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收入为3.797亿港元,同比下降3.11%[5] - 股东应占溢利为7738.3万港元,同比下降23.88%[5] - 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均为8.33港仙,同比下降23.88%[5] - 收入同比下降3.11%至3.797亿港元,主要因卫星转发器容量收入减少5.9%[21][23] - 股东应占溢利大幅下降23.88%至7738.3万港元[21] - 收入同比下降3.1%至3.8亿港元(2025年:379,673千元 vs 2024年:391,842千元)[41] - 净利润同比下降23.5%至7,781.2万港元(2025年:77,812千元 vs 2024年:101,660千元)[41] - 公司本期溢利为7738.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166亿港元下降23.9%[46] - 总收入3.797亿港元,同比下降3.1%[58] - 每股基本盈利0.083港元,同比下降23.9%[6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率显著恶化,毛利同比下滑29.62%至1.033亿港元[21] - 折旧费用总额2.055亿港元,同比增长0.5%[59] - 税项费用1950万港元,同比增长22.4%[60] - 已付香港利得税1758.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96.3万港元增长17.5%[47] - 租赁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436.8万元[73] - 支付予同集团附属公司的卫星服务费用为1012.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88.7万元激增436.8%[87] - 支付予联营公司附属公司的卫星服务费用为518.9万元,同比增长44.8%[87] 卫星转发器容量业务表现 - 卫星转发器容量收入减少是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5] - 卫星转发器带宽出租价格处于大幅下降趋势[16] - 公司收入约90%来自卫星转发器容量及相关服务[55] - 卫星转发器容量收入3.234亿港元,同比下降5.9%[58] 其他卫星相关服务表现 - 其他卫星相关服务收入5439万港元,同比增长18.0%[58] - 关联方收入中来自联营公司附属公司的卫星服务收入为4658.4万元,同比增长29.4%[87] - 关联方技术支援服务收入为87.3万元,同比下降29.0%[87] 利息和财务收益(成本) - 利息收入4351万港元,同比下降22.9%[59] - 外币汇兑收益大幅增长225.12%至718.2万港元[24] - 财务成本下降15.76%至215.4万港元[25] - 汇兑收益产生1,361.7万港元(2025年:13,617千元 vs 2024年:汇兑亏损1,770.9万港元)[4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1.131亿港元,但整体净现金流出1615.3万港元[32]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1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76亿港元下降3.8%[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615.3万港元,期末余额4.524亿港元[4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594.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236亿港元[47] - 购买物业厂房设备支出155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012万港元下降22.7%[47] 资本开支和承担 - 资本开支减少至1555万港元,主要用于新增设备[30] - 资本承担同比增长35.1%至1.7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169,871千元 vs 2024年12月31日:125,758千元)[37] - 未履行资本承担为16987.1万元,较2024年末的12575.8万元增长35.1%[8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长2.56%至25.112亿港元,其中88.67%为美元计价[21][33] - 总负债减少3.64%至8.455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降至12.1%[21][32] - 已抵押银行存款维持36.7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367千元 vs 2024年12月31日:367千元)[36] - 财务担保负债增长8.1%至254.5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2,545千元 vs 2024年12月31日:2,355千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2.9%至4.52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452,365千元 vs 2024年12月31日:465,893千元)[44] - 应收账款增长84.7%至2.72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272,383千元 vs 2024年12月31日:147,464千元)[44] - 物业抵押账面净值下降2.3%至250.2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2,502千元 vs 2024年12月31日:2,560千元)[36] - 买方信用贷款提取本金增至8.8亿港元(人民币805,968千元,2025年6月30日汇率换算)[39] - 汇兑储备由负5442.7万港元改善至负4489.5万港元,变动幅度17.5%[46] - 总权益增长3064万港元至61.19亿港元,增幅0.5%[46] - 非控股权益由77万港元减至73.6万港元,主要因收购非控股权[46]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2.72亿元,其中超过120天账龄的金额为1889.8万元[76] - 减值损失拨备2315.3万元[7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2亿元,较2024年末的4.66亿元减少2.9%[78] - 已发行普通股9.29亿股,股本金额9285.7万元[81] - 抵押物业账面净值为250.2万元,较2024年末的256万元下降2.3%[86] 投资和联营公司 - 公司拥有亚太5C卫星约57%的权益[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重估为790.9万元,较2024年末的805.3万元下降1.8%[71] - 投资物业重估亏损20.6万元,汇兑收益6.2万元[71] - 联营公司亚太星通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公司出资6亿元人民币持股30%[74] - 联营公司亚太星联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公司出资600万美元持股20%[74] - 为联营公司亚太星联提供财务担保最高责任金额1.78亿元人民币[80] - 投资物业第三级公允价值为790.9万元,较2024年末的805.3万元下降1.8%[82] 股息分配 - 中期股息每股2.50港仙,同比下降44.44%[6]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025港元,同比下降44.4%[63] - 已付股息总额6035.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46亿港元下降55.2%[46] - 宣派中期股息总额2321.4万元[88] 客户和市场表现 - 卫星组合服务覆盖全球75%以上人口地区[8] - 公司在内地及东南亚市场实现业务量正向增长[16]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收入1.244亿港元,占收入超10%[55] - 关联方收入中来自同集团附属公司的卫星服务收入为14178.8万元,同比增长6.4%[87] 员工和运营 - 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健[19] - EBITDA下降13.89%至2.610亿港元,利润率从77.4%降至68.7%[21][29] - 员工总数118人,较去年同期113人增长4.4%[90]
亚太卫星(0104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