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20%[4] - 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442亿港元,同比增长15%,经常性基本溢利为342亿港元,同比下降4%[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7.2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2.79亿港元增长19.9%[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2.02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17.96亿港元[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44.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57亿港元增长14.6%[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不包括出售资产)为34.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5.7亿港元下降4.2%[3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19.8%[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溢利为3.55亿港元,同比下降89%[1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后亏损12.0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盈利18.9亿港元转亏[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87.2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2.79亿港元增长19.8%[178] - 物业买卖收入从2024年的0.88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17.06亿港元,增幅达1838.6%[178] - 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从2024年的66.65亿港元略微下降至2025年的65.09亿港元,降幅2.3%[1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港币12.02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港币17.96亿元[1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30.08亿港元,同比增长50.1%[163] - 销售成本从2024年的20.04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30.08亿港元,增幅50.1%[179] - 物业买卖销售成本从2024年的0.62亿港元激增至2025年的10.07亿港元,增幅1524.2%[179] - 职员成本从2024年的11.70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11.98亿港元,增幅2.4%[18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的1.50亿港元增至2025年的1.93亿港元,增幅28.7%[181] 现金流和融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来自营运的现金为610.3亿港元,同比增长65%,融资前的现金流入净额为668.3亿港元,同比增长42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来自营运的现金为61.03亿港元,同比增长64.9%(2024年同期为37.01亿港元)[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债务净额为428.53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437.46亿港元下降2%[150] - 公司中期票据发行计划总额从30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并获得惠誉A评级和穆迪(P)A2评级[14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556.11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483.47亿港元增长15%[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3.6%,较2024年的4.1%下降50个基点[15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的已承担融资为112.5亿港元,占总融资额668.07亿港元的17%[15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短期借款占比23%(129.56亿港元),长期借款占比77%(426.55亿港元)[15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债券总额为270.68亿港元,其中40.8亿港元将在2025年下半年到期[1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借款增加净额为65.4亿港元,主要用于香港及中国内地的资本开支[147][15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借款为266.41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36%[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公司来自营运的现金为61.03亿港元,同比增长64.9%[1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利息为9.1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85亿港元略有增加[1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业务中动用借款及再融资达110.02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315.2%[1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132.54亿港元,较年初增长151.7%[16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物业投资分部基本溢利为374.7亿港元,同比增长1%,物业买卖分部亏损28.2亿港元,酒店分部亏损4.5亿港元[6] - 物业投资部门在2025年上半年对外收入为65.76亿港元,扣除折旧及摊销后营业溢利为37.97亿港元[168] - 物业买卖部门在2025年上半年对外收入为17.06亿港元,扣除折旧及摊销后营业溢利为5.11亿港元[168] - 酒店部门在2025年上半年对外收入为4.41亿港元,扣除折旧及摊销后营业亏损为0.53亿港元[168] - 物业投资部门资产总额在2025年6月30日为3164.13亿港元,相比2024年底的3198.23亿港元略有下降[169] - 物业买卖部门资产总额在2025年6月30日为349.01亿港元,相比2024年底的290.14亿港元显著增长[16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零售销售额在2025年上半年回稳,政府政策如免签入境和增值税退税提振了消费者信心[17] - 香港办公楼市场面临挑战,空置率高企和新增供应导致租金下行压力,但公司办公楼物业组合出租率保持稳定[16] - 公司旗下香港商场的出租率和人流维持高水平,得益于优化商户组合和体验式活动[16]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源邸住宅项目销售理想,两批预售单位反应极佳[17] - 雅加达Savyavasa住宅项目预售超过40%的可销售面积,反映当地高端住宅需求强劲[18] - 公司完成出售迈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商场及车位权益,售价约7.6亿美元,收益将重新投入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19] - 香港办公楼需求持续疲软,但太古广场及太古坊因优质可持续认证设施吸引租户,租赁查询增加[20] - 香港零售气氛审慎,但公司旗下商场因精心设计的商户组合和推广计划持续吸引人流[20] - 中国内地零售销售表现坚稳,奢侈零售为主要增长动力,一线品牌进驻公司旗下商场[21] - 香港住宅市场预期改善,深水湾道六号和柴湾海德园等项目预计获得关注[22] - 中国内地一线城市优质住宅需求强劲,上海陆家嘴太古源源邸销情良好[23] - 东南亚豪宅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曼谷无线电路推出顶级豪宅项目[23] - 香港酒店市场因客流复苏不及预期面临经营困难,餐饮市场持续疲弱[138] - 中国内地酒店2025年上半年业绩参差,博舍平均客房收入改善,其他酒店面临挑战[139] 投资计划 - 公司推进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67%资金已投放[7] - 公司正稳步推进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目前逾三分之二资金已投放,在香港、中国内地和东南亚进展理想[15] - 公司推进港币一千亿元投资计划,专注于核心市场[20]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港币一千亿元投资计划涵盖多个大型项目,包括上海陆家嘴太古源、西安太古里等[21] - 公司计划未来十年投资港币一千亿元,已承诺投放港币六百七十亿元(香港110亿元、内地460亿元、住宅物业100亿元)[41]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权益总额为2725.47亿港元,同比下降2%,债务净额为428.53亿港元,同比下降2%[4] - 公司资本净负债比率为15.7%,与2024年持平[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价值2695.2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0.8%[1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54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58.8%[1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长期借款及债券为426.55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2.6%[1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2725.47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2.1%[165] - 公司总负债在2025年6月30日为852.24亿港元,相比2024年底的769.99亿港元有所增加[170] - 物业投资部门负债总额在2025年6月30日为588.7亿港元,占公司总负债的69%[170] - 非控股权益在2025年6月30日为18.77亿港元,相比2024年底的31.01亿港元大幅减少[170] 股息和回购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中期股息为每股0.35港元,同比增长3%[4][9] - 公司已回购4473.66万股股份,总金额为7.07亿港元,每股平均价为15.8港元[9] - 2025年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35元,总额港币20.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3%(港币19.89亿元)[186][18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付股东股息为43.8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2.12亿港元略有增加[167] 可持续发展 - 公司提前达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制定2050年愿景[25]
太古地产(01972)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