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入同比增长10.7%至175.7亿元人民币[3] - 持续经营业务归母盈利同比大幅增长140.2%至33.9亿元人民币[3] - 基本溢利同比增长101.1%至30.9亿元人民币[3] - 公司收入约人民币1757.478亿元,同比增长10.7%[31] - 公司归母盈利约人民币33.88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0.2%[31]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约人民币18.82分,同比增长145.7%[31] - 公司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基本溢利约人民币30.8765亿元,同比增长101.1%[31] - 创新产品收入为人民币779,857万元,占集团收入44.4%,同比增长27.2%[35]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同比增长101.1%[38] - 财务报表所示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为人民币3,388,591千元,同比增长12.3%[39]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7.15分,同比增长105.6%[3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7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71]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盈利为49.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2%[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7,574,7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88] - 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3.88591亿元,去年同期为30.17162亿元[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3,388,59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017,162千元人民币增长12.3%[1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82.5%[3] -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率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至18.1%[3] - 销售及管理费用占收入比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42.9%[3] - 公司研发成本为人民币318,756万元,占集团收入约18.1%[19]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3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7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6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7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82.5%,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187,5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9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23,2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981,3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8%[92] 各条业务线表现:创新产品 - 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2%至78.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4.4%[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产品收入达到人民币78亿元,同比增长27.2%[18] - 预计2025-2027年将有近20款创新产品上市,其中超半数品种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人民币[69] - 预计到2027年底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将超过60%[69] 各条业务线表现:抗肿瘤用药 - 抗肿瘤用药收入为人民币669,423万元,占集团收入38.1%,同比增长24.9%[36] - 公司肿瘤领域有37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及以上开发阶段[20] - TQB3616于2024年7月向CDE递交上市申请用于HR+/HER2-乳腺癌二线治疗,2025年7月递交一线治疗上市申请[21] - TQ05105于2024年7月向CDE递交上市申请用于中高危骨髓纤维化治疗,为全球研发进度最快的JAK/ROCK抑制剂[21] - LM-302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针对Claudin 18.2阳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三线及以上治疗[21] - LM-108于2025年2月及6月两次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针对MSI-H/dMMR晚期实体瘤及CCR8阳性胃癌[22] - M701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CD3/EpCAM双抗,正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用于恶性胸腹水治疗[22] - TQB2868联合方案在转移性胰腺癌II期临床试验中客观缓解率达63.9%,疾病控制率达100%[22] - TQB2868联合治疗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86%,预期总生存期超过1年[22] - TQB2102(HER2双抗ADC)于2025年7月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用于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24] 各条业务线表现:肝病/代谢领域 - 核心子公司正大天晴获评中国唯一"新型肝病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 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为全球首个99.9%纯化α体甘草酸制剂,获多个权威诊疗指南推荐[23] - 公司肝病/代谢领域共有7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包括1个III期和6个II期另有6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包括4个上市申请阶段[26] - 肝病/代谢领域预计2025-2027年将有1个创新药和5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26] - 拉尼兰诺(泛PPAR激动剂)已完成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主队列受试者入组[26] 各条业务线表现:呼吸领域 - 公司呼吸领域共有13个创新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包括3个III期、4个II期和6个I期另有12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包括8个上市申请阶段[27] - 呼吸领域预计2025-2027年将有4个创新药和10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27] - TQC3721(PDE3/4抑制剂)III期临床研究将纳入双支扩剂背景治疗患者覆盖更广泛COPD人群[27] - TQC2731(TSLP单抗)是中国研发进度最快的国产TSLP单抗针对重度哮喘等适应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27] - TDI01(ROCK2抑制剂)处于III期临床开发中拟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特发性肺纤维化[27] - 天晴速畅(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中国首款布地奈德雾化剂型仿制药已被纳入集采范围[25] 各条业务线表现:外科/镇痛用药 - 外科/镇痛用药收入为人民币310,506万元,占集团收入17.7%,同比增长20.2%[37] - 公司外科镇痛领域预计2025-2027年将有3个创新药和6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30] - 公司有6个外科镇痛创新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1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1个处于临床III期,2个处于临床II期,2个处于临床I期[30] - 公司另有6个外科镇痛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4个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2个处于关键临床[30] - TRD205不良反应率低于15%[30] - PL-5于2024年12月向CDE递交上市申请[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以5亿美元净对价全资收购礼新医药[17]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对礼新医药的全资收购,强化ADC技术平台[68] - 2025年有4款创新药申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款申请纳入商保目录[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行业环境与交易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275亿元,同比下降1.2%[13] - 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为人民币1,767亿元,同比下降2.8%[1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首付款总额达118亿美元,交易总金额达1,304亿美元[16] - 涉及中国的交易贡献全球医药交易近50%的总金额和超过30%的交易数量[16] - 全球医药行业并购交易达69宗,总金额超550亿美元[17] - 2021年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超人民币1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9.1%[15]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与投资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11.044亿元,银行存款约人民币100.98亿元,理财管理产品总额约人民币92.8598亿元,资金储备合计约人民币304.8838亿元[31] - 持有科兴中维15.03%股权,投资成本5.15亿美元,公允价值902,100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2.0%[45] - 从科兴中维收取税后股息135,270万元人民币,已计入损益[45]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允价值列账的非流动权益投资1,019,827万元人民币[46] - 透过损益以公允价值列账的流动权益投资4,199万元人民币,录得亏损1,611万元人民币[46][48] - 非流动金融资产504,019万元人民币,流动金融资产867,691万元人民币[47] - 理财产品总额928,59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2.4%[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1,110,440万元人民币,非流动资产银行存款1,009,800万元人民币[51] - 公司总资产约人民币7489.44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5%[55] - 现金净额(含理财管理产品)约人民币185.3247亿元[5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54.08亿元人民币(40,722,738千元 + 24,685,331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748.94亿元人民币(74,894,406千元),增长14.5%[8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末的95.70亿元人民币(9,569,584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111.04亿元人民币(11,104,402千元),增长16.0%[73] - 公司交易及票据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49.68亿元人民币(4,967,560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81.54亿元人民币(8,154,080千元),增长64.1%[73] - 公司存货从2024年末的23.73亿元人民币(2,373,145千元)降至2025年中的21.04亿元人民币(2,103,865千元),下降11.3%[73] - 公司净流动资从2024年末的51.29亿元人民币(5,128,841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89.70亿元人民币(8,969,708千元),增长74.9%[73]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427.74亿元人民币(42,774,070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457.78亿元人民币(45,777,715千元),增长7.0%[74] - 公司通过损益以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93.90亿元人民币(4,439,113千元 + 4,950,829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136.17亿元人民币(5,040,192千元 + 8,676,913千元),增长45.0%[7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盈利为3,614,016千元人民币[8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本期间盈利为2,999,923千元人民币[83] - 公司总资产为65,408,069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2,633,999千元人民币[8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息收益大幅增至1,503,660千元人民币[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达1,686,771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513%[8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253,92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1.5%[8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1,104,40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9,569,584千元人民币增长16.0%[105] - 交易及票据应收账款总额为8,154,08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967,560千元人民币增长64.2%[105] - 即日至90天账龄的交易及票据应收账款为7,669,45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615,375千元人民币增长66.2%[105] - 无限制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568,80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848,231千元人民币增长25.3%[105] 其他财务数据:负债与融资 - 短期贷款885,219万元人民币,长期贷款299,944万元人民币[52] - 可用授信额度总额4,330亿元人民币,其中3,180亿元人民币未使用[52] - 资产抵押44,995万元人民币[53] - 总负债约人民币291.1669亿元,资产及负债比率38.9%[55] - 公司附息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95.82亿元人民币(7,585,825千元 + 1,996,752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118.52亿元人民币(8,852,190千元 + 2,999,442千元),增长23.7%[73][74] - 交易及票据应付账款总额为2,820,27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497,461千极增长88.3%[106] - 超逾180天账龄的交易及票据应付账款为707,80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56,384千元人民币增长176.1%[106] 其他财务数据:税务 - 比利时所得税按25%税率拨备[94] - 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25%[94] - 部分中国附属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95] - 外方投资者股息预扣所得税率为10%,根据税务条约可适用更低税率如5%[95] - 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税项费用为人民币195.5万元,去年同期为税项收益655.4万元[95] 其他财务数据:终止经营及处置 - 已终止经营业务之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606,350千元[39] - 出售正大青岛93%股权获交易对价人民币18.1972亿元,录得税前收益17.096亿元[97] - 已终止经营业务税后盈利为人民币16.06765亿元[98] - 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税后收益为人民币15.74205亿元[98] 其他财务数据:调整项与非经常性项目 - 若干资产及负债之公允价值变动及一次性调整减值(扣除相关税项及非控制权益)为人民币-332,902千极[39] - 股权激励费用(扣除相关税项及非控制权益)为人民币23,501千元[39] - 流动权益投资之公允价值亏损净额(扣除相关税项及非控制权益)为人民币-4,849千元[39]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3] - 二零二五年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较去年同期3港仙增加67%[101] - 公司于2025年7月15日全资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对价不超过9.5092亿美元[108][10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联交所回购30,50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92,624,000港元[113] - 用于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18,003,635,574股,较2024年同期的18,408,301,709股减少2.2%[104] - 根据二零一八股份奖励计划授出61,200股限制性股份[57] - 信托持有股份总数达536,305,243股(二零一八计划)和338,690,000股(二零二四计划)[57] 企业荣誉与ESG - 公司连续七年入选《制药经理人》"全球制药企业TOP50"[11] - 碳排放密度较基准年下降超20%,达成"2021-2025减排目标"[61] - 关键供应商ESG条款覆盖率达100%[62] - 患者关爱项目开展逾百场公益活动,惠及患者超十万人[62] - 首次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全球版)》[63] 分部信息 - 公司中药现代制剂及西药分部收入达173.92亿元人民币(17,391,652千元),贡献总收入的99.0%[8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盈利达59.67亿元人民币(5,966,963极),其中投资分部贡献23.61亿元人民币(2,360,921千元),占比39.6%[82] 员工成本 - 员工总数23,056名,员工成本总额约人民币24.249亿元[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