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5][9]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8亿元,同比增长75.4%[5][9]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30.5%至1,159.5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888.88亿元人民币[30][31]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59.56亿元人民币,环比第一季度1112.93亿元增长4.2%[66][67]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5%至人民币1,159.5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2.5%(2024年同期为20.7%)[132]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30.5%至1159.56亿元人民币,其中手机×AIoT业务收入946.93亿元人民币,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收入212.63亿元人民币[1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开支达到人民币78亿元,同比增长41.2%[10] - 研發開支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55億元人民幣增加41.2%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78億元人民幣[54] - 銷售及推廣開支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59億元人民幣增加31.9%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78億元人民幣[55]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1.2%至人民币77.63亿元,占收入比例6.7%[13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相关开支(含雇员福利、折旧摊销)同比增长约35%[145]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百万台,同比增长0.6%[10]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14.7%,连续20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10]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达到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13]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人民币4,000-5,000元价位段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为24.7%,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13]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55亿元,毛利率为11.5%[16]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百万台,同比增长0.6%,市场份额为14.7%[16] - 智能手机收入同比下降2.1%至455.20亿元人民币,ASP下降2.7%至每部1,073.2元,出货量微增0.6%至4,240万部[34] - 智能手机ASP环比下降11.3%至1073.2元/部,出货量增长1.5%至4240万部[69]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表现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为人民币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为22.5%[18] - 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数增长至989.1百万,同比增长20.3%[18]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19]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4.7%至387.12亿元人民币,其中智能大家电收入增长66.2%,可穿戴产品收入增长70.9%[35] - 智能大家电收入环比增长133.7%,主要受空调出货量增加驱动[70] 互联网服务业务表现 - 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率为75.4%[21] - 广告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8亿元,同比增长14.6%[23] - 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1%至90.98亿元人民币,主要受广告业务驱动[36]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9] - 2025年第二季度共交付81,302辆新车[10]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毛利率为26.4%[24] - Xiaomi YU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台[25]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9%至212.6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从7.2%提升至18.3%[32][38] - 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97.7%至81,302辆,ASP上升10.9%至每辆253,662元人民币[38]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占总收入18.3%),环比增长14.4%,其中汽车交付量增长7.2%至81,302辆,ASP上升6.4%至253,662元/辆[73]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523%至398.43亿元人民币[141] 各地区表现 - 东南亚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占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18.9%,欧洲地区提升3.4个百分点至23.4%[16] - 中国大陆收入占比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57.2%提升至2025年同期的68.4%,达792.65亿元人民币[142] - 全球其他地区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46.2%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3.0%[142] 成本和费用(环比) - 销售成本环比增长4.6%至898.55亿元,其中IoT产品销售成本增长24%至300亿元[74][78] - 研发开支环比增长15.7%至77.63亿元[65] - 销售及推廣開支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72億元人民幣增長8.0%至第二季度的78億元人民幣,受智能大家電銷售帶動[90] 利润(环比) - 经营利润环比增长2.4%至134.37亿元[65] - 经调整净利润环比增长1.5%至108.31亿元[65] - 期間利潤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109億元人民幣增長9.0%至第二季度的119億元人民幣[99] - 經調整淨利潤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107億元人民幣微增1.5%至第二季度的108億元人民幣[100] 毛利率变化 - 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毛利率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23.2%上升至第二季度的26.4%,主要因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和Xiaomi SU7 Ultra交付量增加[87] - 手機×AIoT分部毛利率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22.8%下降至第二季度的21.6%,其中智能手機毛利率從12.4%降至11.5%[85] -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毛利率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25.2%下降至第二季度的22.5%,因618促銷導致智能大家電等產品毛利率下降[86]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35.45亿元,较第一季度的人民币45.1亿元增长422%[118][119] - 2025年第二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00.49亿元,主要由于定期银行存款净增加人民币606亿元及长期投资净增加人民币91亿元[118][120] - 2025年第二季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6.43亿元,主要由于借款净减少人民币20亿元及向基金投资者分派人民币11亿元[118][121] - 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8.69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占比65.7%(人民币31.98亿元)[123] 资产和负债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0亿元人民币,现金储备为2359亿元人民币[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9亿元[1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420家被投企业,总账面价值人民币802亿元,总估值达人民币830亿元[125]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481,517,75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9.4%[134] - 2025年6月30日定期银行存款为94,313,995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61.2%[134]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008,03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7%[13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使用绿电720万度(同比增长超270%),汽车工厂光伏发电690万度,减少碳排放4,160吨[29] - 公司向缅甸红十字会捐赠5亿缅币(约合人民币35万元),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现金及35万元物资用于华北洪灾[29]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8,054,740千元,同比增长1008.9%[136]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现金流净流出60,128,639千元,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2,709,078千元[136] - 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长期投资为74,162,523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9.4%[134]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8,845,26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9.2%[134]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8,393,324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0.3%[135] - 2025年第二季度存货总额达658.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5.3%,其中创新业务存货增长156.6%[144] - 2025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长30.5%至137.66亿元人民币[145]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80.7%至48.05亿元人民币[146] - 2025年第二季度基本每股盈利同比增长119%至0.46元人民币[1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净额在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11,904,405千元,同比增长133.5%[150] - 每股摊薄盈利在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0.45元,同比增长125%[15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短期投资在2025年6月30日为17,420,176千元,同比下降38.1%[15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在2025年6月30日为19,375,037千元,同比增长28%[152] - 存货在2025年6月30日为68,446,307千元,同比增长5.3%[153]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5年6月30日为108,393,324千元,同比增长10.3%[154] - 小米印度银行账户被扣押金额为47,876,962,000印度卢比(相当于人民币4,020,707,000元)[156] - 无抵押借款在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为16,481,124千元,同比增长6.7%[153] - 可换股债券在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中为5,422,731千元,同比增长1.2%[153] 公司治理和资本活动 - 公司在2025年1月购回6,829,800股B类股份,总代价约为224,943,300港元,最高价为33.65港元,最低价为32.60港元[158] - 已发行B类股份因购回而减少6,829,800股,同时有1,228,325股A类股份按1:1比率转换为B类股份[159] - 雷军通过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转换1,106,241股A类股份,林斌通过Apex Star LLC转换122,084股A类股份[159]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6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未区分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角色[160]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的未审核中期业绩[161] - 2025年6月30日后至公告日期,公司未发生其他重大事项[164]
小米集团(0181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