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泰(0012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华尔泰华尔泰(SZ:001217)2025-08-07 18: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04亿元,同比增长21.6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2.29万元,同比下降58.75%[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同比下降57.14%[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9%,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21]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68%,达到10.04亿元,上年同期为8.25亿元[47] - 营业总收入为1,003,932,763.51元,同比增长21.67%[130] - 净利润为29,322,945.80元,同比下降58.75%[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同比下降57.14%[13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003,630,280.12元,同比增长21.65%[134] - 母公司净利润为31,265,833.67元,同比下降56.99%[134] - 母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同比下降59.09%[135] - 营业利润为30,492,491.19元,同比下降60.52%[130] - 利润总额为35,987,627.59元,同比下降54.27%[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86%,达到9.19亿元,主要由于折旧增加[47] - 营业总成本为981,232,904.68元,同比增长30.04%[130] - 研发费用为28,045,141.68元,同比增长9.02%[13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04万元,同比下降101.56%[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1.56%,为-371万元,主要因原材料现汇采购额增加[47]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1万元,较去年同期2.38亿元大幅下降[136]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0.73亿元,同比增长34.82%[13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15.05%[137]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7812万元,同比下降52.79%[13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2025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亿元,同比增长81.82%[13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025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21万元,去年同期为-881万元[137]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5亿元,同比下降18.21%[139] 业务线表现 - 基础化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29%,达到7.9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79.17%[49][50] - 精细化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59%,为2.09亿元,毛利率为-4.03%[49][50] - 化工中间体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0.71%,达到1.05亿元[49] - 公司主营业务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硝酸、双氧水等基础化工产品[30] - 公司精细化工产品包括三聚氰胺、甲醛、密胺树脂等[30] - 合成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31] - 硝酸钠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32] - 公司商品浓硝酸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华硝"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39] - 公司拥有年产硝酸40万吨、硫酸60万吨、双氧水30万吨的大型化工生产装备[45]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化工制造、化学肥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大宗化学品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68] - 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和优化产品结构,向下游精细化工业务延伸,以消化大宗化学品产能[68] 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22.41%,达到1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65%[49][50] - 公司在华东、华中、华南市场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与下游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化工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处于低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9] - 公司优化采购策略与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29] - 公司强化生产装置运行管理与工艺改进,降低产品单耗[29] - 公司依托海关AEO高级认证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及进出口业务[29] - 公司加大安全环保设施投入,严格落实合规要求[29] - 公司聚焦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领域,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29]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及维持高产能利用率的策略,动态调节生产计划以实现产销平衡[36] - 公司通过规模化连续生产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或贸易商客户来获得收入[34] - 公司通过工艺改进降低单耗以维持合理的利润空间[34] - 公司利用蒸汽等辅助生产系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综合利用[35] - 公司与大宗商品生产厂家直接签订年度合同保证原材料供应,零星采购作为辅助[37]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方式确定产品价格[38] - 公司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多个研发中心,提升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41] - 公司通过数智化生产方式提升供给侧柔性管理水平,保障基础化工原料市场供应[40] - 公司面临国际形势变化风险,包括经贸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影响下游客户出口[69] - 公司将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内循环客户销售占比,以分散贸易摩擦风险[69] - 大宗化学品存在价格下跌风险,主要因宏观需求下降和行业新竞争者产能释放[70] - 公司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向精细化工转型以降低成本[70]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低,但若客户信用变化可能导致坏账金额增加[71] - 公司制定了合理的信用政策,通过客户信息档案和信用分析控制应收账款风险[71]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也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7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632.86万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74.20万元和政府补助81.74万元[25][26] - 投资收益为389.6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83%,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收益[51]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从上年末23.72%增至本期末56.44%,主要因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5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10,315,579.20元,占总资产8.76%,同比下降35.76%,主要因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和年产15万吨稀硝酸项目竣工转入固定资产[53]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672,899,020.13元降至2,568,450,431.54元,降幅3.9%[122] - 固定资产从847,256,014.48元增至1,998,585,269.67元,增幅135.9%[122] - 在建工程从1,589,961,492.24元降至310,315,579.20元,降幅80.5%[122] 债务和借款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00,000,000元,占总资产5.65%,同比增长3.97%[53] - 短期借款从60,000,000.00元增至200,000,000.00元,增幅233.3%[12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总派发金额3318.70万元[102] - 公司总股本为331,870,0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0.99%,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01%[10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6,149名[109] - 安徽尧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2.37%,持股数量140,628,500股[109] - 池州市东泰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42%,持股数量34,597,100股[109] - 安徽尧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2.37%的股份,为最大股东[111] - 吴李杰直接持有公司1.41%股份,并通过控股股东尧诚集团间接持有25.83%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111] - 前10名股东中无参与转融通业务或约定购回交易的情况[11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1,200.00万元[154] - 公司股东安徽尧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3.21%[155] - 公司股东新加坡新浦化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6.79%[155] - 公司2011年增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24,890.00万元[156] - 公司2015年股权转让后安徽尧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增至45.00%[156] - 公司2017年股权转让后安徽尧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增至87.60%[156] - 尧诚投资收购金禾实业持有的公司31.1%股权,对应7,739.64万股[157] - 股权转让后公司股权结构中尧诚投资持股56.50%(14,062.85万股),东泰科技持股13.90%(3,459.71万股),中华化工持股11.00%(2,737.90万股)[157] - 宁波农之杰和黄文明各持股5.50%(1,368.95万股),安徽曙光持股2.20%(547.58万股)[157] - 吴李杰等24名自然人合计持股约5.48%(1,368.95万股),其中吴李杰个人持股1.88%(467.932万股)[157][158] - 2021年9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8,297.00万股,发行后注册资本增至33,187.00万元[158] 专项储备和所有者权益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金额为4,353,198.54元[143]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使用金额为3,240,343.90元[143]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287,652.29元[143] - 公司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201,990.26元[144] - 公司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866,770.732元[144] - 公司上年期末盈余公积为134,477.765元[1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266.67元[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向股东分配33,187,000.00元[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4,503,519.54元[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使用3,089,800.94元[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112,854.64元[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921,166.33元[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2,260,329,904.59元[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盈余公积余额为143,272,791.43元[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914,480,805.38元[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余额为848,653,281.93元[148]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金额为4,503,519.54元[152]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使用金额为3,089,800.94元[152]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2,684,781.60元[151] - 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变动金额为40,911,500.20元[151] - 合并报表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58亿元[141]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9,945.80元[142]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33,187.00元[142]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35.4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8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5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12%[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0,089,980.27元,较期初减少84,282.74元[5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1,219,671.24元,较期初增加495,890.42元[54]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94,050,365.91元,主要用于票据保证金[56] - 应付账款从551,083,379.32元降至439,487,013.13元,降幅20.3%[122] - 流动负债合计从1,217,586,568.69元降至1,189,848,506.92元,降幅2.3%[123] - 货币资金从202,363,399.25元增至218,974,794.34元,增幅8.2%[125] - 应收账款从46,171,606.27元增至55,916,431.63元,增幅21.1%[126] - 存货从140,192,673.58元增至177,529,765.52元,增幅26.6%[126] - 流动资产合计从843,863,068.64元增至917,647,476.76元,增幅8.7%[126]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52,844,799.77元,较期初增长10.05%[1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80,089,980.27元,较期初增长28.75%[12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5,916,431.63元,较期初增长21.11%[121]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96,363,616.45元,较期初增长33.93%[121] - 存货期末余额177,529,765.52元,较期初增长26.63%[12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972,920,360.18元,较期初增长8.28%[121] 投资和项目进展 - 报告期投资额为473,459,143.56元,同比增长3.37%[57] - 公司"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5.28亿元,报告期内投产达效[28] - 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036,587,238.82元,项目进度68.23%[59] - 年产15万吨稀硝酸项目累计投入123,106,794.55元,项目进度58.38%[60] - 年产2万吨苯二胺项目累计投入275,758,568元,项目进度97.04%[60] - 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产出合格产品[101] - 公司委托理财资金为自有资金,发生额为17,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15,000万元[99]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9] - 公司重要会计政策中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标准为资产总额的0.3%,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资产总额的1%[168] - 重要子公司认定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对应指标的15%[168]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会计年度为1月1日至12月31日[165][16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计入商誉或当期损益[170]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发行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71] - 控制的定义包含三项基本要素: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因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172]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172] -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则仅将为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其他子公司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173] - 投资性主体的条件包括:以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获取资金,唯一经营目的是资本增值或投资收益,按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进行考量[174][176][17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包括合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并抵销内部交易影响[178][179][180]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需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并纳入合并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82]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仅将购买日后的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纳入报表[183][184][185][186] - 处置子公司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但需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纳入报表[187][188][189] - 购买少数股东股权时,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92][193] -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子公司控制权时,需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并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194] - 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195] -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95]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未丧失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97]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98]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时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非一揽子交易按未丧失控制权处理,一揽子交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99] - 一揽子交易的判定标准包括交易同时订立、达成完整商业结果、交易相互依赖或单独不经济[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