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78亿元,同比下降19.8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7.75万元,同比下降44.22%[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08.88万元,同比下降44.40%[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40元/股,同比下降44.21%[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840元/股,同比下降44.21%[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86.72万元,同比下降19.87%[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7.75万元,同比下降44.22%[5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208.88万元,同比下降44.40%[5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87%至3.78亿元[59]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9.9%至3.78亿元(2024年同期:4.72亿元)[160] - 净利润同比下降44.2%至2208万元(2024年同期:3958万元)[161]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44.2%至0.184元(2024年同期:0.330元)[16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2,517,335.72元[17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9,580,440.43元[17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194.9万元人民币[1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9.80%至2.67亿元[5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1%至3828万元(2024年同期:4406万元)[16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5%至2426万元(2024年同期:2566万元)[160]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益757万元(2024年同期:1005万元),主要受利息收入796万元驱动[160] - 外购软硬件成本占比下降13.12个百分点至42.51%[65] - 所得税费用因净利润下降及研发加计扣除影响同比减少97.65%[6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97.7%至11万元(2024年同期:455万元)[16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同比改善58.02%[2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115.53万元,同比增长58.02%[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8.02%至-1.01亿元[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09亿元改善57.99%[1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4.40亿元(2024年同期:4.57亿元)[165]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65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676亿元基本持平[16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922.7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336.07万元增长43.91%[166]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677.9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105.23万元下降10.41%[1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7.4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71.49万元改善6.59%[16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4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00万元下降38.46%[167][169]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78.0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178亿元改善56.03%[1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78亿元,较期初的11.047亿元减少11.49%[167]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007亿元,较期初11.229亿元减少1.222亿元[15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8.7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8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13%[22] - 存货较上年末增长52.86%至2.68亿元[6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80个百分点至53.51%[6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655亿元,较期初1.706亿元减少510万元[152] - 存货期末余额为2.681亿元,较期初1.754亿元大幅增加9270万元[152]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1.925亿元,较期初2.088亿元减少1630万元[152] -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三项流动性资产合计减少约1.9亿元[152]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192.58亿元下降至期末187.03亿元,减少5.55亿元(-2.88%)[153][155] - 流动资产从期初172.68亿元降至期末167.08亿元,减少5.60亿元(-3.24%)[153] - 货币资金从期初11.03亿元降至期末9.87亿元,减少1.18亿元(-10.70%)[156] - 存货从期初1.75亿元增至期末2.65亿元,增长0.90亿元(+51.36%)[156] - 应付账款从期初1.93亿元降至期末1.53亿元,减少0.40亿元(-20.75%)[154] - 合同负债从期初0.98亿元增至期末1.05亿元,增长0.07亿元(+7.12%)[154] - 应交税费从期初0.23亿元降至期末0.07亿元,减少0.16亿元(-68.40%)[154] - 使用权资产从期初0.13亿元增至期末0.43亿元,增长0.31亿元(+247.39%)[153]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6.58亿元微降至期末6.57亿元,减少0.02亿元(-0.29%)[155]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15.34亿元降至期末15.33亿元,减少0.15亿元(-0.97%)[15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本期变动金额为-192.25万元[17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532,835,806.67元[18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482,676.28元[17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84亿元人民币[181]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至14.87亿元人民币[183] 各业务线表现 - IT运行维护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80%[50] - 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0.64%[50] - IT运行维护服务毛利率下降5.60个百分点至38.21%[62] - 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0.64%至1.17亿元[62] - 金融行业收入占比74.7%且毛利率下降3.65个百分点[63]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000万元[26] - 其他营业外支出为1627.891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影响为-1128.707万元[26] - 所得税影响额为-199.184万元[26]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20万元(2024年同期:-101万元)[16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76,766.82万元,净额为70,007.72万元[72]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7,289.39万元,使用比例为53.26%[72][7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5,345.32万元(含利息),用于现金管理或存放于专户[72][73] - 全国IT基础架构运维建设项目投入3,173.23万元,累计投入24,704.67万元,投资进度69.93%[76]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610.64万元,累计投入7,198.59万元,投资进度67.41%[76] - 智能化运维平台升级项目投入876.27万元,累计投入5,386.13万元,投资进度78.31%[7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0万元,累计投入0万元,投资进度0%[76] - 超募资金总额9,122.38万元,报告期内未投入使用[76]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额60,885.34万元,超募资金9,122.38万元[76] - 所有募集资金项目均未发生变更用途情况[72][76]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76,766.8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0,007.72万元,其中超募资金为9,122.38万元[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超募资金,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5,345.32万元(含利息)[78]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为33,465.00万元[7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7月,原计划2024年7月完成[77] - 智能化运维平台升级项目延期至2026年7月,原计划2024年7月完成[77] - 全国IT基础架构运维市场拓展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延期至2027年7月,原计划2025年7月完成[77] - 公司获准使用不超过3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过50,000万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78] - 超募资金金额为9,122.38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均未使用[77] 投资理财情况 - 委托理财总额为72,022.83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为34,927.83万元,募集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为37,095.00万元[81]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68,392.83万元,其中募集资金理财未到期余额为33,465.00万元[8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120,000,060股报告期内股份总数无变动[13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95,000股至70,483,500股占比降至58.74%[13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495,000股至49,516,560股占比增至41.26%[136] - 普通股股东总数18,829名无特别表决权股东[138] - 主要股东徐晓飞田传科邵峰持股比例分别为17.14%12.00%12.00%且股份全部为限售股[138] - 高管冷劲本期解除限售495,000股期末限售股降至1,485,000股[139] - 杨劲松及其他部分股东限售股拟于2025年7月7日解除[139] - 李东平持股12%为1440万股,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140][143] - 巴克莱银行持股0.55%为66.192万股,较上期增持56.904万股[140] - 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6880.1万股,报告期内减持112.3万股[143] - 黄远邦持有1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位列无限售股东首位[140]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4名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6387.4万股[140] - 公司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1666.67万股A股,总股本增至6666.67万股[184] - 2023年实施每10股转增5股,总股本增至1亿股[185] - 2024年实施每10股转增2股,总股本增至1.2亿股[1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元人民币[185]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加股本20,000,010.00元[174] - 公司股本从2024年初100,000,050.00元增至2025年120,000,060.00元[174][179]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4,000,012.00元[172][17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9,000,019.50元[174] - 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3900.0019万元人民币[183] 公司业务和行业概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千亿级市场呈现存量转换与增量扩张并存态势[28]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IT基础架构全栈式全周期服务[29] - 主要业务分为IT运行维护服务、技术架构咨询与集成、智能运维产品与服务三大类[29] - 公司通过覆盖全国的销售团队进行直销[37] - 智能运维产品构建"感知-诊断-响应-优化"闭环运维体系[35] - 运维服务市场具有高度分散的竞争格局[41] - 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IT基础架构全周期服务[186] 客户和市场拓展 - 报告期内新增客户150余家[44] - 新增信创领域专业认证证书200余件[46] - 数据库运维平台通过中国信通院"可信数据库"基础能力测试[46] - 获得华为"华为云服务能力合作伙伴"及OceanBase"金牌技术服务伙伴"认证[48] 会计和合并报表政策 -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以控制为标准确定[200] - 合并范围包括公司及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200] - 控制判断标准为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并享有可变回报[200] - 控制判断需具备运用权力影响回报金额的能力[200] - 子公司会计政策或期间不一致时按公司政策进行调整[200] - 内部交易对合并报表的影响在合并时进行抵消[200] -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非母公司份额列为少数股东权益[200] -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非母公司份额列为少数股东权益[200] - 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中非母公司份额列为少数股东权益[200] - 子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中非母公司份额列为少数股东权益[200]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9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9]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0]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1] - 公司报告期内其他诉讼仲裁案件涉案总金额为205.63万元[11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15] - 公司报告期内无任何重大关联交易发生包括资产收购共同投资及债权债务往来[116][117][118][119][120][121][122] - 公司租赁业务未产生达到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损益的重大项目[126]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担保及日常经营重大合同[127][129][130]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92]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92]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97]
中亦科技(30120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