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霓控股(08480) - 2025 - 中期财报
飞霓控股飞霓控股(HK:08480)2025-08-22 16: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32.4%至1.13071亿令吉,去年同期为8537.2万令吉[3]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68.7%至1169万令吉,去年同期为435.1万令吉[3]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88.9%至1.36仙,去年同期为0.72仙[3] - 总收益同比增长32.4%至113.071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85.372百万令吉)[12][13] - 期内总溢利同比增长168.7%至11.690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4.351百万令吉)[12][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690千令吉,同比增长169%[29] - 集团总收益增长32.4%,从8540万令吉增至11310万令吉[42] - 期内溢利为1170万令吉,同比增加730万令吉或165.9%[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所得税开支激增109.2%至4.106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1.963百万令吉)[12][13] - 摊折及折旧费用减少8.1%至2.581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2.808百万令吉)[12][13] - 融资成本为437千令吉,同比下降23%,其中借款利息325千令吉[23]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110万令吉,同比增长10万令吉或10.0%[46] - 行政开支为1470万令吉,同比减少230万令吉或13.5%[47] - 雇员成本为2620万令吉[59]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扣除员工成本26,158千令吉,其中销售及服务成本占16,268千令吉,行政开支占9,826千令吉[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能源效益分部收益同比激增70.8%至69.562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40.734百万令吉)[12][13] - 生产分部收益同比下降2.5%至43.474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44.569百万令吉)[12][13] - 能源效益分部溢利暴涨232.6%至12.045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3.624百万令吉)[12][13] - 公司总收益为85,372千令吉,其中生产部门贡献44,569千令吉,能源效益部门贡献40,734千令吉[18] - 能源效益部门中合约收入为31,708千令吉,维护服务收入为6,780千令吉,其他服务收入为2,149千令吉[18] - 能源效益分部收益大幅增长71.0%,从4070万令吉增至6960万令吉[41] - 能源效益分部占比从47.7%提升至61.5%,成为主要收入来源[42] - 生产分部收益下降2.5%,从4460万令吉减少至4350万令吉[40] - 合约收入确认54.569百万令吉,占能源效益分部收益78.5%[17] 各地区表现 - 马来西亚地区收益飙升267.2%至42.958百万令吉(2024年同期:11.697百万令吉)[14] - 客户A贡献收益38.364百万令吉,占总收益33.9%[1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4,106千令吉,其中马来西亚所得税3,080千令吉,海外所得税1,086千令吉[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生产分部受美元自2025年4月中旬起转弱、货币波动、消费者需求疲弱及通胀成本压力影响利润率及盈利能力[63] - 能源效益分部在全球能源需求上升及各国政府加速减碳节能政策下展现强劲发展势头[63] - 公司通过重新调整市场策略、审视定价架构及精简成本结构应对宏观挑战[63] - 全球宏观经济面临持续通胀压力、利率不稳定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63] - 美国贸易政策引入对等关税和保护主义措施扰乱全球贸易流动及供应链[63]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4.2%至3806.7万令吉,去年末为5022万令吉[4] - 投资物业新增6518万令吉,去年末为零[4] - 经营现金流改善至667.3万令吉净流入,去年同期为969.3万令吉净流出[7] - 存货减少31.5%至1967.2万令吉,去年末为2871.2万令吉[4] - 股本增长56.2%至5097.3万令吉,主要由于发行新股5774.2万令吉[6] - 派付股息496万令吉[6] - 总资产净值增长42.9%至2.03978亿令吉,去年末为1.42762亿令吉[5]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57,548千股,每股基本盈利为13.63令吉[29]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32,079千令吉,其中30日内账龄占比53%[31][32] - 贸易应付款项为10,565千令吉,较期初12,975千令吉下降19%[33] - 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为0.7百万令吉,较去年同期4.7百万令吉下降85%[30] - 总借款从15260千令吉减少至14526千令吉,降幅为4.8%[34] - 一年内到期借款为4818千令吉,较去年4805千令吉略有增加[34] - 毛利率从27.8%下降至27.1%,主要因马来西亚最低工资上涨[44] - 外汇收益净额450千令吉,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60千令吉[45] - 已发行股本通过配发321756千股普通股支付房地产收购对价[35] - 资本承担从54828千令吉减少至0,主要因投资物业收购承诺取消[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总权益为2.04亿令吉[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50万令吉[49] - 借款为1450万令吉[49] - 流动比率为2.4倍[50] - 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为2870万令吉[55]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未在受制裁国家或与受制裁人士进行任何交易,且风险管理委员会未识别任何制裁风险[65][66] - 公司已成立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制裁风险[66] - 控股股东确认于本期间遵守不竞争契据,未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区从事竞争性业务[71][72] - 董事及控股股东除披露事项外未在本期间存在竞争性权益或重大合约利益[69][7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23,321,600股[81][87] - 控股股东PRG Holdings持有公司股份625,224,000股,占比67.72%[85] - 股东Ng Yan Cheng持有公司股份66,693,600股,占比7.22%[85] - 股东詹嘉雯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2,612,000股,占比5.70%[85] - 董事Kang Boon Lian持有公司股份200,000股,占比0.02%[80] - 董事Kang Boon Lian持有PRG Holdings股份664,880股,占比0.14%[82] - 董事Tan Chuan Dyi持有PRG Holdings股份721,388股及1,309,081股衍生工具,总占比0.42%[82]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78]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需披露的重大事项[77]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操作[78] - 公司于2025年2月7日完成收购马来西亚Picasso Residence项目50个多层大厦单位,并发行321,756,000股新股,使PRG Holdings持股比例从50.45%增至67.72%[75] - 末期股息为每股0.01港元,总额923.3万港元[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