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47亿元,同比下降15.62%[18] - 营业总收入104.71百万元,同比下降15.62%[40][4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5.6%至1.047亿元(2024年同期1.241亿元)[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493万元,同比扩大109.3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3百万元,同比下降109.31%[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8.21百万元,同比下降181.98%[40] - 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3192.21万元(同比增亏189.0%)[127]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33.10万元(同比增亏103.4%)[128]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064.79万元(同比增亏248.2%)[131]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同比下降100%[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4%至9117.62万元[127]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6.3%至1111.85万元[12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9%至528.58万元[127]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575.76万元[127]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1.9%至6567.85万元[1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船舶配电系统及机舱自动化系统未发生改变[29] - 公司船舶配电系统包含中压配电板主配电板应急配电板等产品[30] - 公司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含监测报警系统远程状态管理系统等32项配置[31][32] - 船舶配电系统业务营业收入59.13百万元,同比下降29.86%[40][49] - 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业务营业收入19.62百万元,同比下降47.93%[40][49] 各地区表现 - 子公司杭州海创自动化净利润为-2,880,831.78元,营业收入为38,522,007.65元[63] - 子公司苏州海特电气净资产为-6,950,744元,净利润为-909,191.52元[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造船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25] - 公司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25] - 全球新船订单中LNG甲醇等清洁燃料船舶占比显著提升至60%以上[26] - 欧盟Fuel EU Maritime法规2025年强制实施要求船舶能源温室气体强度逐年降低[26]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2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4万元,同比下降599.61%[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4百万元,同比下降599.6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54百万元,同比下降2,098.42%[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16百万元,同比上升2,387.42%[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88.96百万元[41][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335.02万元变为-1,673.79万元,同比下降599.5%[13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2亿元,同比下降0.9%[13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7.67亿元,同比增长82.7%[13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6.76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6.67亿元[13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2.55亿元,主要来自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57亿元[1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04亿元,较期初增加41.4%[134]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8亿元,同比下降39,828.8%[135]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7.21万元,同比恶化13.1%[136]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6亿元,同比改善2,396.3%[136]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14.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2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99%[18] - 资产负债率14.36%,较年初下降3.96个百分点[4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9亿元,较期初2.29亿元增长34.8%[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10亿元[11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25亿元,较期初3.29亿元下降1.1%[118]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718万元,较期初811万元增长111.8%[11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10.18亿元,较期初8.12亿元增长25.4%[118] - 资产总计期末为14.41亿元,较期初12.29亿元增长17.3%[11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000万元,较期初2419万元下降17.3%[119]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为115万元,较期初859万元下降86.6%[11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8940万元,较期初1.14亿元下降21.8%[120]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为2.79亿元,较期初2.08亿元增长34.5%[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0.02亿元[13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233,422,843.35元,较期初增长3.35%[1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9,496,738.52元,同比下降11.91%[140]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4,422,555,480.01元,较期初增长0.01%[140]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71,711,010.99元,同比持平[140]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2,684,592.11元,降幅11%[140]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1,019,149,017.22元增至期末1,254,019,724.73元,增长约23.0%[143][144] - 资本公积从年初523,199,531.37元增至期末778,718,117.32元,增长约48.8%[143][144]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130,003,994.86元降至期末109,356,116.42元,减少约15.9%[143][144] - 期末余额中专项储备项为146,935,937.28元[142]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42.69亿元,其中股本294.23亿元、资本公积423.20亿元、盈余公积71.71亿元、未分配利润153.54亿元[146]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降至936.76亿元,未分配利润减少至147.61亿元[147] 金融资产和投资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327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278万元[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品)期末余额为110,015,277.78元,期内购买金额为635,000,000元,出售金额为525,000,000元[52][55] - 金融资产总额期末为110,969,739.48元,期初为954,461.70元,增长11,515%[52]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63,5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11,000万元,均使用自有资金[58] - 公司金融负债期末余额为0元[52] 受限资金和保证金 -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余额为476,855.68元,较期初下降94%[54] - 保函保证金期末余额为4,532,393元,较期初下降24%[54] - 受限资金总额为5,009,248.68元,较期初下降65%[54] 公司结构和子公司 - 公司持有3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及3家参股公司[63] - 公司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营船舶配电系统及机舱自动化系统[161] - 2025年6月30日合并财务报表涵盖5家子公司,较上期无变化[162] 运营模式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不设经销商以销定产[35] - 公司研发模式采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包括联合开发与项目合作[36] - 公司采购模式以订单采购为主结合集中采购控制成本[37] - 公司生产模式以销定产并探索标准化模块化提高可复制性[38][39] 股东和股份结构 - 股份结构变动:有限售条件股份全部解除限售47,957,644股(原占比16.30%),无限售条件股份增至294,234,480股(占比100%)[104] - 股东限售变动:龚瑞良持有的47,957,644股高管锁定股全部解除限售[10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份总数为34,341,000股[109] - 浙江省二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32.24%,持股数量为94,848,375股[109] - 股东龚瑞良持股比例为20.72%,持股数量为60,970,116股,报告期内减持2,973,409股[109] - 龚瑞良质押股份数量为55,000,000股[109] - 股东王华持股比例为2.21%,持股数量为6,516,000股[109] - BARCLAYS BANK PLC持股比例为0.81%,持股数量为2,382,704股,报告期内增持1,605,479股[109] - 常州市中科江南股权投资中心持股比例为0.79%,持股数量为2,331,700股,报告期内减持4,422,600股[109] - 高盛公司持股比例为0.49%,持股数量为1,430,886股,报告期内增持1,310,508股[109] -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股比例为0.45%,持股数量为1,320,596股,报告期内增持1,320,596股[109]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44%,持股数量为1,295,376股,报告期内增持1,295,376股[10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3.05亿元,其中新增注册资本0.25亿元[148] - 2018年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3.49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0.36亿元[150] - 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新增股本0.87亿元,募集资金1.00亿元[149] - 2019年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48.38万股,回购价格6.88元/股[151] - 2017年度每10股送红股6股,新增股本0.60亿元[149] - 公司上市时注册资本为0.75亿元,后经多次增资扩股[148] - 公司于2020年2月4日完成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38,240股,回购价格为6.88元/股,变更后注册资本为302,964,120元[152] - 2020年8月20日完成股份过户66,946,500股(占总股本22.5369%)至浙江二轻,控股股东变更为浙江二轻[154] - 2020年5月21日股东大会通过回购注销5,911,920股限制性股票,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97,052,200元[155] - 2020年11月17日股东大会通过回购注销204,480股限制性股票,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96,847,720元[156] - 2021年8月20日完成股份过户22,021,875股(占总股本7.42%)至浙江二轻[158] - 2021年9月4日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94,234,480元,总股本减少2,613,240股至294,234,480股[1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9,423.448万股,注册资本29,423.448万元[160] 租赁活动 - 公司租赁收入确认:2025年1月至6月向梁玉爱、何平、广东越之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武汉锦盛华美传媒有限公司等出租房屋及设备,合计租金收入214.04万元[96] - 最大单笔租赁合约:向苏州瑞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出租生产及办公场地,年租金350.17万元,第三年起递增5%至367.6785万元/年[96] - 上海闵行区办公场地租赁:年租金70.901252万元,租期2024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95] - 青岛办公场地租赁:向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租场地,年租金29.4156万元[93] - 常熟国瑞科创中心多笔租赁:包括苏州科瑞能源科技(年租金22.9635万元)[94]、上海汇平化工(首年租金22.23万元/年,续租期17.1万元/年)[93] - 苏州深蓝空间租赁变更:2025年3月1日起租赁面积由90.857平方米减至45平方米,租金调整为1.354982万元(对应周期)[94] - 苏州园胜和环境租赁:2025年租金8.722083万元(含免租期),2026年起年租金9.515万元[95] - 宁波合迈国际贸易租赁:年租金19.5万元,租期2025年3月25日至2028年5月24日[96] 业绩补偿 - 关联方龚瑞良等需支付业绩补偿款三期合计约4.44亿元(含利息)[76] - 第一期补偿款1.05亿元已于2023年5月及7月支付完成[76] - 第二期补偿款1亿元需在协议生效后12个月内支付[76] - 第三期补偿款约2.39亿元需于2025年6月30日前支付[76] - 补偿款利息按年利率3.65%计算(以2023年5月LPR为准)[7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副总经理袁勇强因个人原因于2025年3月7日离任[71]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披露估值提升计划[70]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70]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72]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73] - 财务报表于2025年8月22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163]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标准 - 重要在建工程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2%[171] - 重要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2%[171] - 重要账龄超1年应付账款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2%[171]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认定标准为超过资产总额10%[171] - 重要承诺事项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资产总额2%或对利润总额影响超10%[171] - 重要或有事项认定标准为预计超资产总额2%或对利润总额影响超10%[17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且流动性强的投资[17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按交易价格计量)[18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1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需同时满足收取现金流和出售双重目标[185] - 公司不可撤销地将部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公允价值变动(除套期会计外)计入当期损益,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187]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分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89]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90]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极少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基于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191] -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违约风险为权重的信用损失加权平均值,分为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和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192] - 公司采用三阶段法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并基于摊余成本计算利息收入[193][194]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计提减值,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95] - 应收款项融资主要为信用级别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且不计提坏账准备[197] - 其他应收款划分为2个组合: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198] - 账龄组合以应收款项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198] - 关联方组合以款项性质作为确定依据[198] - 组合计提方法均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198] - 单项计提坏账标准:客户信用风险特征显著不同或发生显著变化[199] - 单项计提触发情形包括客户发生严重财务困难[199] - 预期
国瑞科技(30060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