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增长8.8%至13.33亿港元(2024年同期:12.26亿港元)[3][6]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225,462千港元增长8.8%至2025年上半年的1,332,883千港元[13][20] - 公司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225,46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332,883千港元,增幅为8.8%[25][26] - 总收入为13.329亿港元,同比增长8.8%[57]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9.0%至4150万港元(2024年同期:3810万港元)[3][6]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47,959千港元增长5.8%至2025年上半年的50,733千港元[2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增长9.0%至4150万港元[53] - 公司期内溢利(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4151.5万港元,同比增长8.9%[56]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9.0%至4.98港仙(2024年同期:4.57港仙)[3][6]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从2024年同期的4.57港仙增长至2025年的4.98港仙,增幅为9.0%[3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340,358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380,672千港元,增幅为11.8%[30] 各业务线表现(收入) - 资讯科技产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11,325千港元增长10.6%至2025年上半年的675,890千港元[13] - 资讯科技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14,137千港元增长7.0%至2025年上半年的656,993千港元[13] - 产品销售额增长10.6%至6.759亿港元,服务收入增长7.0%至6.570亿港元[53]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964亿港元[58] - 智能网络安全服务业务收入为1.056亿港元[59] - 资讯科技集成管理服务业务收入为2.354亿港元[60] 各业务线表现(利润) - 可报告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75,363千港元下降6.2%至2025年上半年的70,681千港元[15][16][22] - 资讯科技服务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8,087千港元大幅下降76.9%至2025年上半年的1,866千港元[15][1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1,161,77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226,905千港元,增幅为5.6%[25] - 泰国地区收入从2024年的22,966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57,511千港元,增幅达150.4%[25] 新签订单和手头订单 - 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7.3%至15.19亿港元(2024年同期:12.95亿港元)[3] - 新签订单总额为15.193亿港元,同比增长17.3%[57] - 系统集成业务订单同比增长21.3%至7.60亿港元(2024年同期:6.26亿港元)[3] - 融合科技服务订单同比下降13.6%至7.60亿港元(2024年同期:6.69亿港元)[3] - 手头订单余额约为18.490亿港元[54] - 未完成履约责任收入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49,772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849,013千港元,增幅为12.1%[26] 经调整EBITDA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2.2%至5960万港元(2024年同期:5820万港元)[3] - 经调整EBITDA增长2.2%至5960万港元[55] - 经调整EBITDA(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5955.1万港元,同比增长2.2%[56][57] 联营公司表现 - 联营公司权益同比增长1.8%至12.41亿港元(2024年末:12.19亿港元)[9] - 联营公司权益总额124.12亿港元,其中上市投资120.41亿港元(GDH持股16.42%),非上市投资3709.5万港元[41] - GDH持股公允价值降至1.602亿美元(约125.93亿港元),较2024年末缩水48.1%,股价从22.24美元跌至11.55美元[41]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盈利332.4万港元,其他全面收益795.3万港元,汇兑调整产生收益1569.9万港元[42] - 因GDH员工行使股权导致持股稀释,确认视作出售亏损497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收益5.8万港元)[42] - 联营公司GDH总收入达2.015亿美元(约15.819亿港元),同比增长23.7%[64] - 联营公司i-Sprint收入为8450万港元,同比增长15.6%,EBITDA为2680万港元,大幅增长59.3%[65] 现金及银行存款 - 现金及银行存款大幅增至6.49亿港元(2024年末:2.99亿港元)[9]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9,087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49,377千港元,增幅达117.1%[23] - 银行存款及现金定期存款合计7.429亿港元[54]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999,513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19,899千港元[10] - 公司总权益及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76,42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347,740千港元[1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76,42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347,740千港元,增幅为2.2%[23] - 预收收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4,568千港元增长16.0%至2025年6月30日的399,541千港元[10] - 公司总资产为3347.7百万港元,其中流动负债851.2百万港元,非流动负债168.7百万港元,股东权益2327.8百万港元[67] - 公司营运资本比率约为2.01:1[67] - 银行融资总额约270.3百万港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67] - 无未偿还借贷[67] 其他财务数据(投资和存款) - 公司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5,306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3,500千港元,降幅为77.5%[23] 其他财务数据(固定资产)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上半年的2,377千港元增长22.7%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7千港元[15][16] - 物业厂房设备添置总额为715.2万港元,其中电脑设备283.6万港元(同比减少34.5%),租赁物业装修431.6万港元(同比激增1801.3%)[37] - 新增使用权资产及租约修订支出431.6万港元,其中使用权资产70.6万港元(同比减少1.1%),租约修订361万港元(同比增长37.3%)[37] - 土地及楼宇按历史成本计账面值为9482.7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31.3%),其中1.792亿港元已抵押融资(较2024年末增长15.8%)[38] - 投资物业重分类至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2452.5万港元,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降至2247.5万港元(较2024年末骤减52.2%)[40] 其他财务数据(应收及应付款项) - 应收贸易款项净额16.23亿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15.6%,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账款占比22.3%[44]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015.1万港元,拨备覆盖率为5.9%,31-60天账龄款项占比18.0%[44] - 预付款项增加至7973.6万港元,其中预付供应商款项5659.6万港元[45][48] - 应付贸易款项减少至2.902亿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期的占3841.2万港元[49] - 应计费用减少至1.374亿港元[50] 其他财务数据(履约保证和资本承担) - 履约保证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3.2百万港元增至126.9百万港元[67][71] - 资本承担中物业及设备投入1.1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2.0百万港元),有限合伙基金注资18.4百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无)[72] 其他运营数据 - 员工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1458名增至1647名[73] - 外汇风险轻微,未使用对冲金融工具[70] - 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68] - 银行存款主要以港元及美元为单位,银行借贷以港元为单位[69] 其他全面收益 - 汇兑收益产生2350万港元其他全面收益(2024年同期:亏损460万港元)[8] 备注 - 公司总收入和毛利分别为13.329亿港元和1.290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53]
自动系统(0077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