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训修实业(0196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9:39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为46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3%[2] - 公司总收入为465.69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3%(2024年同期为525.178百万港元)[16] - 公司收入为465.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3%[37][40] - 纯利为1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1%[2] - 公司纯利为1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1%[56] - 稅前利潤为25.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8.2百万港元[4] - 纯利率降至4.0%,低于去年同期的4.5%[3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已售存货成本为352.95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4%(2024年同期为407.551百万港元)[18] - 销货成本353.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4%[44] - 分銷及銷售開支为13.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3.2百万港元[4] - 行政開支为61.5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4.2百万港元[4] - 融資成本为17.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1.5百万港元[4] - 融资成本为17.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4%[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28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1%(2024年同期为19.443百万港元)[18] - 所得稅開支为6.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3百万港元[4] - 所得税开支为6.16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1.9%(2024年同期为4.346百万港元)[19] 毛利(同比及构成) - 毛利为112.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2] - 公司毛利为112.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46] - 假发、假发配件及其他业务毛利为97.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7%[46] - 高档人发接发产品毛利为7.6百万港元,同比大幅下降63.5%[47] - 万圣节产品毛利为7.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3.3%[47] - 毛利率提升至24.2%,受益于原材料可用性及塔卡贬值[37] 各产品线收入表现(同比) - 假发及配件产品收入为423.3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2024年同期为441.842百万港元)[16] - 假发及配件类收入423.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41] - 高档人发接发产品收入为21.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6.6%(2024年同期为65.055百万港元)[16] - 高档人发接发产品收入21.8百万港元,同比暴跌66.6%[42] - 万圣节产品收入20.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9%[43] - 人发接发产品销货成本降幅达68.0%[44] 各地区市场表现(同比) - 美国市场收入为421.5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9%(2024年同期为483.924百万港元)[17]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90.5%,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41] - 孟加拉工厂收入占比达99.2%,较去年同期98.9%上升[40] - 孟加拉工厂收入占比微升至99.2%[60] 现金流及资本开支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15,712千港元增至142,269千港元,增加26,557千港元(增幅22.9%)[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42.3百万港元,较期初增长23.0%[57] - 资本开支为16.6百万港元,主要用于维持孟加拉制造能力[59] - 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约16.61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5.3%(2024年同期为13.26百万港元)[24] 借款及融资成本 - 有抵押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从507,156千港元增至578,232千港元,增加71,076千港元(增幅14.0%)[6] - 有抵押银行及其他借款(非流动部分)由55,176千港元降至46,610千港元,减少8,566千港元(降幅15.5%)[7] - 有抵押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达624,842千港元,较2024年末562,332千港元增长11.1%[31] - 浮动利率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区间为1.98%-8.37%,较2024年末2.90%-7.59%有所扩大[31] - 其他借款以香港银行同业拆息+1.5%计息,抵押银行存款金额为320万港元,较2024年末770万港元下降58.4%[32] - 受财务契约约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账面值约168,783千港元,较2024年146,300千港元增长15.4%[34] - 资本负债比率上升至81.1%,较期初72.1%增加9个百分点[58] 资产及负债变动 - 存货由488,501千港元上升至523,194千港元,增加34,693千港元(增幅7.1%)[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64,769千港元增至268,590千港元,增加3,821千港元(增幅1.4%)[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14,020千港元,较2024年末210,137千港元增长1.8%[26][28] - 逾期120日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达16,144千港元,较2024年末14,415千港元增长12%[28] - 流动负债总额从668,917千港元增至747,881千港元,增加78,964千港元(增幅11.8%)[6] - 权益总额由795,230千港元降至785,522千港元,减少9,708千港元(降幅1.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532,459千港元略降至526,795千港元,减少5,664千港元(降幅1.1%)[6] - 非流动按金由10,238千港元增至15,394千港元,增加5,156千港元(增幅50.4%)[6]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866,02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52,381千港元,减少13,641千港元(降幅1.6%)[6][7] 抵押及担保安排 - 银行存款抵押金额为52,047千港元,较2024年末50,985千港元增长2.1%[33] - 银行存款抵押金额为320万港元,较去年末770万港元下降58.4%[63] - 其他借款抵押银行存款金额为5,200万港元[65] - 香港土地、楼宇和车位抵押价值69,332千港元,较2024年末70,513千港元下降1.7%[33] - 银行借款融资抵押资产包含香港土地及楼宇6,930万港元[65] - 美国及中国土地及楼宇抵押价值2,640万港元[65] - 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62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216,000港元大幅增加[25] 股息及股东回报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去年同期为3.0港仙[2]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总额约12.724百万港元[20] - 中期股息每股2.0港仙,总金额约1,270万港元[70] - 中期派息比率为67.6%,去年同期为82.4%[2] - 中期派息比率67.6%,较去年同期82.4%下降14.8个百分点[71] - 回购股份10,492,000股,总代价650万港元[73] 贸易应付款项及诉讼 - 贸易应付款项中有37,552千港元逾期超过120日,涉及诉讼金额约2,894.8万港元及利息317.4万港元[30] 雇员及董事信息 - 公司雇员总数23,692名,较去年同期23,851名减少0.7%[64] - 雇员开支总额为1.8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821亿港元增长1.1%[64] - 执行董事共4人:张有沧、陈国强、贾子英、李炎波[81] - 非执行董事1人:陈刘裔[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共3人:冼汉廸、司徒毓廷、张少华[81] - 执行董事张有沧同时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76]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的所有条文[76]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77] - 全体董事确认期间内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7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8] - 中期报告将刊发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并寄发股东[79] 其他 - 确认重估亏损约2.73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4] - 可供授出购股权总数61,500,000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