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3.55亿港元,同比增长28.5%[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6.695亿港元,同比增长19.9%[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0.5%,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504亿港元,同比增长29.0%[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45港元,同比增长29.0%[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50,359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同期的194,060千港元增长29%[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25财年上半年为2.504亿港元,同比增长29.0%,增加0.563亿港元[83] - 2025财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45港元,同比增长29.0%[84] - 收入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4,944.2百万港元增加1,411.1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6,355.3百万港元,增幅为28.5%[66] - 公司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为6,355.3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同期的4,944.2百万港元增长28.5%[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9.6%至5,685,791千港元[23]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3.8%至32,252千港元[23]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46.2%至52,912千港元[24] - 原材料成本2025财年上半年为55.377亿港元,同比增长29.3%,增加12.556亿港元[74] - 销售及分销费用2025财年上半年为0.701亿港元,同比增长29.3%,增加0.159亿港元[77] - 行政费用2025财年上半年为3.213亿港元,同比增长12.6%,增加0.359亿港元[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图像显示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1%至5,770,287千港元,占总收入90.8%[16] - 品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3%至4,960,947千港元,非品牌业务收入下降24.6%至1,394,310千港元[17] - 图像显示卡分部收入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4,088.7百万港元增加1,681.6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5,770.3百万港元,增幅为41.1%[66] - 自有品牌图像显示卡销售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3,033.3百万港元增加1,883.7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4,917.0百万港元,增幅为62.1%[66] - ODM/OEM图像显示卡销售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1,055.4百万港元减少202.1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853.3百万港元,减幅为19.1%[67] - EMS业务收入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346.0百万港元减少51.4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294.6百万港元,减幅为14.9%[67] - 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销售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509.5百万港元减少219.1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290.4百万港元,减幅为43.0%[67] - 品牌业务收入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3,094.3百万港元增加1,866.7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4,961.0百万港元,增幅为60.3%[68] - 非品牌业务收入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1,849.9百万港元减少455.6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1,394.3百万港元,减幅为24.6%[68] - 图像显示卡业务2025财年上半年销售达5,770.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1.1%(2024财年同期为4,088.7百万港元)[44] - 自有品牌业务2025财年上半年销售为4,961.0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60.3%(2024财年同期为3,094.3百万港元)[44] - RTX 50系列图像显示卡需求强劲,推动品牌业务反弹[44] 各地区表现 - 亚太区收入同比增长17.6%至2,549,277千港元,中国区收入增长24.3%至1,373,290千港元[16] - 亚太区收入由2024财年上半年的2,167.5百万港元增加381.8百万港元至2025财年上半年的2,549.3百万港元,增幅为17.6%[70] - 亚地区收入增长表现:NALA增长44.9%,中国增长24.3%,EMEAI增长45.8%[69] - NALA地区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为8.408亿港元,同比增长44.9%,增加2.604亿港元[71] - 中国地区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为13.733亿港元,同比增长24.3%,增加2.687亿港元[72] - EMEAI地区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为15.919亿港元,同比增长45.8%,增加5.002亿港元[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完成总部搬迁至新加坡并在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43] - 半导体产能受限可能影响图像显示卡业务增长,需与AI芯片需求竞争资源[46] - 公司成为NVIDIA合作伙伴网络成员,但依赖NVIDIA供应存在集中风险[47][49] - 新加坡主要上市已获批,计划年内从香港联交所除牌[47] - NVIDIA业务重心转向AI应用可能导致游戏GPU供应延迟或短缺[49] - 公司计划于2025财年在联交所除牌,并计划将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地改为主要上市地[114][115] - 公司获得新加坡交易所自由流通量规定的豁免,宽限期为九个月,预计转换将于2025年8月20日生效[1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1.37亿港元,较2024年底下降8.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存货为16.08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90.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4.29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45.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为59.91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9.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流动资产为23.88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0.3%[7] - 合约负债同比增长32.4%至68,551千港元[20] - 净汇兑收益同比改善206.9%至25,390千港元[21]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7.6%至16,487千港元[22]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2025财年上半年为0.538亿港元,同比增长153.8%,增加0.326亿港元[76] - 公司总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38.9百万港元增加1,009.0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5,247.9百万港元,增幅为23.8%[89] - 存货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842.3百万港元增加766.1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8.4百万港元,增幅为91.0%,主要由于RTX 50系列GPU及图像显示卡价值较高[9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0.9百万港元增加447.7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428.6百万港元,增幅为45.6%[91] - 按摊销成本之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2.2百万港元增加419.8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132.0百万港元,增幅为58.9%[91] - 公司总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73.9百万港元增加786.0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2,859.9百万港元,增幅为37.9%[9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6.2百万港元增加419.0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235.2百万港元,增幅为51.3%[94] - 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9.5百万港元增加281.0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100.5百万港元,增幅为34.3%[95] - 递延税项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6百万港元增加0.5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8.1百万港元,增幅为6.6%[87] - 非流动资产项下之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5百万港元减少0.4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6.1百万港元,减幅为2.4%[8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34.0百万港元减少197.3百万港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2,136.7百万港元,减幅为8.5%[93] - 产品保修及退货拨备由40.5百万港元减少至39.0百万港元,减幅3.7%[96] - 流动租赁负债由37.5百万港元增加至39.7百万港元,增幅5.9%[96] - 当期所得税负债由12.6百万港元增加至67.6百万港元,增幅436.5%[96] - 非流动负债由79.3百万港元减少至67.3百万港元,减幅15.1%[97] - 权益总额为3,063.9百万港元,包括已发行股本38.8百万港元及储备3,023.2百万港元[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78.4百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388.0百万港元[99] - 存货价值由842.3百万港元增加至1,608.4百万港元,增幅91.0%[100] - 贸易应收款项由804.3百万港元增加至1,271.7百万港元,增幅58.1%[100] - 经营业务产生的净现金为670.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11.8百万港元[102] - 资本开支为20.9百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及设备[108]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26] - 公司新加坡全资附属公司PC Partner Technology Pte. Ltd.获得为期五年的税收优惠,DEI和FTC合资格收入的溢利分别按10%和8%的优惠税率课税[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合计96,97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7,576,000港元增长25%[29] - 公司68.5%的采购依赖NVIDIA作为主要GPU供应商[48] - 原材料及零件成本占公司总材料成本超过90%[54] - 图像显示卡销售占公司收入及溢利能力的重要部分,存在业务集中风险[55] -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无法从美国供应商如NVIDIA获取先进集成电路[57] - 多个司法权区实施贸易限制,可能影响公司出口业务及增加税务负担[56] - 公司制造设施可能因地缘政治、天灾或供应商问题受到干扰[53] - 行业技术快速变化,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58] - 竞争对手可能拥有更优财务资源、规模经济及品牌优势[51] - 公司依赖执行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离职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52] - 客户对在中国境外生产的需求增加,可能导致订单减少[53] - 研发开支可能在增加销售额前产生,无法保证收入增长[59] - 公司因图像显示卡进口分类问题面临潜在关税约2500万美元(约1.983亿港元),已支付1180万美元(约9240万港元)[112]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4年底的2536名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2947名[117] - 公司董事会由13名董事组成,其中8名为非执行董事(包括7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121]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功能,但已委聘专业公司检阅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2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进行重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收购或出售[1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进行物业、厂房或设备的重大收购或出售[11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1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载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确认在回顾期内已遵守该标准[123]
栢能集团(0126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