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V CONCEPT HOLD(00595)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总收益为1189.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9%[7] - 公司收入约11.9亿港元(2024年:9.843亿港元)[2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总收益为11.909亿港元,较去年9.786亿港元增长21%[40][42] - 2025年收益为1,189,997千港元,较2024年984,294千港元增长20.9%[149]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年内溢利为53.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0.8%[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370万港元(2024年:1.092亿港元)[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5370万港元,较去年1.092亿港元下降51%[40][42] - 除利息及税项前溢利为5610万港元,较去年1.113亿港元下降49.6%[40]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53,313千港元,较2024年110,281千港元下降51.7%[149] 毛利率和费用变化 - 毛利约1320万港元(2024年:3630万港元)[23] - 公司毛利率为1.1%,较去年3.7%下降2.6个百分点[42] 半导体分销业务表现 - 半导体分销业务收益为1146.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3%[7] - 公司半导体分销业务收益为11.462亿港元,较去年9.373亿港元增长22.3%[40][43] - 半导体分销业务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1.398亿港元,较去年2.005亿港元下降30.3%[40] - 半导体分销业务收入较去年实现小幅增长[50][56] 消费产品及采购业务表现 - 消费产品及采购业务收益为4330万港元,较去年4670万港元下降7.3%[40][43] - 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为4330万港元,同比下降7.3%(2024年:4670万港元)[52][57] - 消费类产品业务在东南亚市场维持稳定收入[29] 创投及互联网业务表现 - 创投业务收益为300万港元,较去年亏损570万港元实现扭亏[40][43] - 创投业务实现利润300万港元,同比扭亏(2024年亏损570万港元)[60][64] - 互联网社交媒体业务收入为40万港元,同比增长33.3%(2024年:30万港元)[54][58] 投资和金融资产表现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80万港元(2024年净亏损580万港元)[60][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为3100万港元(2024年同期:3160万港元)[60][64] - 2025年3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90万港元(2024年:450万港元)[72][74] - 2025年3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重大金融投资为3100万港元(2024年:3160万港元)[81] - 持有韩国移动游戏开发商Tooniplay及越南电商企业Urban City Joint Stock Company的战略投资[61][64] 现金及流动性指标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2.7%[9]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00万港元(2024年:7630万港元)[72][74]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金融资产总额为6190万港元(2024年:8080万港元)[72][75] -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率为123.4%,同比下降27.4个百分点[9]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123%(2024年:151%)[76][7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89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9] - 总权益为1734.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9] - 2025年总资产为1,899,588千港元,较2024年1,872,115千港元增长1.5%[151] - 2025年总负债为165,531千港元,较2024年162,608千港元增长1.8%[151] - 2025年3月31日总权益为17.341亿港元(2024年:17.095亿港元)[72][75] 债务和资本结构 - 债务总额与权益总额比率为1.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9] - 2025年3月31日总债务与权益比率为1.9%(2024年:2.1%)[72][75] 每股指标和股息 - 每股权益总额为1.91港元,同比增长1.6%[9] - 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1.0港仙,同比下降50.0%[7]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较2024年的0.02港元下降50%[129] - 基于908,663,302股已发行股份,末期股息总额约为910万港元[130] 合资企业及联营表现 - 合资企业AVP电子集团年收入为214.96亿港元,较去年240.98亿港元下降10.8%[46] - 联营公司同忆集团营业额为214.96亿港元,同比下降10.8%(2024年:240.98亿港元)[49] 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 - 全球内存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增长20.5%达1963亿美元[31] - 全球内存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增长20.5%至1963亿美元[33] - 半导体分销业务面临显著价格波动和库存调整[25] - 智能手机市场出现局部复苏但消费者需求仍不稳定[24] - 内存芯片价格上半年急升后因供需失衡回落[25]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25年维持约3%[20]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024年增长5.6%至2.86亿部,预计2025年增长约3%[63] -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5.6%达2.86亿部[65] -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幅度约为3%[65] - 东南亚电商市场增速放缓,公司放缓区域扩张步伐[52][53][57] 公司战略和区域布局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日本市场以寻求多元化收入[30] - 公司将继续加强在日本市场的布局以分散收入来源[6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苏煜均博士担任主席兼行政总裁,拥有49年电子行业经验[88][91] - 运营总裁苏智恒(39岁)于2011年加入公司,2015年11月获任执行董事[90][92] - 执行董事苏智燊(37岁)负责子公司830 Lab Limited的互联网社交媒体业务[93][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吕明华博士(87岁)自1996年起担任该职位,拥有丰富行业资历[94][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黎鸿先生59岁,拥有30年以上财务及库务管理经验[97][1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欧阳洁平女士56岁,拥有27年跨国公司国际业务经验[98][101] - 公司财务总监陈志恒先生48岁,自2015年8月起担任公司秘书兼首席财务总监[99][102]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苏煜均博士通过BKS及Jade Concept持有公司64.68%股份[165] - BKS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423,529,602股普通股[165] - Jade Concept Limited持有公司112,167,866股普通股[165] - 苏煜均博士个人实益持有52,058,400股公司普通股[165] - 最大股东BKS持有423,529,602股,占已发行股份46.61%[174] - 股东Jade Concept持有112,167,866股,占已发行股份12.34%[174] - 杨洁玲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587,755,868股,占已发行股份64.68%[174] - 公司公众持股量至少25%[188] 人力资源和薪酬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总数约为125名,较2024年同期134名减少9名,降幅6.7%[84][86] - 公司员工薪酬结构基于个人绩效和市场薪资水平确定,并可能根据公司和个人表现发放酌情奖金[84][86] - 公司向合资格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组合包括医疗及退休福利[156] - 附属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激励合资格雇员及董事[157] 风险因素和管理 - 集团面临行业风险,电子元件销售及分销业务对科技转变敏感,市场趋势瞬息万变且竞争激烈[108][113] - 集团面临经济风险,业务表现受整体经济增长影响,经济放缓可能导致电子元件需求减少[109][114] - 集团通过监控程序最小化信用风险,定期审查贸易应收款项可收回金额并计提充足减值损失[116] - 集团监控并维持充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以应对现金流波动[117] - 集团面临利率风险,主要与浮动利率银行借款相关,目前无利率对冲政策但密切监控风险[118] - 公司管理层定期会面讨论风险,并采取必要风险缓解措施[107][112] - 公司面临市场利率变动风险,主要与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借款相关,目前无利率对冲政策但会密切监控[124] - 公司信贷风险通过减值简化法对应收贸易账款进行可收回金额评估,确保计提足够减值亏损[122] - 公司流动性风险通过监控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维持在应对运营所需水平[123] - 公司市值风险源于股票指数和个股价值变动导致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下降,管理层会监控并可能调整投资组合[125] 业务历史和客户集中度 - 公司自1982年起成为三星电子半导体分销商,并多次获得其"最佳销售表现奖"[88][91] - 公司于1996年4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88][91] - 公司通过1998年成立的新加坡子公司拓展东南亚市场,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88][9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从事电子元件市场推广及分销、消费类产品设计开发销售、产品采购业务、创业投资及互联网社交媒体业务[105][11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6%,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3%[18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96%,其中最大供应商占比91%[185] 财务资源和储备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于2025年3月31日约为4.44784亿港元,较2024年的4.5589亿港元减少2.4%[140] - 公司股份溢价可用于向股东分派或支付股息,前提是分派后公司能偿还日常到期债务[140] 抵押和融资安排 - 公司部分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已被抵押用于获取银行融资[8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9] - 对关联公司财务援助及担保超过资产比率8%[198] - 集团未进行任何慈善捐款[178][182] - 无董事持有竞争性业务权益[187][192] - 无重大关联交易需独立股东批准[176][180]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财务状况和年度溢利详见年报第96至197页综合财务报表[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