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1.7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94.3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68.56万元,同比增长23.2%[20] - 基本每股收益0.1526元/股,同比增长95.39%[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7%,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20]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4,995.54万元,同比增长11.78%[27]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6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37.96万元,同比增长94.39%[27]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2.03%[2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8%至2.5亿元[46]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95.6%,从7,846万元增至15,343万元[13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8%,从2.24亿元增至2.50亿元[13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6%至25.35亿元(2024年同期32.36亿元)[138]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7.7%至1799.99万元(2024年同期8079.35万元)[13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半年度费用总额同比下降近40%[27]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0.12%至1.19亿元,主要因教育培训规模扩大[4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8.76%至2096万元,产教融合协同效应显著[4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8.39%至81.5万元,因归还银行贷款利息减少[46]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3.47%至1145万元,双师型研发人员计入教育投入[46] - 管理费用下降48.8%,从4,092万元降至2,096万元[13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0%至3707.05万元[138] - 财务费用收益收窄至-410.83万元(2024年同期收益6360.66万元)[138]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05.98万元,同比改善29.1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6.51亿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9.18亿元)[1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7.5%至11.77亿元[140]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6.7%至7.75亿元[1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4122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入7860万元)[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8.0%至7258.53万元[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5504.61万元改善至1219.5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至7.86亿元,同比增长2805%,主要来自收回投资及投资收益[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至6.06亿元,其中投资支付现金3.99亿元[1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1.50亿元,主要用于分配股利及利润支付4960万元[1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051.92万元,较期初减少2572.14万元[143]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7169.4万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8913.79万元[24][25]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347.55%至5516万元,因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4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185.99%至4608万元,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8] - 投资收益达5515.51万元,占利润总额28.65%[5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08.48万元,占利润总额23.94%[55]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347.6%,从1,232万元增至5,516万元[13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186.1%,从1,611万元增至4,608万元[136]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6.4%至1.24亿元(2024年同期5.24亿元)[138] 业务线收入表现 - 教育行业收入占比76.5%且同比增长20.59%,达1.91亿元[49] - 物联网相关服务收入占比22.8%达5698万元,同比增长5.99%[49] - 教育行业营业收入为1.91亿元,同比增长20.59%[51] - 公司教育业务营业收入1.92亿元,营业利润5001.34万元,净利润3766.12万元[71] - 公司金融业务营业收入2.03亿元,营业利润6599.80万元,净利润5042.54万元[71] 业务线成本结构 - 教育行业营业成本为9512.27万元,同比增长45.10%[51][52] - 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营业成本为1579.4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7.53%[51][52]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教育行业毛利率为50.26%,同比下降8.40个百分点[5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42.92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7%[20] - 货币资金减少至7421.06万元,同比下降55.58%[56] - 合同负债减少至8659.94万元,同比下降66.94%[56] - 存货增加至12.56亿元,同比增长0.47%[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91亿元,本期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608.48万元[59] - 货币资金从1.67亿元减少至7421万元,下降55.6%[1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76亿元增加至5.91亿元,增长24.1%[129] - 应收账款从1.65亿元减少至1.48亿元,下降9.8%[129] - 存货从12.44亿元微增至12.56亿元,增长0.9%[129] - 合同负债从2.62亿元大幅减少至8660万元,下降66.9%[130] - 其他应付款从1.93亿元增加至2.80亿元,增长45.4%[130] - 未分配利润从11.50亿元增加至12.22亿元,增长6.3%[131]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31.82亿元增加至31.87亿元,增长0.1%[13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3096万元减少至2640万元,下降14.7%[133]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199万元增加至3586万元,增长199.1%[133] - 公司总资产从38.83亿元小幅增长至38.98亿元,增幅约0.39%[134][135]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307.2%,从456万元增至1,855万元[134] - 其他应付款激增714.1%,从1,129万元增至9,187万元[134] 证券投资持仓 - 公司持有的小米集团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142.31亿元,较期初成本35.18亿元增长304.6%[64] - 公司持有的腾讯控股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54.66亿元,较期初成本41.18亿元增长32.7%[64] - 公司持有的美团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20.74亿元,较期初成本20.37亿元增长1.8%[64] - 公司持有的中国金茂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17.27亿元,较期初成本17.97亿元下降3.9%[64] - 公司证券投资合计期末账面价值355.02亿元,较期初成本249.71亿元增长42.2%[65]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业绩 - 参股公司兴银基金报告期净利润为5042.54万元,总资产14.78亿元,净资产12.42亿元[71] - 子公司福州理工学院报告期净利润3766.12万元,同比增长1811.97万元,增幅92.7%[71]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总股本基数约9.92亿股[6] - 公司以总股本991,963,341股为基数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39,678,533.64元[78]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78]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1,127,974,077.26元[7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64.66亿元,其中股本1.75亿元,资本公积141.41亿元[146] - 未分配利润减少5154.15万元,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5.34亿元[146] - 盈余公积增加7202.25万元,反映利润留存情况[146]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5亿元,主要来自权益投资价值变动[14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15.35亿元,对所有者权益增长贡献显著[146] - 公司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398,895,085.08元[147] - 公司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350,087,797.90元[148] - 公司本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350,087,797.90元[149]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86,057,169,155.10元[149]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49,598,167.05元[149] - 公司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中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为100,310,103.61元[149]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为100,310,103.61元[147] - 公司本期提取专项储备未提供具体数值[147] - 公司上年期末其他综合收益为26,237,594.81元[148] - 公司本年期初其他综合收益为26,237,594.81元[14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的3,760,332,092.98元减少至期末的3,698,923,560.59元,减少61,408,532.39元[151][153] - 未分配利润减少61,357,117.01元,从年初的1,189,331,194.27元降至期末的1,127,974,077.26元[151][153]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51,415.38元,从年初的62,453,890.54元降至期末的62,402,475.16元[151][153]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值,录得-51,415.38元[152]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79,357,067.28元[152]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年初和期末均为1,415,425,220.37元[151][153] - 股本保持稳定,年初和期末均为1,007,500,000.00元[151][153] - 盈余公积保持稳定,年初和期末均为185,931,891.41元[151][1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17,803,496.33元[15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594,441.37元[154] - 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49,598,167.05元[154]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减少100,310,103.61元[155]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3,754,283,176.17元[155] - 公司总股本为1,007,500,000.00元[154][157] - 资本公积余额为1,415,425,220.37元[15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193,953,040.11元[155]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5,594,441.37元[154]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62,453,890.54元[155] 委托理财和投资活动 - 委托理财发生额和未到期余额均为2.2亿元人民币[102] - 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102] - 银行理财产品逾期未收回金额为0元人民币[102] - 银行理财产品逾期未收回理财已计提减值金额为0元人民币[102] - 委托理财类型为银行理财产品[102] - 委托理财合计金额2.2亿元人民币[102] - 自有资金固定收益投资工具市场约1000亿元人民币[105] - 公司自有资金投资固定收益类市场工具约2000万元人民币[106] - 公司签订国际银行固定收益工具市场合约金额2,000百万美元[107] - 合约年利率为3.38%[107] - 合约期限自2024年6月28日至2025年5月27日[107] - 另一项市场合约金额1,000百万美元[107] - 该合约年利率为3.38%[107] - 该合约期限自2024年6月28日至2025年5月27日[107] - 委托理财出现预期无法收回本金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减值的情形[108] 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 - 公司参与数字福建、数字中国项目建设并为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36] - 公司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聚焦人工智能、身联网和生命科学领域[40] - 公司全资举办福州理工学院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理念[40][41] - 公司入选福建省首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38][41] - 公司拥有二十多年通信技术服务经验及ICT项目管理团队[41]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招募行业领军人才并提供研发环境[41] - 公司通过福州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孵化创新项目[41] - 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679项,本期新增25项[42] - 2025年半年度成交量同比增长819%[27]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63.8万亿元,占GDP比重47%[29] - 2024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约1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0%[30]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6%[30] - 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为2,697亿元,增速26.2%[31] -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目标为10%[35] - 2023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估计达到10.5-11万亿元人民币[36] - 2030年中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3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850,300股,占总股本0.08%[11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1,006,649,700股,占总股本99.92%[114] - 股东王龙村期末限售股数为850,300股,限售原因为离任高管限售[116] - 股东王龙村637,725股限售股份将于2025年7月7日解除限售[116] - 股东王龙村212,575股限售股份将于2025年9月解除限售[116] - 股份总数保持1,007,500,000股不变[11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2,220户[118] - 林惠榕持股比例为27.36%,持股数量为275,645,258股,其中质押94,000,000股[118] - 陈国鹰持股比例为21.56%,持股数量为217,234,000股,其中质押45,000,000股[118] - 福建国脉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72%,持股数量为47,558,348股[11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7%,持股数量为12,837,352股,报告期内增持2,522,613股[118] - 林惠榕、陈国鹰及福建国脉集团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53.64%[119]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量为15,536,659股,持股比例为1.54%[119] - 招商银行-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比例为0.46%,持股数量为4,670,227股[118] - UBS AG持股比例为0.25%,持股数量为2,514,353股,报告期内增持2,429,022股[119] - 股东刘世祥持股比例为0.33%,持股数量为3,333,500股,报告期内减持2,100股[119] - 全资子公司福建国脉科学园开发有限公司吸收合并福建维星投资有限公司,合并后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6亿元[111] 企业社会责任和披露 - 报告期内资助贫困学生投入金额131.59万元,资助人数2260人[80]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75]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75]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75]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79]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5] - 公司证券账户与投资资金实行分部门管理以控制投资风险[7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托管情况[9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承包情况[9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租赁情况[9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00] - 公司通过www.cninfo.com.cn披露财务公告[107] - 公告编号2023-020[107] - 公告涉及国际银行固定收益工具投资[107] - 合约币种为美元[10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6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确认被购买方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167] - 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7] - 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国脉科技(00209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