于公司章程[134] - 公司董事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4次,大致按季度间隔举行[138] - 定期董事会会议的通知期不少于14天,其他会议的通知期合理且文件提前3天发送[139][142] - 董事许志聪先生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展堂先生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和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45] - 公司2025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147] - 董事尹英才先生于2024年10月30日离任后,公司目前没有行政总裁[136] - 董事曾月英女士于2025年1月22日获委任,出席1次董事会会议[145] - 董事许楚家先生于2025年6月30日离任前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145]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准则[148] - 董事会负责审批和监督公司所有重大事项,包括政策、战略、预算、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15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余礎安先生(主席)、许展堂先生和叶龍蜚先生[152][156]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和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公平性[158][159] - 审计委员会批准了2024年度的内部审计计划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内部审计报告[164] - 审计委员会评估了外聘审计师的独立性,并批准了外聘审计师的聘任[16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詹映樺女士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叶龍蜚先生(主席)及余礎安先生[165][167] - 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53]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164]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及企业管治报告内的披露[162][163]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上市规则项下有关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要求[164] - 提名委员会按诚信、经验、技能等标准评估候选人或在任人[166][168]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包括技能、知识及经验方面[169]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时考虑多元化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经验、文化及教育背景等[172][174] - 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的董事[17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179] - 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政策时考虑同类公司薪酬、时间投入、职责及个人表现等因素[181] - 薪酬委员会确保董事或高级管理层不参与决定自身薪酬[181] - 薪酬委员会负责厘定执行董事、最高行政人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包括实质利益和赔偿金额[181] - 提名委员会采用面试、背景调查等流程评估董事候选人是否合适[178] - 董事会拥有对被提名人的最终决定权,基于候选人为董事会带来的声誉和贡献[178] - 薪酬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因职务终止涉及的赔偿安排[181]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詳情載於本年報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5[188][191] - 投資委員會成員變更:自2024年10月31日起由1名執行董事(許楚家)和1名非執行董事(詹映樺)組成[189][1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會由4名執行董事、1名非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95][196] - 董事會年齡跨度從24歲至82歲[195][196] - 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不得少於3人且佔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一[198][200] - 薪酬委員會審議並批准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年度薪酬待遇(含酌情花紅)[184][186] - 薪酬委員會制定執行董事薪酬政策並評估其表現[184][186] - 投資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制定投資政策及代表公司作出投資決策[194] - 董事會多元化政策涵蓋性別、年齡、教育背景等維度[195][197] - 公司未設置除董事外的其他高級管理層職位[188][191]
兆邦基生活(01660)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