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霓控股(08480) - 2025 - 中期业绩
飞霓控股飞霓控股(HK:08480)2025-08-14 19: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1.13071亿令吉,同比增长32.5%[4] - 毛利为3062.2万令吉,同比增长29.1%[4] - 期内溢利为1169万令吉,同比增长168.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843.4万令吉,相比2024年同期的436.5万令吉增长93.2%[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36仙,较2024年同期的0.72仙增长88.9%[6] - 公司期内溢利为1169万令吉,较去年同期435.1万令吉增长168.6%[9] - 累计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660.7万令吉改善至519.5万令吉,减少68.7%[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85,372千令吉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071千令吉,同比增长32.5%[17][19] - 公司期内总溢利同比增长168.7%,从4,351千令吉增至11,690千令吉[17] - 集团总收益为113.1百万令吉,同比增长27.7百万令吉或32.4%[48] - 毛利为30.6百万令吉,同比增长6.9百万令吉或29.1%,但毛利率由27.8%下降至27.1%[50] - 期内溢利为11.7百万令吉,同比大幅增长7.3百万令吉或165.9%[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169万令吉(2025年)对比435.1万令吉(2024年)[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8244.9万令吉,同比增长33.7%[4] - 行政开支为1466.5万令吉,同比下降14.0%[4] - 所得税开支为410.6万令吉,同比增长109.2%[4] - 融资成本为56.6万令吉,同比增长29.5%[4] - 其他收入净额为亏损4.8万令吉,同比下降111.9%[4] - 应占合營公司溢利为19万令吉,同比下降21.8%[4]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109.2%,从1,963千令吉增至4,106千令吉[17] - 融资成本同比降低22.8%,2024年同期为566千令吉(借款利息395千令吉,租赁利息171千令吉)[2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中员工成本为2615.8万令吉(2025年)对比2712万令吉(2024年)[26] - 无形资产摊销为35.4万令吉(2025年)对比38.4万令吉(2024年)[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6.7万令吉(2025年)对比114.3万令吉(2024年)[2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6万令吉(2025年)对比128.1万令吉(2024年)[26] - 马来西亚所得税开支为308万令吉(2025年)对比71.6万令吉(2024年)[27] - 海外所得税开支为108.6万令吉(2025年)对比111.1万令吉(2024年)[27] - 即期税项总开支为416.6万令吉(2025年)对比182.7万令吉(2024年)[27]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82.4百万令吉,同比增长20.8百万令吉或33.8%[49] - 行政开支为14.7百万令吉,同比减少2.3百万令吉或13.5%[53] - 六个月雇员成本26.2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27.1百万令吉)[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能源效益分部收益同比大幅增长70.8%,从40,734千令吉增至69,562千令吉[17] - 生产分部收益同比下降2.5%,从44,569千令吉略减至43,474千令吉[17] - 能源效益分部溢利同比增长232.3%,从3,624千令吉增至12,045千令吉[17] - 生产分部溢利同比下降1.6%,从5,110千令吉微降至5,028千令吉[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公司总收益为113,071千令吉,其中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69,515千令吉,其他来源收益为35千令吉[22] - 2025年期间合约收入为54,569千令吉,维护服务收入为7,556千令吉,其他服务收入为7,390千令吉[22] - 2025年期间销售商品收入为43,474千令吉(附注说明包含47千令吉调整项)[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总收益为85,372千令吉,其中销售商品收入44,666千令吉(含重分类调整)[23] - 2024年期间合约收入31,708千令吉,维护服务收入6,780千令吉,其他服务收入2,149千令吉[23] - 生产分部收益分布:国内销售占比31.2%,出口销售占比68.8%,主要出口至亚太、欧洲及北美洲地区[45] - 生产分部收益为43.5百万令吉,同比下降1.1百万令吉或2.5%[46] - 能源效益分部收益为69.6百万令吉,同比大幅增长28.9百万令吉或71.0%[47] - 能源效益分部占集团总收益61.5%,生产分部占38.4%[48] - 能源效益分部受益全球减碳政策及ESG需求增长[73] 各地区表现 - 马来西亚地区收益大幅增长267.3%,从11,697千令吉增至42,958千令吉[19] - 新加坡地区收益同比下降4.9%,从33,328千令吉减至31,710千令吉[19] - 客户A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益38,364千令吉,占总收益33.9%[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2024年同期:无)[59] - 集团正探索远期合约对冲及客户定价调整应对汇率风险[70]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77] - 风险管理委员会未识别集团承受任何制裁风险[77] - 控股股东已确认遵守不竞争契约[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控股股东无违反不竞争契约[81] - 董事及控股股东无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权益[82]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9]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证券交易守则[98] - 全体董事确认在期间内遵守交易准则且无不合规情况[9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100]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业绩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00] - 公司于2017年9月20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并订明职权范围[99]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为65.8万令吉,同比增长103.1%[4] - 2025年其他收入总计292千令吉,包含佣金收入53千令吉和政府补助55千令吉[24] - 2025年外汇收益净额446千令吉,较2024年外汇亏损58千令吉实现大幅改善[24] - 2025年融资成本总额437千令吉,其中借款利息325千令吉,租赁负债利息112千令吉[25] - 2025年其他收益净额403千令吉,较2024年亏损48千令吉实现扭亏为盈[2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支出为70万令吉(2025年)对比470万令吉(2024年)[3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32.461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31.507百万令吉(经审核),减值拨备分别为0.382百万令吉和0.384百万令吉,净额为32.079百万令吉和31.123百万令吉[35] - 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10.103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17.801百万令吉(经审核),应收贷款分别为5.971百万令吉和6.418百万令吉,减值拨备为7.423百万令吉和7.956百万令吉,净额为8.651百万令吉和16.263百万令吉[3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40.730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47.386百万令吉(经审核),其中非流动资产5.000百万令吉,流动资产分别为35.730百万令吉和42.386百万令吉[35]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金额为17.149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21.227百万令吉(经审核),31至60日分别为5.416百万令吉和8.598百万令吉,61至90日分别为3.096百万令吉和4.017百万令吉,91至180日分别为1.645百万令吉和2.467百万令吉,180日以上分别为0.230百万令吉和0.123百万令吉[36] - 贸易应付款项为10.565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12.975百万令吉(经审核),其他应付款项为29.568百万令吉和25.155百万令吉,总额为40.133百万令吉和38.130百万令吉[37]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金额为5.744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9.806百万令吉(经审核),31至60日分别为2.225百万令吉和1.888百万令吉,61至90日分别为0.398百万令吉和1.127百万令吉,90日以上分别为2.198百万令吉和0.154百万令吉[38] - 借款总额为14.526百万令吉(未经审核)和15.260百万令吉(经审核),包括定期贷款11.178百万令吉和12.757百万令吉、银行透支0.550百万令吉和0.583百万令吉、银行承兑汇票0.867百万令吉和0百万令吉、信托收据贷款1.931百万令吉和1.920百万令吉[38] - 公司借款总额为145.26亿令吉,其中一年内到期借款为48.18亿令吉(33.2%),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借款为15.44亿令吉(10.6%),两年后但五年内到期借款为36.17亿令吉(24.9%),五年后到期借款为45.47亿令吉(31.3%)[39]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857.548百万股(2025年)对比601.566百万股(2024年)[32] - 集团抵押资产账面值28.7百万令吉(2024年12月31日:28.8百万令吉)[62] - 2024年末资本承担:收购物业厂房设备0.3百万令吉及投资物业54.5百万令吉[65] - 资本承担总额为548.28亿令吉,全部用于收购投资物业(545.44亿令吉)及物业厂房设备(2.84亿令吉)[44] 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06.7万令吉,较2024年末的5022万令吉下降24.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751.7万令吉,较期初4963.7万令吉减少24.4%[10]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667.3万令吉,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969.3万令吉[10]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98.4万令吉,主要因支付股息496万令吉及股份发行融资[9][1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073.8万令吉,较去年同期106.6万令吉扩大907.2%[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5百万令吉,较期初49.6百万令吉减少[56] 资产和负债 - 投资物业大幅增加至6518万令吉,2024年末该项资产为零[7]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增长至2.092亿令吉,较2024年末的1.484亿令吉增长40.9%[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573万令吉,较2024年末的4238.6万令吉下降15.7%[7] - 借款为1452.6万令吉,较2024年末的1526万令吉下降4.8%[7] - 资产净值为2.04亿令吉,较2024年末的1.4276亿令吉增长42.8%[8] - 股本增长至5097.3万令吉,较2024年末的3263.3万令吉增长56.2%[8] - 储备增长至1.53亿令吉,较2024年末的1.1013亿令吉增长38.9%[8] - 总权益从期初1.4276亿令吉增长至2.0398亿令吉,增幅42.8%[9] - 流动比率为2.4倍,略低于期初的2.5倍[57] 公司股权和股东结构 - 公司通过发行3.217亿股普通股(价值32.18亿港元)支付马来西亚住宅项目总代价的88%[39] - 派付股息496万令吉[9]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1港元总额923.3万港元(约496万令吉)[59] - 公司完成购买马来西亚Picasso Residence住宅项目50个单位作为投资物业[84] - 公司向PRG Holdings配发及发行321,756,000股新股份[84] - PRG Holdings持股比例从50.45%增加至67.72%[8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23,321,600股[91] - 董事Kang Boon Lian持有公司200,000股股份占比0.02%[90][91] - PRG Holdings持有公司625,224,000股股份占比67.72%[96] - 股东詹嘉雯持有公司52,612,000股股份占比5.70%[96] - 股东Ng Yan Cheng持有公司66,693,600股股份占比7.22%[96] - PRG Holdings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88,351,198股[95] - 董事Tan Chuan Dyi持有PRG Holdings股份及购股权合计占比0.42%[92][95] - 詹嘉雯于2025年3月6日收购不超过52,612,000股股份[97] - 詹嘉雯被视为持有其配偶直接拥有的3,796,000股股份权益[97] - Ng Yan Cheng于2024年8月28日收购不超过66,693,600股股份[10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23,321,600股[100]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Trunet (Vietnam) Co., Ltd.交易收入:销售货品6.98亿令吉,销售服务3900万令吉,佣金收入5300万令吉,租金收入5600万令吉,已收股息5亿令吉[40] - 关联方PRG Holdings产生租金支出400万令吉,利息收入1.47亿令吉[40] 员工和薪酬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707人(2024年同期:678人)[66]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27.23亿令吉,其中薪金及福利25.33亿令吉(93%),界定供款计划供款1.9亿令吉(7%)[43] 风险因素 - 美元兑令吉自2025年4月中旬持续贬值波动[70] - 生产分部面临美元计价净额外汇风险[69] - 集团未在受制裁国家或与受制裁人士订立任何交易[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