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泰生物(68807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诺泰生物诺泰生物(SH:688076)2025-08-20 18: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营业收入为10.48亿元,同比增长26.0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亿元,同比增长36.49%[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亿元,同比增长59.3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61亿元,同比增长11.31%[19] - 总资产为58.97亿元,同比增长16.13%[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股,同比增长30.26%[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99元/股,同比增长35.62%[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3%,同比增加1.09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19%,同比增加2.23个百分点[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6亿元,同比增长33.49%[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26.07%[3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36.49%[3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3.49%[33] - 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58.97亿元,较年初增长16.13%[33] - 2025年6月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9.61亿元,较年初增长11.31%[3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16亿元[33]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0.95%[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83.87万元,其中政府补助411.75万元[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CRO、CDMO/CMO等医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10] - 公司产品包括小分子化药、多肽、寡核苷酸等[11] - 公司多肽原料药单批次产量已超过10公斤,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31] - 公司已与因赛特、吉利德等海外知名创新药企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32] - 连云港工厂第四代规模化吨级多肽生产车间601车间投产,实现多肽产能5吨/年[36] - 寡核苷酸吨级商业化生产车间预计2025年10月建成,将形成年产寡核苷酸1000公斤、PMO 100公斤、PEG偶联环肽200公斤的产能[36] - 建德工厂车间七投产,新增22万升GMP级产能[3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连云港工厂及诺泰诺和通过美国FDA cGMP检查[36] - 公司自主开发的原料药销往美国、欧洲、加拿大、印度、中东等地区[43] - 公司CDMO业务客户包括Incyte、Gilead、Vertex、MSD等知名海外创新药企[4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自主开发的原料药销往美国、欧洲、加拿大、印度、中东等地区[43] - 境外收入占比较高,汇率波动可能影响业绩[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前瞻性描述涉及盈利预测、目标、估计及未来经营计划等,但不构成实质性承诺[5] - 公司自主研发制剂中已有十余个取得注册批件,但其他品种能否及何时取得批件存在不确定性[60] - 公司原料药销售收入受客户制剂研发及商业化进程影响,目前销售规模相对较小[61] 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116亿元,同比增长41.74%[52]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从24.65%增至41.60%,增加16.95个百分点[52] - 费用化研发投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86%[52] - 资本化研发投入8803.8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9.17%[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7.96%提升至20.19%[52]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5项,累计发明专利达72项[50] - 公司被认定为2024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 - 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50]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2项,累计专利申请达230项[5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45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43%,较上年同期增加136人[5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074.35万元,平均薪酬8.88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58]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达40.3%,本科占比47.49%,博士研究生占比6.31%[58][5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0.98%,30-40岁占比41.39%,40岁以上占比7.63%[59]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38%至319,007,268.92元,与收入增长同步[71][72]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6.14%至44,761,899.94元,主因佣金及市场推广费用增加[71][72] - 财务费用激增273.10%至19,036,302.21元,系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71][72]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增长18.43%至676,678,104.65元,占总资产比例11.47%[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55.05%至93,500,000.00元,因结构性存款赎回[75] - 应收账款增长15.38%至613,483,013.43元,与营业收入增长相关[75] - 存货同比增长22.63%,达到716,190,032.86元,占总资产12.14%[7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同比增长56.72%,达到82,888,000元,新增杭州澳赛诺技改等项目[76]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3.56%,达到1,722,128,464元,占总资产29.20%[76]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8.50%,达到606,770,708元,涉及多肽原料药车间等项目[76]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73.64%,达到771,798,962元,占总资产13.09%[77]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145.17%,达到327,943,364元,占总资产5.56%[77]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60.73%,减少至24,040,234元,主要因预收货款减少[77] - 递延收益同比增长124.64%,达到125,778,438元,因政府补助增加[7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59.33%至316,156,545.09元,因货款回收增加[72][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98,657,971.90元,同比扩大因固定资产购置增加[72][7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从219,780,048股增至314,819,281股,增幅43.24%[173] - "诺泰转债"累计转股金额达4.3亿元,形成股份10,168,365股[174] - 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89,948,366股[17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770户[176] - 连云港诺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28,000,000股,占总股本的8.89%[179] - 赵德毅和赵德中各持有18,779,600股,分别占总股本的5.97%[179] - 建德市星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4,336,851股,占总股本的4.55%[179] - 杭州伏隆贸易有限公司和杭州鹏亭贸易有限公司各持有13,309,687股,分别占总股本的4.23%[179] - 建德市上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1,296,466股,占总股本的3.59%[179] - 建德市宇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9,532,151股,占总股本的3.03%[179]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有5,716,011股,占总股本的1.82%[179] - 建德市睿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039,986股,占总股本的1.60%[179] - 董事长童梓权持股从50,000股增至70,000股,增加20,000股[181] - 高级副总裁施国强持股从37,500股增至52,500股,增加15,000股[18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8.298亿元[154] - 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4.34亿元[154]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11.514亿元[155] - 超募资金总额为1.752亿元[15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9.762亿元[155] - 杭州澳赛诺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19,620,941.30元,完成进度79.75%[157] - 多肽原料药及制剂产品技改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44,014,770.07元,完成进度97.61%[157] - 高端多肽类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6,438,865.49元,完成进度36.44%[157] - 多肽类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2,003,137.96元,完成进度104.01%[157] - 氟维司群新建生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8,932,326.80元,完成进度72.33%[158] - 超募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174,042,003.72元,完成进度99.36%[158] - 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4,598,752.10元,完成进度49.10%[158] - 原料药制剂生产项目尚未投入募集资金,完成进度0.00%[158] 风险和法律事项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一赵德中于2024年10月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139] -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39]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59号)[140]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一赵德中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4年10月24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41]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5〕59号)[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