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钢天源(00205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中钢天源中钢天源(SZ:002057)2025-08-24 15: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16.94%[1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43.07%[1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72.46%[16][23] - 基本每股收益0.1936元/股,同比增长43.20%[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5%,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1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94%至15.17亿元[3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9%至15.17亿元,去年同期为12.97亿元[1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40.3%至1.70亿元,去年同期为1.21亿元[123][1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1%至1.47亿元,去年同期为1.03亿元[12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3.2%至0.1936元,去年同期为0.1352元[12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5%,从4.96亿元增至6.57亿元[126]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3.8%,从1.17亿元降至1.01亿元[126] - 净利润同比下降14.3%,从1.18亿元降至1.01亿元[1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18%至11.36亿元[3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6%至7028.41万元,去年同期为6242.36万元[123]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至111.19万元,去年同期为-309.61万元[12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310%至-315.12万元,去年同期为-76.91万元[12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4%,从2569万元增至3093万元[12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3.1%,从286万元增至667万元[126]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3.4%,从1.05亿元降至6993万元[12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亿元,同比增长318.28%[16][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18.28%至1.73亿元[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相关负债中应付账款同比增长39.2%至2.13亿元,去年同期为1.53亿元[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18.4%,从4146万元增至1.73亿元[128]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10.30%至-5.43亿元[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扩大710.2%,从-6704万元增至-5.43亿元[1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89%[132]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3亿元,同比增长13,323%[132]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457亿元,同比增长143%[132]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扩大14.1%,从-8535万元增至-9743万元[1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4万元,同比改善81%[132]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969亿元,同比增长398%[13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39.2%,从9.28亿元降至5.64亿元[12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932亿元,较期初下降57.6%[1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53.3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0%[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5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25%[1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25.03%达13.36亿元[38] - 长期借款占比从0.40%升至2.27%达1.21亿元[38] - 应收款项总额为9.987455亿元,较前期8.219663亿元增长21.5%[41] - 负债总额微增0.9%至9.38亿元,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4.6%至26.01亿元[120]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3.36亿元,较期初增长3.7%[11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55亿元,较期初下降1.8%[114] - 存货期末余额为4.62亿元,较期初增长14.9%[11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05亿元,较期初下降46.2%[115]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21亿元,较期初增长476.7%[1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57亿元,较期初增长5.3%[116]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84亿元,较期初增长17.2%[118]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94亿元,较期初增长16.6%[119]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27亿元,较期初下降24.8%[119]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9.11亿元,较期初下降0.5%[11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同比下降98.4%至165.28万元,去年同期为1.02亿元[120] 业务线表现 - 制造业收入占比80.40%达12.20亿元[35] - 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25.36%至2.97亿元[35] -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增长29.75%达2.97亿元[35] - 国外市场收入增长29.76%至0.99亿元[35] 产能和产业规模 - 公司检验检测服务拥有近20个资质,包括CAL、CMA、ILAC+CNAS等,覆盖金属材料、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领域[24] - 检验检测实验室面积约8万平方米,授权检测标准3000+项和参数12000+项[24] - 公司磁性材料产业产能:四氧化三锰85000吨(电子级50000吨,电池级35000吨),永磁铁氧体器件20000吨,软磁器件5000吨,金属磁粉芯4000吨,稀土永磁器件2000吨[27] - 公司金属制品产业产能70000吨,用于汽车、船舶等领域[27] - 公司主要业务为磁性材料、金属制品及矿山设备研发制造与检验检测服务[146]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公司重点科研项目15项,在研各级政府项目12项(科技部1项、国家发改委2项、国防科工局7项、省市级2项)[28]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授权专利19项(发明专利13项,PCT专利1项)[28] - 公司拥有6个国家重要创新平台和8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承接近3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9] - 公司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名单,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安徽省制造业100强企业[2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9.50204亿元,已使用9.292542亿元,使用进度97.8%[46] - 募集资金闲置金额0元[46] - 高性能软磁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元[46] - 检测检验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0.619亿元[46]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46] - 年产15,000吨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23,925.4万元,实际投资额23,925.4万元,投资进度0%[49] - 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绿色制造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44,700万元,实际投资额44,700万元,投资进度0%[49] - 检测检验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9,300万元,实际投资额481.41万元,投资进度6,192.62万元占66.59%,预计2025年12月31日完工[4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额15,000万元,实际投资额15,000万元,投资进度100%[49]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总额92,925.4万元,实际投资额21,192.6万元[49] - 公司使用2.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合计771,808,566.51元,其中4.5亿元用于现金管理[50] - 年产15,000吨软磁项目因收购公司已有5,000吨产能满足需求而暂缓实施[49] - 高性能永磁项目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建成3,000吨改扩建项目并投产[49] - 检测检验项目因施工交叉影响进度,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49][50]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753,883,70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4] - 现金分红总额为4523.302万元人民币,占可分配利润的12.15%[62] - 每10股派息0.6元人民币,现金分红金额为4523.302万元人民币[6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78.53万元[20] 股权和股份变动 - 公司总股本由758,482,776股减少至753,883,706股,减少4,599,070股[96][9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7,868,380股,期末剩余458,790股,占比从1.10%降至0.06%[9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3,269,310股,期末达753,424,916股,占比从98.90%升至99.94%[95] - 回购注销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4,599,070股,涉及137名激励对象[96][97] - 股份变动原因为未达解除限售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96] - 股份变动经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及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97] - 股份回购注销手续于2025年6月30日完成[98] - 股份变动影响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及每股净资产的计算[98] - 137名激励对象期初限售股数为4,599,070股,本期全部解除限售[99] - 125名激励对象期初限售股数为2,888,850股,本期全部解除限售[99] - 股权激励计划解除限售3.63858万股,回购4.59907万股[63] 股东结构 - 中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133,245,380股,占比17.67%[103]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持股54,322,377股,占比7.21%[103]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131,430股,占比4.93%[103] - 谭若闻持股23,480,615股,占比3.11%,报告期内减持4,977,075股[103] - 中国冶金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持股15,546,879股,占比2.06%[103] - 彭贺庆持股12,343,200股,占比1.64%[103] -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9,075,195股,占比1.20%[10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91,779股,占比1.17%,报告期内增持94,335股[103] - 莫海持股5,843,922股,占比0.78%,报告期内减持418,931股[103] - 刘圳森持股4,321,450股,占比0.57%,报告期内新增持股4,321,450股[103]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规模增长,影响资金周转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58] - 公司计提坏账准备以应对应收账款风险[58] - 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利润低且成本高[55] - 公司面临技术风险,缺乏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55] - 公司下游客户货款结算周期较长[58]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关联财务公司贷款额度3000万元,利率2.8%,期初及期末余额均为3000万元,本期无新增贷款及还款[79] - 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789.22万元,全部为关联方担保,担保类型为抵押[87] - 期末实际担保余额789.22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0.24%[88] - 对股东及关联方担保余额789.22万元,无高负债被担保对象[88]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1] - 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9] - 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0] - 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73] - 无委托理财业务[89] - 公司合并范围内共有11家子公司[147] - 公司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期为2025年8月21日[147] 社会责任 - 乡村振兴帮扶资金总投入17.848万元,其中产业项目投入4万元,规划赞助4万元,公共福利赞助9万元,农产品采购0.848万元[66] 会计政策和估计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单项计提标准为金额大于200万元且占比超1%[155] - 重要在建工程认定标准为金额大于500万元且预算占比超1%[155]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认定标准为少数股东权益大于5000万元且占净资产超1%[155] - 重要合营/联营企业认定标准为投资金额大于100万元且占长期股权投资余额超1%[155] - 账龄超1年的大额预付款项认定标准为金额大于100万元且占比超1%[155] - 重要应付账款认定标准为金额大于200万元且账龄超1年占比超1%[155] - 实际核销应收账款重要标准为金额大于100万元且占坏账准备总额超1%[155] - 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为日元[154]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 控制标准包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力 享有可变回报 并能够运用权力影响回报金额[165] - 公司对控制的判断综合考虑被投资方设立目的 相关活动决策机制 权利能力 可变回报获取 权力影响能力及其他方关系等事实和情况[166] - 取得子公司控制权日起纳入合并范围 丧失控制权日起停止合并 处置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67]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 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67] - 合并财务报表中抵销集团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 交易及未实现利润[168] - 子公司股东权益及净损益中非公司拥有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单独列示[16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 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 可随时支付存款及持有期限短(一般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 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 价值变动风险小投资[173]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每月第一日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74]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即期汇率折算 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按资本化原则处理 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5] - 境外经营处置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全额转入当期损益[177] - 处置部分境外经营权益不丧失控制权时折算差额归属少数股东权益[178] - 构成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项目汇兑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78]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8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181] - 极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转入留存收益[1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8]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190]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确定[193] - 无活跃市场金融资产使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193] - 权益工具相关交易费用直接从权益中扣减[195] - 权益工具股利分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196] - 金融资产减值范围涵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等[197] - 减值准备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198]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损失计量准备[198]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预期损失计量[198] - 较低信用风险工具默认按12个月预期损失计量[198] - 信用风险评估采用组合与单项相结合的方法[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