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财年总收入为4.05亿港元,同比下降34.5%(2024财年为6.182亿港元)[15] - 公司2025财年归属于股东的亏损为8150万港元(2024财年盈利1730万港元)[15] - 本年度收益总额为405.0百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618.2百万港元减少34.5%[20]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1.5百万港元,而上一财年为溢利17.3百万港元[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4年度的约17.3百万港元变为2025年度的亏损约81.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98.8百万港元或(571.1%)[1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由2023/24财年的约5.834亿港元减少至2024/25财年的约4.649亿港元,降幅约1.185亿港元或20.3%[124][128] - 行政开支由2023/24财年的约1140万港元增至2024/25财年的约2930万港元,增幅约1790万港元或157.0%[132][13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合约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由2023/24财年的拨备250万港元变为2024/25财年的拨回340万港元,变动约590万港元或236.0%[133][137]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24财年的130万港元减少至2024/25财年的30万港元,降幅约100万港元[131][135] - 公司财务成本由2023/24财年的110万港元减少至2024/25财年的110万港元,降幅约4.5万港元或3.9%[138] - 融资成本从2024年度的约1.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度的约1.1百万港元,减幅约45,000港元或(3.9%)[140] - 银行贷款及透支利息支出从2024年度的约1.1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度的约0.8百万港元,减幅约0.3百万港元或(27.3%)[140] - 员工总成本从2023/24财年的87.9百万港元增至本财年的99.7百万港元[1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2510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的约3390万港元[174]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3.1倍提升至2025年3月31日的约4.3倍[17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25.1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33.9百万港元[178] - 流动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3.1倍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4.3倍[180]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11.1%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2.4%[181][18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大部分收益来自非住宅发展项目的地基工程[90][93] - 公司因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相关建筑项目录得重大毛损[94] - 公司2024年重大毛损主要与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建设项目相关[9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对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计划加强现有业务并寻求新投资机会[21][22] - 政府持续致力于加快基础设施发展,公司凭借行业经验把握新兴机遇[21] - 公司致力于为所有持份者带来利益及回报[18][23] - 公司感谢股东、业务伙伴、客户及员工的支持与贡献[18][23] - 公司致力于扩大客户基础以减少对主要客户的依赖[165][170] 管理层变动 - 谢荣先生于2025年1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监督集团附属公司营运[45] - 杨威先生于2025年5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9年营销及业务运营经验[47] - 阮观通先生于2025年6月1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融资策略及资本规划[50] - 邓华程先生于2025年7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行政事务[53] - 黎碧芝女士于2024年7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59] 公司治理 - 黎碧芝女士拥有超过30年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现任应力控股有限公司(2663)和中国环境资源集团(1130)独立非执行董事[60][64] - 王国安先生69岁,自2016年9月起担任中华银科技控股有限公司(515)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亨达证券公司副总裁[68][70][74] - 邓文祖先生52岁,拥有21年财务监管及并购经验,曾任德勤会计师并持有威斯康星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72][73][76] - Andre Pierre Lajeunesse先生64岁,持有CFA资格,曾在多伦多道明银行、荷兰银行等机构任职11年亚洲资本市场主管[79][80] 市场环境 - 香港2024年GDP实际增长2.5%,预计2025年增长1.5%[85][88] - 香港建造业目前短缺17,500至24,000名工人及专业人士,预计2027年将增至48,500至55,000人[86][89] - 政府补充劳工计划已批准12,840个配额以缓解劳动力短缺[87][89] - 2025-26至2029-30年度香港公营房屋供应总量预计达189,000套[91][93] - 洪水桥站和北环线主线预计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动工[91][93] - 交椅洲人工岛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将于2024年底启动[91][93] 风险因素 - 承包商否认原合约费率并提出较低市场费率,导致公司承受巨大成本压力[94][102] - 公司加速施工但承包商未认可,反而指控公司表现不佳[102] - 公司尝试提交变更指令收回额外成本,但承包商未批准,导致项目大幅亏损[102] - 承包商延迟付款并低估公司进度,影响公司现金流和收入确认[102] - 公司客户集中风险显著,大部分收益来自少数客户[157][160] - 地基工程存在不可预见的地质风险,可能导致成本超支[156][159] - 地基工程项目的可用性取决于香港物业市场的发展,市场放缓可能显著减少可用项目[150] - 业务运营受多项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监管,合规要求变化可能增加成本并影响业务[151] 审计和内控 - 前任审计师因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对475.45万元人民币(约515.3万港元)的按金发表保留意见[103][106] - 公司于2024年7月终止相关安排并收回按金全款[104] - 审计师无法确定475.45万元人民币按金的期初余额是否需要调整[105] - 审计委员会认可公司已收回按金并支持改进内控措施[111][114] - 公司聘请内控顾问进行独立审查并提供改进建议[115] 资本和股权 - 2024年8月30日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5.6百万港元[1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48][149] - 公司于2024年8月30日以每股0.185港元的价格配售2亿股新股,总发行股数从10亿股增至12亿股[173] - 公司发行资本为1200万港元,每股面值0.01港元[173]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0百万港元,普通股数量为1,2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78] 员工和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197名减少至2025年3月31日的156名[162][168] - 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197人减少至2025年3月31日的156人[197] - 公司通过股票期权计划激励员工,该计划于2021年2月19日有条件采纳[164][16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5,000,000港元,从事数字资产业务[189][193] - 公司收购Lead Rich International Finance Limited的100%权益,收购金额为200,000港元[190][193] - 公司未宣布本财年的末期股息(2023/24财年:无)[199]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资本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96]
铸帝控股(01413)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