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达建设(60051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腾达建设腾达建设(SH:600512)2025-08-22 15: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0%[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9,585,650.51元,同比下降5.20%[35] - 营业收入为16.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0%,主要因施工和房产销售收入略有下降[46][4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6.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9%[21]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8,090,077.14元,与上年同期持平[35] - 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121] - 净利润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1%[125] - 利润总额为1.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3%[21] - 公司营业利润为120,584,754.33元,同比下降1.77%[35] - 营业利润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1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与去年同期持平[122]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同比下降50.0%[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3%,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0%[21]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2%,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4.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2%,与收入下降趋势一致[46][47] - 营业成本为14.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20] - 管理费用为8661.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9.60%,主要因管理人员薪酬增加[46][47] - 研发费用为5902.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4.33%,反映研发投入增加[46][47] - 研发费用为5902.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120] - 财务费用为-490.21万元人民币,主要受益于利息收入增长[121] - 信用减值损失3090.8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73.5%[12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5.50%[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3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5.50%,因上期支付5.635亿元地块尾款而本期主要支付工程款[46][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3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5.5%[1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6.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58%,因上期证券投资信托清算收回投资而本期无该类业务[46][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86.62万元人民币[128]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7.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27]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15.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127] - 支付职工现金2.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1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99亿元人民币[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34亿元人民币[1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1.10亿元人民币[13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909.48万元[131] - 汇率变动对现金无显著影响[13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06.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5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40%[21] - 负债总额为42.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9.2%[118] - 所有者权益为57.9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9%[1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2.59亿元人民币[135] - 货币资金减少至22.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99亿元下降14.0%[113] - 应收账款减少至2.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67亿元下降30.3%[113] - 应收账款2.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32%,占总资产比例2.4%,主要因本期回款较多[51] - 存货增加至27.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64亿元增长4.6%[113] - 合同资产略降至18.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50亿元减少2.5%[113] - 长期股权投资增至18.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50亿元增长4.5%[113] - 应付账款减少至26.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8.42亿元下降6.0%[114] - 合同负债减少至4.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2亿元下降30.2%[114] - 合同负债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7%,因预收工程款在本期逐步确认收入[51] - 未分配利润增至20.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30亿元增长4.0%[115]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21.6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70亿元下降4.7%[11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9.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1.22亿元下降9.6%[116] - 境外资产874.75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08%[49] - 受限资金总计1.26亿元人民币,包括受监管工程专款5812.90万元和涉诉冻结款4449.61万元等[50][52] 业务构成和项目情况 - 施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94.40%[29] -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项目共39个,其中在建阶段项目32个[33] - 直合营项目14个,合作项目25个[33] - 准备阶段项目4个,停工项目1个,已验收项目2个[33] - 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9] - 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多项一级/二级专业资质[40] - 杭州市之江路项目施工合同暂定总价为17.27049822亿元人民币[76] - 上海沿江通道浦东段项目中标价为5.07804179亿元人民币[76] - 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项目中标价为4.808亿元人民币[77] - 上海青浦区新府路项目中标价为3.38896368亿元人民币[77] - 台州市路桥区涉铁项目中标价为2.15208215亿元人民币[77] - 上海轨道交通23号线项目中标价为1.23373787亿元人民币[77] - 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项目中标价为4.78599999亿元人民币[78] - 福州长乐机场项目中标价为3.91093891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中标台州市域铁路S2线项目,合同金额206,656.4265万元人民币,工期1278日历天[81] - 公司中标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合同金额136,178.3775万元人民币,工期1096日历天[81] - 公司中标三门县土地整治项目,合同金额88,711.4193万元人民币,工期最长5年[83] - 公司中标台州路桥机场道路工程,合同金额76,973.9197万元人民币,工期1095日历天[80] - 公司中标杭州地铁4号线三期工程,合同金额73,477.1352万元人民币,工期1180日历天[82] - 公司中标杭州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合同金额69,255.5026万元人民币,工期1218日历天[81] - 公司中标杭州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合同金额69,576.5523万元人民币,工期1127日历天[82] - 公司中标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工程,合同金额52,162.0283万元人民币,工期946日历天[85] - 公司中标上海东西通道浦东段工程,合同总价86,418万元人民币[86] - 公司联合中标台州东部新区市政道路项目,合同金额140,588.98万元人民币[87] - 公司中标多个重大基建项目,总金额超100亿元人民币,包括厦门48530.6万元道路管廊工程[90]、北京81069.5万元高速公路工程[90]和湖南82189.1万元高速公路工程[90] - 浙江省项目占比显著,如湖杭高速公路121256.2万元[91]、宁波轨道交通24105万元[91]及杭州地铁72431.9万元[91] - 2021年单年中标金额密集,仅doc91中6个项目合计超26亿元人民币 - 2022年持续获得浙江地区项目,如宁波云飞路30984.3万元工程[93]和轨道交通30269.1万元项目[93] - 联合中标模式频繁出现,如与中国电建联合中标杭州62083.2万元EPC项目[90] 研发和技术能力 - 报告期内取得专利40个,其中发明专利10个,实用新型专利30个[34] - 公司2024年取得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60] - 自主研发"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态势感知系统",掌握15米级盾构施工技术[39] - 建立"1+9+X"智能管控模式,涵盖9个业务管理系统及X个专业应用[42] - 2023年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强化产学研合作平台[44] - 桥梁施工实现世界最大跨度轨道交通U+箱形混凝土连续梁桥建造记录[3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4年共发布临时公告34份,定期报告4份[61] - 公司2024年组织召开了3场网络业绩说明会[61] - 公司2024年共召开股东大会1次,董事会会议5次,监事会会议4次,各专门委员会会议8次[62] - 公司对58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5,091,853股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66] - 股份变动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09.19万股,占比从0.72%降至0.40%[98][99] - 回购注销509.19万股限制性股票,因业绩考核未达标及激励对象不符合条件[10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9.60%,保持绝对流动性[99] - 总股本减少509.19万股至15.94亿股[99] - 期末限售股数为640.58万股,全部为股权激励计划所致[10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1,381户[102] - 第一大股东叶林富持股132,047,177股,占比8.28%[104] - 第二大股东徐爽持股95,692,673股,占比6.00%[104] - 第三大股东叶洋友持股33,079,360股,占比2.08%[105] - 第四大股东叶小根持股27,507,484股,占比1.73%[105] - 北京泰德圣私募基金旗下产品合计持股44,280,170股,占比约2.77%[105] - 董事长叶丽君持股减少492,750股至1,149,750股[109] - 副董事长杨九如持股减少492,750股至1,149,750股[109] - 董事孙九春持股减少394,200股至919,800股[109] - 高管层持股减少均因股权激励限售股回购注销[110] 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 - 公司现金流实行三级管理架构(项目-分公司-公司统筹)确保风险可控[43] - 公司存量PPP业务面临中长期的资金成本控制及回收风险[58] - 公司房产开发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前期资金支出压力较大[58] - 关联方鑫都大酒店向公司提供资金余额为1.434亿元人民币[74] - 公司向联营公司浙江腾欣出租房屋租赁收益为35.389818万元人民币[79]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3187.62万元,分红比例达122.99%,较2023年度提高55.06个百分点[61] - 公司2024年主/参编团体标准4项并均已发布,其中主编2项[60] - 公司2024年参与承建项目获省级工程质量奖4项,市级工程质量奖5项,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2项,市级安全标准化工地5项[60] - 本期利润分配对股东的分配为-3197万元人民币[137]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3173.4万元人民币[14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56.6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金额为-181.097万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2.3115万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2.3647万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41.7508万元[24]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3135.02万元人民币,同比转负[121] - 投资收益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121] - 综合收益总额为7.67亿元人民币[133]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减少725.90万元[134] - 未分配利润增加7.64亿元人民币[133]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135.02万元[133] - 专项储备减少2148.65万元[133] - 公司实收资本为15.989亿元人民币[136][140] - 公司资本公积为22.38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3660万元人民币[138] - 公司专项储备为2.552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盈余公积为2.149亿元人民币[136][138]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0.192亿元人民币[13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2.132亿元人民币[13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97亿元人民币[136]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457亿元人民币[140] - 公司实收资本为15.94亿元人民币[145]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7.46亿元人民币[14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38亿元人民币[141] - 专项储备本期减少2148.65万元人民币[141]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57.98亿元人民币[141] - 上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0.79亿元人民币[143] - 上年同期专项储备减少2299.7万元人民币[143] - 公司股份总数15.94亿股,其中限售股640.58万股[145] - 财务报表经2025年8月21日董事会批准报出[146] 会计政策和重要认定 - 公司确定重要性的标准为单项应收账款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3%[155]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认定标准为现金流量金额超过资产总额5%[155] - 重要境外经营实体的认定标准为资产总额超过集团总资产15%[155] - 重要子公司或非全资子公司的认定标准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超过集团对应总额绝对值的15%[155] - 重要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利润贡献需超过集团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5%[155] - 重要承诺事项的单项涉及金额需超过资产总额1%[156] - 重要或有事项的单项涉及金额需超过资产总额1%[156] - 重要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单项涉及金额需超过资产总额1%[156] - 现金等价物的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62]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3]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时,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摊销或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利息、减值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全部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5] - 金融负债因自身信用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6]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较高者计量[166]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采用三个层次输入值,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报价[169]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区分整个存续期与12个月预期损失[170] - 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损失准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2] - 金融资产和负债在满足法定抵销权利和净额结算计划条件下以净额列示资产负债表[173]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175]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75]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5.00%[175] - 应收账款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175] - 其他应收款各账龄段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应收账款保持一致(1年内5.00%,1-2年10.00%,2-3年15.00%,3年以上20.00%)[175]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直接出售存货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180] - 开发产品发出计价采用建筑面积平均法核算[178]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79] - 合同资产将取决于时间流逝外因素的收款权单独列示,与同一合同下负债以极额抵销[180][181]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5-40年,年折旧率2.38%-19.80%[191] - 通用设备折旧年限3-极年,年折旧率9.50%-33.00%[191] - 专用设备折旧年限极年,年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