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3亿元,同比增长7.6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48.49万元,同比增长63.8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88.61万元,同比增长32.78%[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04元/股,同比增长63.8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7%,同比上升2.04个百分点[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3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6%[4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8848.4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35%[4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6%至532,553,352.71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6%至381,492,141.28元[57]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532,553,352.71元,同比增长7.66%[173]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88,484,924.76元,同比增长64.33%[174]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484,924.76元,同比增长63.83%[174]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104元,同比增长63.86%[175]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96,695,143.70元,同比增长52.83%[176]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2299元,同比增长52.86%[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6%至381,492,141.28元[5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16%至31,125,048.13元[5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8.54%至15,536,852.02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57]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467,108,124.84元,同比增长4.62%[17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亿元,同比增长268.12%[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268.12%至45,908,484.62元[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45.91百万元降至12.47百万元,同比下降72.83%[18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67.21百万元降至34.11百万元,同比下降49.24%[181] 业务线表现 - 氯化亚砜在医药、农药、染料等传统领域需求稳健增长,同时在新型甜味剂、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新兴领域需求持续释放[29] - 芳纶聚合单体国内产能高度集中,带动上游单体需求持续旺盛,终端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29] - PEKK材料在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如无人机、eVTOL)等新兴产业开辟广阔应用蓝海[29] - 无机化学品业务收入增长32.49%至138,464,245.41元,毛利率提升4.74个百分点至25.03%[59] - 羧基氯化物业务收入下降2.07%至312,774,285.87元,但毛利率提升3.31个百分点至31.66%[59] - 公司拥有万吨级氯化亚砜和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基地,规模优势明显[52] 研发和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纯度稳定保持在99%以上,其中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纯度达99.95%以上[40][45]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37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40] -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为223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13人[41][47] - 公司设有8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包括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42][48] - 公司采用二氧化硫高效分离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产工艺节能环保与提质增效[39][45] - 公司主持编制了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的行业标准,并参与氯化亚砜行业标准编制[40][45] - 公司间苯二甲酰氯和对苯二甲酰氯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专利密集型产品[40]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9,286.03万元[75] - 2021年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余额为2,686.03万元[75] - 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余额为25,270.27万元[75] - 2021年9月公开发行股票60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28,189.15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使用18,998.91万元,剩余9,286.03万元[76] - 2023年11月发行可转债65,00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63,786.92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累计使用10,020.27万元,剩余55,172.56万元[77] - 2000吨/年聚醚酮酮树脂项目累计投入4,861.19万元,投资进度100%,累计实现效益199.06万元[78] - 安全生产管控中心项目累计投入4,377.22万元,投资进度100%[78] - 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余额合计36,500.00万元(其中2021年发行部分6,600.00万元,2023年发行部分29,900.00万元)[76][7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24%的股份,共计127,216,000股[144] - 华邦健康-西南证券-25华邦EB担保及信托财产专户持有公司14.26%的股份,共计60,000,000股,报告期内增加60,000,000股[144] - 淄博凯盛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6.79%的股份,共计28,571,200股[144] - 王加荣持有公司3.80%的股份,共计16,000,000股,其中12,000,000股为限售股[144] - 王永持有公司3.73%的股份,共计15,680,000股,其中11,760,000股为限售股[144] - 天津海河博弘新材料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1.38%的股份,共计5,800,000股,报告期内减少300,000股[144] - 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04%的股份,共计4,381,600股,报告期内减少4,159,100股[144] - 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80%的股份,共计3,354,500股,报告期内减少6,155,100股[144] - 公司限售股份总计28,680,000股,涉及多名高管[14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290人[144] 可转换债券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650万张,募集资金总额650,000,000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37,869,150.94元[154] - 公司可转换债券"凯盛转债"于2023年12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债券代码123233[155] - 期末可转债持有人数为3,564人,前十名持有人合计持有占比40.34%,其中西北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最多,占比7.69%[156][157] - 报告期内可转债变动情况:转股金额12,400元,赎回和回售金额均为0元,期末余额为649,977,000元[159] - 累计转股金额23,000元,转股数量1,138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1%,未转股金额占比99.99%[160] - 可转债转股价格经历三次调整,从20.26元/股降至20.01元/股,最近一次调整在2025年4月30日[161]
凯盛新材(30106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