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减少14.0%至约人民币2.148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14,81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49,805千元下降[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14,81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024年同期为249,805千元人民币)[1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2.1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减少14.0%[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32,81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1,563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4%[11] - 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2,81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1,563千元扩大[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3,282万元[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人民币3,282万元,同比增加124万元或3.9%,净利率从-12.6%降至-15.3%[4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税前亏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产品结构调整及汇兑收益减少近人民币200万元影响[45] 毛利率和毛利 - 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8.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8%[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9,72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6,467千元下降[5] - 毛利同比下降36.0%至约人民币2,973万元,整体毛利率下降至13.8%(去年同期为18.6%)[38] 各业务线表现 - 天線系統收入同比下降31.2%至56,788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82,615千元人民币),其中多頻╱多系統天線收入下降43.3%至34,199千元人民币[11][13] - 基站射頻子系統收入下降10.8%至123,380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38,329千元人民币),WCDMA/FDD-LTE射頻器件收入下降11.9%至114,431千元人民币[11][13] - 覆蓋延伸方案及其他收入增长20%至34,645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8,861千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太陽能設備收入从8千元大幅增至8,025千元人民币[11][13] - 天线系统产品销售额减少31.3%至5679万元人民币,基站射频子系统产品销售额减少10.8%至1.234亿元人民币,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增长20.0%至3464万元人民币[26] - FDD+TDD天线销售额同比增长124.7%至999万元人民币,定制化天线销售额同比增长1.3%至712万元人民币[29] - 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0%至约人民币3,464万元,其中新能源及信息化产品和GPS及专项产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8,366.9%和76.0%至约人民币803万元和约人民币552万元[33]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收入占比54.4%达116,786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38,876千元人民币),其中欧洲市场收入大幅下降84.8%至11,364千元人民币[14] - 来自中国主要运营商的收入同比下降35.5%至约人民币2,891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3.5%[34] - 对中国设备商客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8%至约人民币4,972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3.1%[35] - 对国际运营商客户的销售额同比下降52.7%至约人民币1,498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0%[36] - 对国际设备商客户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1.2%至约人民币1.06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9.5%[37] 客户表现 - 客户B1贡献收入102,372千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47.7%(2024年同期为114,973千元人民币)[1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总额下降18.7%至29,196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5,912千元人民币),其中天線系統研发开支下降17.1%至15,740千元人民币[11] - 其他收入及开支同比下降23.5%至约人民币1,426万元[39] - 分销及销售开支同比下降23.7%至约人民币1,467万元[40]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9.4%至约人民币3,181万元[41]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8.7%至约人民币2,920万元[42] - 公司严格遵循资源与收益动态匹配原则,上半年整体费用规模同比下降[27] - 公司强化费用管理措施,上半年整体费用规模进一步下降[45] 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金收入下降44.5%至3,642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565千元人民币)[15] 每股亏损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约人民币4.10分[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41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039元人民币)[22]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2025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淨額為人民币50,984千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75,984千元下降[7] - 2025年6月30日的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人民币353,406千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384,403千元下降[7] - 2025年6月30日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350,177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3,368千元下降[7] - 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2.22289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2.26767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24]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为2.58809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和3.36238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流动资产为509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7598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885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035亿元减少14.4%[6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9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2.785亿元基本持平[6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22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4.853亿元下降13%[6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11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927亿元下降42.2%[61] 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为94天,较2024年同期的132天显著改善[61] - 2025年上半年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235天,较2024年同期的238天略有改善[61]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杠杆比率为13.1%,较2024年底的10.7%有所上升[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基站射频子系统收入减少主要因国际设备商生产布局调整及国内基站建设减缓[31] - 公司已形成以滤波器盖板精密焊接技术为基础的复合型解决方案,并攻克无碎屑调试技术难题[32] - 公司信贷期一般为30至240日,视客户信用度及合同规模而定[23] - 2025年国内计划累计建成5G基站450万座以上,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49] - 2025年全球通信网络资本开支预计突破8,000亿美元,其中5G相关投资占比提升至48%[50] - 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外运营商及设备商的战略合作,中标金额稳步增长[52] - 公司积极开拓“通信+节能/新能源”及“智慧应用”市场,政企网客户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53] - 公司聚焦东南亚、拉美等5G建设加速期,拓展海外运营商市场[50] - 公司参与国内运营商绿色天线项目,已积累在手订单,预计新增订单将带来增长机遇[49] - 预计2025年中国基站天线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41.3亿元人民币,2030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56] - 预计2025年全球5G基站射频器件市场规模将达114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2.3亿美元[57] 公司治理和资本运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157名,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424万元[64] - 公司银行结余约人民币7,970万元用于抵押银行借款及应付票据[65] - 公司已订约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123万元[66] - 公司在联交所以每股0.111港元至0.144港元的价格回购3,277,000股股份并注销[67]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8] - 公司未完全遵守管治守则第C.2.1条,原主席兼行政总裁胡翔于2025年4月11日辞任行政总裁,由周凌波接任执行总裁[70]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及法律规定[72]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布并寄发股东[7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新中标多个绿色天线项目,订单待执行落地,部分项目处于方案洽谈及送样阶段[3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万元,实际税率为-0.02%,低于2024年同期的2万元和-0.05%[46]
摩比发展(0094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