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创环境(03989) - 2025 - 中期业绩
首创环境首创环境(HK:03989)2025-08-20 21:4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5.0%至人民币187.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8.67亿元增加人民币8.92亿元[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786,721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875,929千元,同比增长5.0%[1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76亿元,同比增长4.99%[39] - 废物处理及废物转化能源业务收益为约人民币18.76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4.99%[48] - 毛利同比增长8.5%至人民币70.60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7.6%[2] - 毛利率为约37.64%,较2024年同期的约36.41%有所上升[4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0.3%至人民币18.82亿元[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8,1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20]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人民币1.88亿元,同比增长10.27%[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约人民币1.88亿元,比2024年同期增加约10.27%[4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32分,较上年同期的1.19分增长10.9%[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1.0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06亿元增长172.7%[2]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增加约173%至人民币1.11亿元[48] - 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大幅增至80,34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2,326千元增长148.5%[13]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1.7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7亿元增加26.2%[24]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为2.5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76亿元增加45.7%[27] - 销售及行政费用减少约8.98%至约人民币1782.3万元[48] - 利息总支出为196,73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4] - 融资成本同比减少7.59%至人民币1.97亿元[52] - 所得税开支从41,305千元人民币增至61,04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8%[1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6,86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9%[22] - 雇员总数3,307名,男女比例3.3:1,总员工成本人民币2.58亿元[58] 业务线表现 - 客户合约收益由1,523,209千元人民币增至1,616,5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2]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实际利息收入为259,37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63,512千元下降1.6%[12] - 服务经营权安排下的营运服务收入达1,106,4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2] - 垃圾焚烧发电等核心业务贡献营业收入人民币16.9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90.09%[39] - 公司生活垃圾处理量538.27万吨,上网发电量达14.17亿千瓦时[40] - 焚烧衍生业务新增订单11项,合同总金额达人民币1.91亿元[43] - 环保行业市场成交总额人民币3824亿元,同比下降9%[35] - 服务类项目成交额人民币3426亿元,占市场总额90%[35] - 管网类项目成交额人民币951亿元,居行业首位[3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45.63亿元,较期初的65.93亿元下降30.8%[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有抵押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5.0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1.93亿元[5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增至人民币109.31亿元,其中流动部分48.69亿元,非流动部分60.61亿元[6] - 未偿还借款约为人民币109.3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2.84亿元[51] - 有抵押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4.26亿元人民币,无抵押借款为45.04亿元人民币[30] - 一年内到期借款金额为48.6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0.40亿元激增60.2%[30] - 来自母公司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的其他贷款为38.42亿元人民币,年利率4.38%[32] - 未提取借款融资约为人民币15.34亿元[52] - 贸易应收款增至人民币275.71亿元,较期初的258.03亿元增长6.8%[5]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27.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5.80亿元增长6.8%[27]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占比达59.5%(16.41亿元/27.57亿元)[28] - 应收账款中应收四川青石建设有限公司(关联方)金额为2467万元人民币[28] - 贸易应付款总额为14.9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6.03亿元减少7.0%[29] - 资产净值增至人民币718.81亿元,较期初的699.15亿元增长2.8%[6]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956.59亿元,其中非流动部分779.86亿元,流动部分176.73亿元[5] - 特许经营权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93.5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95.66亿元人民币,增长2.3%[24] - 服务经营权安排产生的其他无形资产增加147,208千元人民币,主要由于BOT项目建设完成[23] - 资产总额为约人民币210.75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约人民币68.51亿元[49] - 公司资产总额达人民币210.75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0.93%[39] - 资产负债比率为65.89%,较2024年12月31日之66.52%轻微下跌[49] 公司项目和投资 - 公司拥有6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97.58亿元[40] - 公司总设计垃圾年处理能力约1498万吨[40] - 服务经营权安排下资本承担约人民币1.50亿元[55] - 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物价值人民币1.85亿元[54] - 银行存款抵押总额人民币5,285万元(诉讼案件1,737万元+服务经营权担保3,548万元)[54] - 履约担保金额人民币8,802万元[56] 法律和诉讼事项 - 三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诉总金额约人民币1.95亿元(7,348万元+1,836万元+10,239万元)[57]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董事会主席李伏京辞任,黎青松接任并兼任行政总裁[64] - 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65][66] - 董事会成员包含1名执行董事黎青松及1名非执行董事郝春梅[72] - 董事会包含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浦炳荣/郑启泰/陈绮华/曹富国)[72]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绮华/浦炳荣/郑启泰)[69] - 陈绮华博士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69] 审计和财务报告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及法规[69] - 外聘核数师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进行独立审阅未发现重大异常[69] - 核数师审阅依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执行[69] - 财务资料编制遵循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申报要求[69]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公司网页(www.cehl.com.hk)及联交所网页(www.hkexnews.hk)[70] - 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间寄发股东并刊载于上述网页[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