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港环保科技(01845)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0.7百万元,同比下降10.6%[2][3]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0.7%,从2024年上半年的9034.4万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070.9万人民币[32][37]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030万元人民币下降10.6%至2025年上半年的8,070万元人民币[80] - 公司总收入从2024上半年的90.3百万元下降10.6%至2025上半年的80.7百万元,主要因油田服务和危险废物焚烧业务收入减少[87]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6.2百万元,同比下降38.6%[3] - 公司整体毛利下降38.6%至16.2百万元,毛利率从29.3%降至20.1%[96][99] - 公司毛利率为20.1%,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3]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9.9百万元,净亏损率为12.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7.3百万元[5]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551分[6] - 公司整体分部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128.6万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563.9万人民币[32] - 公司税后亏损扩大106.1%,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479.9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988.6万人民币[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为7.341万元(2024年同期:5.267万元)[55] - 净亏损从480万元增至990万元亏损率从5.3%扩大至12.3%[118][122] 成本和费用 - 公司服务成本为人民币64.497百万元[12] - 公司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5.152百万元[12] - 公司研发成本为人民币4.847百万元[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计算中员工成本为2916.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838.9万元增长2.7%[5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大幅增至208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30.5万元增长230.5%[51] - 研发成本达484.7万元,其中员工成本300.8万元(2024年同期:158.7万元),材料及其他相关成本183.9万元(2024年同期:174.9万元)[51] - 行政开支减少7.0%从2710万元降至2520万元[108][112] - 研发成本增加45.5%从330万元增至480万元[109][113] - 其他收入增加64.3%从140万元增至230万元[111] - 减值亏损拨回从110万元增至830万元拨回[114][11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整体解决方案及油田周边服务[19][22] - 固体废物处理分部收入下降12.2%,从3687.2万人民币降至3235.7万人民币[32] - 油田周边服务分部收入下降9.6%,从5347.2万人民币降至4835.2万人民币[32] - 固体废物处理分部利润由盈转亏,从盈利117.1万人民币转为亏损161.3万人民币[32] - 油田周边服务分部亏损扩大63.9%,从亏损245.7万人民币增至402.6万人民币[32] -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解决方案收入大幅下降38.7%,从1793.9万人民币降至1099.4万人民币[37] - 油泥热脱附处置服务收入暴跌93.2%,从586.9万人民币降至39.8万人民币[37] - 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解决方案收入增长48.3%,从1228.4万人民币增至1821.4万人民币[37] - 油田周边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350万元人民币下降9.5%至2025年上半年的4,840万元人民币[70][83] - 油泥热脱附处理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90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3.2%至2025年上半年的40万元人民币[71][85] - 水泥窑协同处置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230万元人民币增长48.0%至2025年上半年的1,820万元人民币[76][84] - 危险废物焚烧解决方案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790万元人民币下降38.5%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0万元人民币[82] - 其他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0万元人民币增长250.0%至2025年上半年的280万元人民币[86] -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解决方案收入下降38.5%,从17.9百万元降至11.0百万元,因市场饱和及竞争加剧[87] - 油田周边服务收入下降9.5%,从53.5百万元降至48.4百万元,因石油市场需求减少[87] - 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服务收入增长48.0%,从12.3百万元增至18.2百万元,主要因云浮和茂名项目运营[88] - 油泥热脱附处置服务收入暴跌93.2%,从5.9百万元降至0.4百万元,因新疆项目改造暂停[88] - 其他服务收入增长250.0%,从0.8百万元增至2.8百万元,因技术升级和维护需求增加[88] - 危险废物焚烧业务毛利下降35.0%至7.6百万元,但毛利率提升至69.4%[101] - 油田服务毛利下降27.8%至6.5百万元,毛利率降至13.5%[101][102] - 油泥热脱附业务出现毛亏损2.0百万元,毛利率为-497.2%,因收入大幅减少93.2%[101][105] - 油泥热脱附处置服务毛利由盈利190万元转为亏损200万元降幅205.3%[11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的154,41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114,076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6.1%[1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从2024年12月的59,12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49,917千元人民币,降幅为15.6%[16]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的6,318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6月的33,799千元人民币,增幅达434.9%[16] - 借款(流动)从2024年12月的39,311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的43,348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0.3%[16] - 非流动借款从2024年12月的22,48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的37,606千元人民币,增幅达67.2%[16]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的496,910千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的504,449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5%[16]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的472,033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462,747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0%[1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的372,34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365,003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0%[16]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的99,689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97,744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0%[16] - 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32亿元,较2024年末的2.65亿元下降12.4%[57]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181-365天账期金额达7777.6万元,较2024年末2729.6万元增长185%[5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14亿元,较2024年末的1.54亿元下降26.1%[61] - 91-180天账期的应付账款为915.7万元,较2024年末5482.1万元下降83.3%[6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8.27百万元[1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647亿元降至2.318亿元[123][128] - 合约负债从630万元增至3380万元主要因梅州项目2700万元负债[126][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42亿元,总资产为人民币7.629亿元[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585亿元,总负债为人民币3.002亿元[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抵押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4890万元,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1740万元[140] - 资产负债率从39.0%微升至39.3%[1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为39.3%[142] 项目运营和产能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完成52个危险废物焚烧项目,累计年设计处置能力达1,252,500吨[66][67] - 2025年上半年新增1个危险废物焚烧项目,年设计处置能力为30,000吨[66][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5个在建危险废物焚烧项目,覆盖5个中国城市,总年设计处置能力为131,000吨[66][67] - 茂名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年设计处置能力为88,900吨,于2024年4月底投入试运营[75][78]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资本开支从1770万元增至3300万元[133][13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594亿港元(相当于2.272亿元人民币)[167][1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净额2.171亿元人民币,占总额95.6%[167][171] - 2025年上半年动用净额1480万元人民币[174] - 油泥热脱附技术商业化项目剩余未动用资金690万元人民币[174] - 水泥窑协同处置解决方案业务剩余未动用资金320万元人民币[174] - 无氧裂解技术项目已全额动用1.059亿元人民币[174] - 研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已全额动用1000万元人民币[1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无氧裂解技术工业化和危险废物焚烧技术升级扩大市场份额[148][150] - 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以优化流程并提升运营效率[152] - 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技术合作、投资及并购进入固废处理新领域[156] - 公司在中国固废处理行业政策支持下持续拓展业务机遇[144][146]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达392人,其中超过250人从事研发及项目执行工作[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达392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341名增长15%[161] - 研发及项目执行人员超过250名,占雇员总数63.8%[161]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在2025年及2024年上半年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52]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保持133.33亿股不变[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41] - 公司及子公司未在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