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9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9%[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25%[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股,同比增长66.67%[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同比增长91.67%[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0%,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23] - 利润总额为10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58%[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99%至1197.58亿元人民币[44][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66.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3.60亿元大幅增长98.25%[1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0%至1197.58亿元[12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至72.46亿元[128]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6.7%至0.25元/股[130]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61.3%至89.39亿元[1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71.57亿元,较上年同期42.28亿元增长69.3%[137][1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30%至936.34亿元人民币[44][45] - 研发投入69.4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5.79%[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0%至67.8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7%[1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铁路装备业务保持平稳发展,深化与国铁集团战略合作[29] - 新产业业务形成风电装备、新材料等重要增长极,光伏、储能等为增长点[32] - 公司风电装备、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业务进入国内前列[41] - 公司产品涵盖时速200-350公里电动车组、内燃动车组及28800kW功率机车[35] - 公司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38] - 公司持续巩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第一地位[41] - 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21%至597.06亿元人民币[48][49] - 新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59%至407.33亿元人民币[48][49]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业务推进"五本模式"本地化战略,完成"五个转变"转型[34]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6.84%至1065.24亿元人民币[48][51] - 新签海外订单约309亿元人民币[51]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89.98亿元人民币[44][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89.98亿元,同比减少588.7%[1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99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92亿元大幅收窄94.8%[134]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25.6%至303.2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0.07亿元[1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0.02亿元,较上年同期负9.21亿元扩大334.5%[134] - 投资支付的现金2224.59亿元,较上年同期1645.61亿元增长35.2%[134]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90.46亿元,主要因发行债券收到80亿元[1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66亿元,较上年同期负135.64亿元显著改善98.0%[134]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98.70亿元,较上年同期246.60亿元增长21.1%[134] 资产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5428.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85%[2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128.4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428.24亿元,增加299.79亿元(增幅5.8%)[123]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675.13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62.89亿元,下降112.24亿元(降幅16.6%)[123]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108.47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232.25亿元,增加123.78亿元(增幅11.2%)[123] - 存货从2024年末的789.51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67.91亿元,增加178.40亿元(增幅22.6%)[123]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281.9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32.89亿元,增加50.91亿元(增幅18.1%)[124]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1619.46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3.98亿元,增加74.52亿元(增幅4.6%)[124]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70.66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8.01亿元,增加17.35亿元(增幅24.6%)[1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024年末的1688.00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9.37亿元,增加11.37亿元(增幅0.7%)[124]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72.89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9.74亿元,减少33.15亿元(降幅45.5%)[12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末的161.04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95.53亿元,增加34.49亿元(增幅21.4%)[126]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50.32%至11,072,485千元,主要因财务公司购买大额存单[58]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30.76%至2,751,765千元,主要因短期薪酬增加[58] - 应交税费减少41.94%至2,107,075千元,主要因公司缴纳各项税费[58] - 其他应付款增加52.84%至23,579,406千元,主要因宣告股利尚未支付[58] - 其他流动负债激增301.66%至11,263,190千元,主要因发行超短期融资券[58]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5.30%至236.04亿元,主要因新增投资[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297,152千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5,358千元[61] 财务比率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96%,较上年度末59.00%上升1.96个百分点[120] - 利息保障倍数为21.90倍,较上年同期13.25倍提升65.28%[120]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30.49倍,较上年同期20.59倍增长48.08%[120]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为-19.37倍,较上年同期4.74倍大幅下降[120] - 利息偿付率为98.37%,较上年同期100.63%下降2.26个百分点[120] - 流动比率1.21,较上年度末1.24下降2.42%[120] - 速动比率0.90,较上年度末0.96下降6.25%[120] - EBITDA全部债务比为4.92%,较上年同期6.22%下降1.30个百分点[120]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子公司四方股份公司2025年1-6月净利润为2,909,615千元,营业收入24,877,411千元[62] - 子公司长客股份公司2025年1-6月净利润为2,055,115千元,营业收入18,231,071千元[62] - 子公司株洲所2025年1-6月净利润为624,650千元,营业收入29,556,973千元[62] - 母公司投资收益达29.71亿元,推动母公司净利润增至27.12亿元[13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31.57亿元人民币(含税)[6] - 公司总股本为28,698,864,088股[72]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31.57亿元,以总股本28,698,864,088股为基数每10股派1.10元[7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54.95%达658.07亿元人民币[54] - 国铁集团销售额占比48.03%[5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13,174户,其中A股股东511,114户,H股股东2,060户[109] - 控股股东中车集团持股14,587,578,250股,占总股本50.83%[111]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4,359,337,131股,占总股本15.19%[11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42,057,328股,占总股本2.93%[111]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05,663,637股,占总股本2.11%[111]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98,064,400股,占总股本1.04%[111] - 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238,563,617股,占总股本0.83%[111] - 十家公募基金中证金融资管计划各持股234,982,900股,各占总股本0.82%[111] - 中车集团合计持股14,765,441,250股(含A股及H股),占总股本51.45%[113]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08] - 2025年1-6月向股东分配利润60.27亿元,较上年同期57.40亿元增长5.0%[137][139] - 少数股东权益为41.99亿元,较上年同期39.54亿元增长6.2%[137][139] - 所有者权益合计211.93亿元,较上年同期199.95亿元增长6.0%[137][139] - 2025年1-6月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6,026,761千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142] - 2024年1-6月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5,739,773千元[145] - 公司股本总额为28,698,864千元,自2017年非公开发行后保持稳定[148][142][145] - 2025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3,974,031千元,较期初下降45.5%[142] - 2024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306,790千元,较期初下降72%[145]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2025年6月末余额为62,810,518千元[142] 融资和债务 - 公司发行了3期超短期融资券,总额为80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期30亿元利率1.46%,第二期30亿元利率1.47%,第三期20亿元利率1.46%[1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8.84亿元,较期初减少22.9%[1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3.04亿元,期末余额为14.00亿元[134] - 金融服务框架协议存款余额上限:200亿元(2025)、210亿元(2026)、220亿元(2027)人民币[93] - 金融服务框架协议信贷额度上限:100亿元(2025)、110亿元(2026)、120亿元(2027)人民币[93] - 其他金融服务年收费上限:0.22亿元(2025)、0.23亿元(2026)、0.24亿元(2027)人民币[93] - 财务公司向中车集团提供存款服务:本期存入金额78,488,527千元,取出金额78,775,740千元,期末余额4,410,098千元[97] - 存款利率范围0.95%-3.30%,每日最高存款限额20,000,000千元人民币[97] - 关联方贷款额度为1000万元人民币,利率范围2%-2.15%,期初余额9450元,期末余额-9450元[99] 担保和承诺 - 公司为南非株机电力机车项目公司提供履约担保余额11.63亿元人民币[100][102]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588.6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34.64%[103][104] - 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541.625亿元人民币[103] - 对非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46.972亿元人民币[103]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304.366亿元人民币[104] - 迪拜地铁项目公司履约担保余额13.8亿元人民币[104] - 银行承兑汇票担保27.67亿元人民币[104] - 贷款及中期票据担保55.94亿元人民币[104] - 保函、信用证及授信等担保504.99亿元人民币[104] - 中国中车2015年8月5日出具避免与时代电气同业竞争承诺函[80] - 中车集团2015年8月5日出具避免与中国中车同业竞争承诺函[80] - 中车集团2015年8月5日出具保持中国中车独立性承诺函[80] - 同业竞争承诺期限至时代电气退市或中国中车不再为其间接控股股东时止[80] - 所有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承诺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80] - 承诺履行情况适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80] - 中国中车授予时代电气竞争业务购买选择权和优先购买权[80] - 中车集团承诺优先向中国中车转让先进高盈利项目成果[80] - 中车集团承诺规范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合理定价原则,履行批准及信息披露义务[82] - 中车集团承诺承担因产权瑕疵导致的公司经济损失[8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将薪酬及股权激励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83] - 中车集团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且不侵占公司利益[8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5] 关联交易 - 公司与中车集团签订产品服务互供协议,有效期自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86] - 公司与中车集团产品服务互供框架协议年度上限:公司支付金额每年40亿元人民币,中车集团支付金额每年70亿元人民币(2025-2027年)[87] - 房屋租赁框架协议年度上限:公司租入房屋支付金额每年5亿元人民币,中车集团租入房屋支付金额每年2亿元人民币(2025-2027年)[87][88] - 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及劳务总额100,902千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0.08%[89] - 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及劳务总额303,476千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0.30%[91] - 关联销售中前三大客户:中车汽车电动57,923千元(0.05%)、常州中车新能源9,624千元(0.01%)、株洲中车天力锻业7,709千元(0.01%)[89] 风险因素 - DLS境外项目因回款周期长面临汇率波动风险[67] - 部分境外项目采用小币种结算难以实现汇率风险自然对冲[67] - 公司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并实施汇率风险敞口预算管控[67] - 境外经营受外资安全审查升级及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订单获取与执行[67] - 公司存在轨道交通装备结构性产能过剩需进行产业调整[68] - 公司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轨道交通业务板块改革方案[68] 公司治理和高管变动 - 2025年上半年高管变动包括执行董事、总裁及财务总监离任[71] 研发和创新 - 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630项,其中发明专利1216项,海外专利37项[42]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避免成品积压并满足客户需求[36] - 公司采购实行统一管理两级集中模式,通过中车购平台实现可追溯管理[36] - 公司销售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签订供货合同实现销售[3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584,645千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595,984千元[2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107,974千元[25]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为72,838千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45,176千元[2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为16,125千元[25] - 所得税影响减少非经常性损益118,630千元[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减少非经常性损益126,322千元[25] 社会责任 - 向4个帮扶县投入产业帮扶项目资金近1200万元[77] - 选派5名挂职干部(含1名村第一书记)赴帮扶县[77] - 18家主要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5] 资产权属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有3项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总面积1788.67平方米[82] - 公司使用房屋中7.85%(282,019.03平方米)曾因历史原因未获产权证[82] 子公司股权结构 -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实收资本为6,317,053千元人民币,持股及表决权比例均为93.54%[150] - 中车株洲所实收资本为9,126,840千元
中国中车(601766)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