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益为人民币64.41亿元,同比增长14.9%[2][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604,46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6,440,9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15][18][22] - 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604,46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6,440,9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2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441.0百万元,同比增长14.9%[3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7.9%至人民币3342.1百万元[35] - 毛利为人民币21.72亿元,同比增长17.5%[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7.01亿元,同比下降37.0%[2][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7.56亿元,同比增长9.5%[2] - 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755.7百万元,同比增长9.5%[35] - 公司除税前利润为812,75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26,851千元人民币下降33.7%[16][19]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37.0%,从1,113,403千元人民币降至701,396千元人民币[30] - 母公司应占利润701.4百万元 同比减少37.0%[55]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为755,701千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和690,266千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成本增至人民币2.50亿元,同比增长20.5%[5] - 员工成本(包括薪金、福利及退休金)同比增长14.3%,从2,878,749千元人民币增至3,123,148千元人民币[26]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11.3%,从143,905千元人民币增至160,126千元人民币[28] 各业务线表现 - 实验室服务分部收益为3,892,46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15][18] - CMC(小分子CDMO)服务分部收益为1,389,7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15][18] - 临床研究服务分部收益为939,3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15][18]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分部收益为211,4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15][18] - 实验室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5.5%,从3,371,177千元人民币增至3,892,461千元人民币[23] - CMC(小分子CDMO)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8.2%,从1,175,747千元人民币增至1,389,707千元人民币[23] - 临床研究服务收益同比增长11.4%,从843,269千元人民币增至939,327千元人民币[23] - 实验室服务收入3892.5百万元同比增长15.5%,毛利率44.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41] - 生物科学收入占实验室服务收入比重超过55.0%[41] - CMC(小分子CDMO)服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897亿元,同比增长18.2%[44] - CMC(小分子CDMO)服务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967亿元,环比增长0.5%[44] - CMC(小分子CDMO)服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0.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44] - CMC(小分子CDMO)服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44] - 临床研究服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393亿元,同比增长11.4%[47] - 临床研究服务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92亿元,环比增长10.0%[47] - 临床研究服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2.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47]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收入211.5百万元 同比增长0.1%[50]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2025年Q2收入112.8百万元 环比增长14.3%[50]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毛利率-54.7%[50] - 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效度测定服务覆盖22个项目(含2个商业化+13个临床阶段)[51] - 基因治疗CDMO服务16个项目(含1个III期+5个I/II期+10个临床前)[51] 各地区表现 - 北美地区收益为4,072,6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0] - 欧洲地区收益为1,234,1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20] - 中国内地收益为973,04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20] - 北美客户收入4072.6百万元(占比63.2%),欧洲客户收入1234.2百万元(占比19.2%)[37] - 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12,021,55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11,237,927千元人民币增长7.0%[21] 客户与项目 - 多业务板块客户贡献收入4510.2百万元,占总营收70.0%[36] - 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8.0%至1167.9百万元,占比18.1%[37] - 临床试验服务项目总数1,027个(含III期89个、I/II期389个、其他549个)[49] - 临床研究现场管理项目超1,700个 覆盖中国150余城市700余家医院[4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4.08亿元,同比增长28.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8.1%至人民币1408.3百万元[35]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人民币1,408.3百万元,同比增长308.5百万元或28.1%[60]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人民币1,737.3百万元,同比增加1,726.7百万元或16,216.8%[60]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01.0百万元,同比减少4,552.0百万元或97.8%[61] 资产负债与财务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12.09亿元(2024年底:16.23亿元)[8]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55.43亿元(流动+非流动)[8][9]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至人民币25.53亿元(2024年底:24.14亿元)[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2,413,62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52,632千元人民币,增长5.8%[3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208.8百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62]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5(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有所下降[62] - 公司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5,542.8百万元,其中1,333.5百万元一年内到期[63] - 公司杠杆比率为41.0%(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6%略有上升[63] - 公司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901.7百万元(2025年6月30日)[64]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大幅下降至人民币1.05亿元(2024年同期:7.76亿元)[5]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同比下降86.5%,从776,275千元人民币降至105,153千元人民币,主要因缺少上年同期的出售股权投资收益[25]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0.628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0.398元人民币,降幅36.6%[30] - 每股基本盈利0.3984元 同比减少36.6%[56] - 每股摊薄盈利0.3978元 同比减少36.6%[56]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达22,908人,其中研发生产技术人员占比90.3%[38] - 公司实验室服务员工数量为10,706人,其中实验室化学研究员超过6,700名[44] - CMC(小分子CDMO)服务员工数量为4,811人[45] - 临床研究服务员工数量为4,415人,包括海外超过400人的临床团队[48]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21370人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908人,增加1538人[103] 股份激励计划 - 2021年A股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A股最高数目为1,741,9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票总数0.1%[70] - 2021年A股激励计划限制性A股授予价格经多次调整后定为每股人民币30.59元[71][75] - 报告期内20名员工归属登记24,459股限制性A股,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2月5日[71] - 157名员工放弃归属导致347,001股限制性A股作废失效[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登记奖励数目为371,520股[73][74] - 2021年A股激励计划剩余有效期为12个月(截至2025年6月30日)[74] - A股股份在奖励归属日期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人民币24.65元[75] - 2022年A股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总数为379名[76] - 2022年A股激励计划授予不会使个人获授奖励超过已发行股份1%[77] - 2022年A股激励计划最高发行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304,8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19%[78] - 2022年A股激励计划限制性股份授予价格初始为每股人民币58.38元,经三次利润分配调整后降至每股人民币25.35元[80][85] - 报告期内向209名员工归属登记385,057股限制性A股,于2025年2月5日上市流通[80] - 140名员工放弃归属导致317,632股限制性A极作废失效[81] - 截至2025年6月极未归属登记奖励数目为1,408,022股[82][84] - 2022年A股激励计划剩余有效期为24个月[83] - A股股份在奖励归属日期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人民币24.65极[85] - 2023年A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总数为295名[86] - 任何激励对象通过股票激励计划获授公司股票总数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78][87] - 2023年A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A股股份数目调整为2,166,7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0.12%[88] - 预留授予限制性A股股份数目调整为246,6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0.01极[88] - 限制性A股授予价格因利润分配方案由每股28.58元调整为18.65元[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登记奖励数目为1,545,826股A股[93] - 首期H股奖励信托计划上限由17,865,000股H股增至35,563,910股H股[93][94] - 首期H股奖励信托计划上限股份占公司已发行H股总数约12%,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期H股奖励信托计划尚未授出H股数量为21,160,485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7.19%[95] - 限制性A股股份分四个批次归属,每次归属股份总数的25%[91] - 202极A股激励计划剩余有效期为48个月(截至2025年6月30日)[92] - 任何激励对象通过股份激励计划获授股票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1%[88] - 报告期内未归属奖励总数减少3,327,100股从7,495,776股降至4,168,676股[96] - 报告期内归属奖励总数为3,116,885股占比初始未归属奖励的41.6%[96] - 报告期内没收奖励总数为210,215股占比初始未归属奖励的2.8%[96] - 2025年7月2日新授予三批H股员工股票奖励总数11,717,368股[97] - 2025年7月2日没收2023年8月29日授予的1,331,114股未归属H股[97] - 截至公告日未归属奖励总数增至13,554,930股较期初增长80.8%[98] - 公司已回购7,263,300股H股作为库存股用于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99]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0.2元[100] - 万璇女士于2025年6月20日当选为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102] - 因注册资本增加及合规要求修订公司章程[102]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每10股转增5股[112]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每10股转增5股[112] - 2023年度末期股息分配建议将于2024年6月6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寻求批准[112] - 2024年度末期股息分配建议将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寻求批准[113] 投资与收购活动 - 子公司以人民币1.85亿元收购海心智惠51.39%股权完成控股交易[100] - 海心智惠以人民币3500万元收购真实世界研究和卫生经济学研究相关业务[101] - 公司认缴出资人民币10000万元参与投资宁波甬康股权投资基金[101] - Pharmaron UK Limited认缴出资3000万美元参与投资全球生物医药基金[102]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回购542000股H股,总价约730万港元[10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7263300股库存H股用于员工奖励计划[104] - 2025年1月回购H股每股最高价13.44港元,最低价13.32港元,总对价725.01万港元[105] - 与浙江大学共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联合研发中心"[101] 子公司与股权投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康斯达持有浙江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51.39%的股份[113] - 公司持有康龙化成(成都)临床研究服务有限公司81.5759%的股份[115] - 公司持有上海机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8.5%的股份[119] 可转换债券与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1年6月18日发行了3.0亿美元(股份代号:40725)及19.16亿元人民币(股份代号:40733)的于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债券[114] - 公司A股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300759),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3759)[114] 报告期间与定义 - 报告期间定义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15]
康龙化成(0375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