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新金融(0044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2: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4.062亿港元,同比增长26.4%[3][5] - 净利息收入为28.149亿港元,同比增长8.5%[5]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7.205亿港元,同比增长21.1%[5] - 保险服务业绩为6718.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1%[5] - 净交易收入大幅增长至4.592亿港元,同比提升359.5%[5] - 营运收入总额为41.124亿港元,同比增长21.2%[5]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4.6%至53.43亿港元(2025年)vs 62.54亿港元(2024年)[17] - 利息收入下降14.6%至53.43亿港元(2025年)vs 62.54亿港元(2024年)[17]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6.4%至8.28亿港元(2025年)vs 7.12亿港元(2024年)[18]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大幅增长60.9%至8386万港元(2025年)vs 5212万港元(2024年)[18] - 零售投资及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长77.9%至1.37亿港元(2025年)vs 7716万港元(2024年)[18] - 净交易收入激增359.5%至4.59亿港元(2025年)vs 9992万港元(2024年)[20] - 外汇交易净收益大幅增长509.5%至3.99亿港元(2025年)vs 6544万港元(2024年)[20] - 股东应占溢利达1,406.18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4%[28] - 公司总营运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39.26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11.24亿港元,同比增长21.2%[48][49]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65.81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06.01亿港元,同比增长24.3%[48][49]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8.5%,从65.07亿港元增至96.65亿港元[48][49] - 香港及其他地区营运收入从317.01亿港元增至390.37亿港元,同比增长23.1%[51] - 保险及投资业务非利息收入从9.20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3.64亿港元,同比增长157.0%[48][49] - 个人银行业务期间溢利从38.60亿港元增至48.49亿港元,同比增长25.6%[48][49] - 保险保费收入总额达6.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94亿港元增长13.0%[53] - 汽车保险保费收入净额达1.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2亿港元增长22.9%[53] - 按揭保险保费收入净额激增至23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1.5万港元增长1112%[53]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8%净息差扩阔23个基点至2.32%[60] - 非利息收入强劲增长63%其中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加21%[60] - 大新银行集团股东应占溢利增加13%至16亿港元其中重庆银行贡献4.43亿港元[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贷减值亏损为7.292亿港元,同比增加34.1%[5] - 利息支出下降30.9%至25.28亿港元(2025年)vs 36.60亿港元(2024年)[17] - 营运支出增长9.8%至17.82亿港元(2025年)vs 16.23亿港元(2024年)[22] - 雇员薪酬及福利支出增长14.0%至12.83亿港元(2025年)vs 11.25亿港元(2024年)[22] - 信贷减值损失净额增加至729.15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4.1%[23] - 新增信贷减值准备(扣除回拨)为780.33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82.258百万港元增长34.0%[23] - 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达706.41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3%[23] - 联营公司重庆银行投资在2024年6月30日计提减值拨备16.0百万港元[25] - 香港利得税支出增长至254.003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62.9%[27] - 信贷减值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4.39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72.92亿港元,同比增长34.1%[48][49] - 综合比率上升至94.4%,较去年同期93.1%恶化1.3个百分点[54] - 赔付比率升至51.9%,较去年同期45.4%上升6.5个百分点[54] - 费用比率改善至20.2%,较去年同期25.6%下降5.4个百分点[54] - 信贷减值亏损同比增长34%但较2024年下半年减少41%[61] - 一般保险业务综合比率微升至94.4%费用比率改善5.4个百分点[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8.5%,从65.07亿港元增至96.65亿港元[48][49] - 保险及投资业务非利息收入从9.20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3.64亿港元,同比增长157.0%[48][49] - 个人银行业务期间溢利从38.60亿港元增至48.49亿港元,同比增长25.6%[48][49] - 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运收入比例为73.1%,较去年同期77.2%下降4.1个百分点[53] - 保险保费收入总额达6.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94亿港元增长13.0%[53] - 汽车保险保费收入净额达1.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2亿港元增长22.9%[53] - 按揭保险保费收入净额激增至23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91.5万港元增长1112%[53] - 综合比率上升至94.4%,较去年同期93.1%恶化1.3个百分点[54] - 赔付比率升至51.9%,较去年同期45.4%上升6.5个百分点[54] - 费用比率改善至20.2%,较去年同期25.6%下降5.4个百分点[54] - 一般保险业务综合比率微升至94.4%费用比率改善5.4个百分点[6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及其他地区营运收入从317.01亿港元增至390.37亿港元,同比增长23.1%[51] - 澳门地区除税前溢利从盈利6.73亿港元转为亏损1.34亿港元[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银行成本对收入比率改善至45.0%,较去年同期48.5%下降3.5个百分点[53] - 平均股东资金回报率(年化)提升至9.2%,较去年同期8.5%增长0.7个百分点[53] - 贷款对存款比率微升至67.8%较2024年底的67.2%上升[60] - 成本对收入比率改善至43.3%较去年同期的47.8%下降[61] - 年率化平均总资产回报为1.2%平均股东资金回报为9.2%[63]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8.2%整体资本充足比率为22.5%[63] - 公司宣布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1.16港元[56] - 减值贷款比率改善至3.12%较2024年底的3.21%下降[59] -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将于2025年9月底前寄发印刷本给选择纸质通讯的股东[72] 其他财务数据 - 客户存款达2031.15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3%[7] - 总资产达2718.08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2.0%[7] - 每股基本盈利为4.41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4%[5]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加权平均股数319,112,928股计算[28] - 持作交易用途的证券总额增长至3,332.932百万港元,较期初2,006.353百万港元增长66.1%[30] - 客户贷款总额达139,489.360百万港元,较期初138,374.285百万港元增长0.8%[32] - 阶段3减值准备大幅增加至1,158.920百万港元,较期初872.989百万港元增长32.7%[32] - 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1383.74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1394.89亿港元,增幅为11.15亿港元[35] - 物业投资贷款占比从16.7%下降至15.2%,未偿还结余减少18.14亿港元至212.52亿港元[33] - 个人住宅物业贷款占比从24.3%略降至23.7%,未偿还结余为330.53亿港元[33] - 信贷减值贷款占比从3.21%改善至3.12%,净额为31.91亿港元[35] - 逾期未偿还贷款总额占比从2.75%上升至2.93%,其中6个月以上至1年期逾期贷款大幅增长153.82亿港元[36] - 阶段3减值准备从8.73亿港元增加至11.59亿港元,增幅达28.59%[35]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512.52亿港元增长至538.13亿港元,增幅为25.61亿港元[40] - 债务证券投资中政府类证券占比18.7%,金额为78.95亿港元[40] - 贸易融资贷款从49.02亿港元减少至45.96亿港元,占比从3.5%降至3.3%[33] - 收回抵押品价值从4.28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57亿港元,主要因物业类抵押品减少[39] - 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总额从355.62亿港元下降至336.22亿港元,减少5.4%[41] - 香港上市债务证券减少10.3%至115.47亿港元,非上市债务证券减少8.1%至78.05亿港元[41] - 减值准备增加36.3%至4.36亿港元,其中阶段1减值增加37.5%至4.28亿港元[41] - 政府债券持有量从2.30亿港元降至零,国库票据持有量减少38.6%至6.73亿港元[41] - 企业发行债务证券减少13.1%至171.88亿港元,银行及金融机构发行增加9.8%至139.60亿港元[41] - 其他账户及预提增加1.1%至95.08亿港元,其中保险合约负债增至14.44亿港元[42] - 保险业务流动资金增长5.2%至8.57亿港元[42] - 股东资金增长4.8%至362.90亿港元,保留盈利增加4.7%至283.95亿港元[43] - 监管储备从5.45亿港元减少16.4%至4.55亿港元[44] - 拟派股息从3.76亿港元略减至3.70亿港元[43] - 公司总资产从2665.23亿港元增至2718.08亿港元,同比增长2.0%[48][49] - 管理资产(投资目的)从101.49亿港元增至108.87亿港元,同比增长7.3%[48][49]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312.9万港元购入11.8万股公司股份[70] - 员工薪酬政策及培训计划与2024年年报披露内容无重大变化[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