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酷派集团(02369) - 2025 - 中期业绩
酷派集团酷派集团(HK:02369)2025-08-25 22: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30.8%至1.746亿港元(2024年同期:2.523亿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74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23亿港元下降30.8%[32] - 公司收入为174.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0.8%[51] - 除税前亏损同比收窄12.1%至7958.6万港元(2024年同期:9057.9万港元)[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同比收窄11.0%至8029.8万港元(2024年同期:9022.1万港元)[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8029.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9022.1万港元改善11.0%[28] - 公司除税前净亏损为80.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90.6百万港元[41] - 除税前净亏损由90.6百万港元收窄至80.3百万港元,改善11.4%[5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净亏损80百万港元[10] - 公司税前亏损扩大至79.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0.6百万港元[19][2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9.63港仙,同比减少10.9%(2024年同期:22.03港仙)[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及其他开支减少至1.339亿港元(2024年同期:1.492亿港元)[4] - 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133.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5.3百万港元[39]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149.2百万港元减少15.3百万港元至133.9百万港元,降幅10.3%[5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50万港元,占收入3.7%,较2024年同期1470万港元下降55.8%[3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14.7百万港元减少8.2百万港元至6.5百万港元,降幅55.8%[52] - 融资成本上升至2366万港元(2024年同期:1642.8万港元)[4] - 总员工成本为42.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3.6百万港元减少20.3%[72]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0.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0.4百万港元[4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4%,从167.6百万港元降至88.2百万港元[20][22] - 智能手机及设备销售收入为8220万港元,占总收入47.1%,较2024年同期1.551亿港元下降47.0%[32] - 手机业务分部业绩亏损8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6.6百万港元有所改善[19][20] - 加密货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1%,从41.2百万港元增至52.0百万港元[20][22] - 加密货币业务收入为5200万港元,占总收入29.8%,较2024年同期4120万港元增长26.2%[32] - 加密货币业务实现分部利润4.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1百万港元[19][20]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同比下降20.8%,从43.4百万港元降至34.4百万港元[2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录得租金收入约34.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3.4百万港元)[11] - 租金收益为3440万港元,占总收入19.7%,较2024年同期4340万港元下降20.7%[32] - 物业投资业务贡献分部利润14.9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2.7百万港元[19][20] 毛利率和毛利 - 毛利率大幅下降,毛利为2706万港元(2024年同期:5352.1万港元)[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5.5%,较2024年同期的21.2%下降5.7个百分点[34] - 公司整体毛利为271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350万港元下降49.3%[34] - 公司整体毛利为27.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53.5百万港元[51] 其他收益及盈利 - 其他收益及盈利显著增加至5708.7万港元(2024年同期:3885.1万港元)[4] 资产和债务 - 公司已动用现有银行贷款额度约人民币11.3亿元(相当于12.4亿港元)[11]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75,95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2,993千港元[7] - 公司债务总额约1,233.49百万港元,其中40.50百万港元2026年到期,1,192.99百万港元2038-2039年到期[43]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12,446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39,783千港元[7]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9,933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70,971千港元[7]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55%,2024年末为54%[4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693百万港元[10] 现金和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8233.9万港元(2024年末:6514.5万港元)[6] - 公司不受限制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约为82百万港元[1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34百万港元,2024年末为65.15百万港元[42] 存货和应收款项 - 存货大幅减少至2155.7万港元(2024年末:5867.6万港元)[6] - 存货周转天数为26.66日,2024年末为50.15日[47]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准备增至2625.7万港元,较2024年末1199万港元增长118.9%[30] 抵押资产 - 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152,836,000港元(2024年:155,170,000港元)[53] - 抵押投资物业账面值3,239,396,000港元(2024年:3,151,325,000港元)[53] - 抵押使用权资产账面值9,279,000港元(2024年:9,194,000港元)[53] - 已抵押应收款项为1,799,000港元(2024年:7,587,000港元)[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自2023年下半年起积极拓展海外Web3.0、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领域商业机遇并布局数字货币领域[62] - 公司2024年继续加大对数字货币领域的投资力度并持有美国上市加密资产行业相关证券[62] - 公司2025年初拟收购加密货币挖矿托管服务公司但最终未执行[63] - 公司成立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事业部以推进RWA等关键工作[68] - 公司将持续监控全球能源、政策、法律环境变化以评估数字货币投资风险[68] - 公司计划深度融合AI大模型打造高性价比智能穿戴产品[65] - 公司海外业务将拓展东南亚、印度、中东、拉美等潜力区域并推行品牌+ODM双轨运营模式[66] - 公司地产物业租赁业务将建立动态租金定价机制以增强市场竞争力[67] - 公司将持续优化海外业务布局从智能手机扩展至智能平板、TWS耳机及其他智能设备领域[66] - 公司国内业务将深化与通信运营商战略合作并拓展电商渠道资源[64] 地区表现 - 非流动资产中中国地区占比95.1%,达3,630.2百万港元[21] - 海外业务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59] 物业项目状态 - 深圳酷派信息港二期及三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61] - 东莞松山湖酷派科技生态园及深圳酷派信息港一期已投入运营并产生稳定收益[6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陈家俊先生一人兼任[83] - 公司董事会认为当前架构不会损害权力及职权平衡[83] - 公司董事会认为当前架构能使集团迅速有效决策和实施[83] - 公司声明报告期间不存在不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83] - 公司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5]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陈家俊先生、马飞先生及刘娟女士[8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梁锐先生及许奕波先生[8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郭敬晖先生、王冠女士及卓灝勤先生[85] 股份回购和出售 - 公司回购5,055,000股合并股份,总代价4.05百万港元[76]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0.74港元至0.85港元[76] - 获批准回购授权最多可购回40,952,519股合并股份[75] - 计划出售最多1,625,000股CleanSpark股份,最低售价不低于每股14.50美元[81] 员工情况 - 员工总数减少至134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5名减少40.4%[72] 关联方交易和融资 - 公司有关联方京基集团提供的未动用贷款融资人民币480百万元(相当于525百万港元)[17] - 公司正向银行申请额外信贷人民币200百万元(相当于219百万港元)[17] 税务事项 - 递延税项为712,000港元,2024年同期为-358,000港元[27] 风险披露和前瞻性陈述 - 公司公告包含受风险及不确定性影响的前瞻性陈述[84] - 公司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度依赖公告资料并应寻求专业意见[84]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从3,894.8百万港元微降至3,838.4百万港元[20] 投资和衍生工具 - 未持有价值达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73] - 未签订任何利率协议或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71] - 未订立任何衍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70] 股息政策 - 不派付中期股息[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