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益为22.16亿港元,同比增长8%[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22.16亿港元,同比增长8%[13]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0.5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6亿港元,同比增长7.7%[66] - 总收益22.16亿港元,同比增长7.7%[80]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18.22亿港元,同比增长3.5%[80] - 电讯硬件销售收益3.94亿港元,同比增长32.2%[80] - EBITDA总额为7.71亿港元,同比增长6%[5] - EBITDA达7.71亿港元,同比增长6%[13][17] - 公司及附属公司EBITDA为7.46亿港元,合营企业EBITDA为0.25亿港元,总计EBITDA为7.71亿港元[107] - 2024年同期公司及附属公司EBITDA为7.00亿港元,合营企业EBITDA为0.28亿港元,总计EBITDA为7.28亿港元[107] - EBIT总额为60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3000万港元)[5] - EBIT为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000万港元改善120%[13][17] - 公司及附属公司EBIT/(LBIT)为0港元,合营企业EBIT为0.06亿港元,总计EBIT为0.06亿港元[107] - 2024年同期公司及附属公司EBIT/(LBIT)为亏损3.7亿港元,合营企业EBIT为0.07亿港元,总计亏损0.30亿港元[107] - 股东应占溢利为60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1200万港元)[5] - 股东应占溢利为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200万港元改善150%[13][17] - 公司股东应占期间溢利由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1200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600万港元[6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0.25港仙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0.12港仙[66]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亏损)为0.06亿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0.12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07] - 每股基本盈利为6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20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营业支出8.53亿港元,同比增长2.8%[83] - 物业及设备购置成本1.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66亿港元增长4.8%[91] - 2025年上半年雇员成本总额为1.9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5亿港元减少2.1%[36] - 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4200万港元,同比减少19.2%[20] - 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净额4800万港元,同比下降17.2%[85] - 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为0.88亿港元,利息及其他融资成本为0.46亿港元[107] - 2024年同期利息及其他融资收入为0.99亿港元,利息及其他融资成本为0.47亿港元[107] - 香港税项支出4000万港元,同比增长29.0%[86] - 税项为0.42亿港元[107] - 2024年同期税项为0.34亿港元[10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客户服务收益净额达18.22亿港元,同比增长4%[5] - 本地服务收益为14.23亿港元,同比下降2%[5] - 漫游服务收益为3.99亿港元,同比增长30%[5] - 漫游服务收益达3.99亿港元,同比增长30%[13][16] - 硬件及其他产品收益为3.94亿港元,同比增长32%[13][16] - 客户服务收益净额达18.22亿港元,同比增长4%[13][16] - 本地服务收益为14.23亿港元,同比下降2%[13][16] 客户相关指标表现 - 客户数目达到610万名,5G渗透率达57%[10] - 后付净ARPU为171港元,同比增长2%[10] - 预缴客户数达473.5万户,同比增长67%[18] - 客户总数达613.4万户,同比增长44%[18] - 客户数目达到约610万名,5G渗透率上升6个百分点至57%[19] - 每月后缴客户流失率改善0.1个百分点至0.9%[19] - 后缴净ARPU同比上升2%至171港元[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6.68亿港元,同比增长26.3%[7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7.47亿港元,同比扩大139.7%[70]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54亿港元,同比略增1.1%[70]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6.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43亿港元增长25.8%[101] 资产负债及资本开支 - 现金及银行结余37.54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2.0%[20] - 物业、设施及设备资本开支微升5%或800万港元,占客户服务收益净额10%[21] - 现金净额37.54亿港元,其中63%以美元列值[29] - 物业、设施及设备资本承担1.73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34.1%[33] - 电讯牌照资本承担6.17亿港元[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31.68亿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35亿港元,降幅达80%[67] - 短期银行存款从2024年末的5.11亿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1.19亿港元,增长510.4%[67] - 资产净额从2024年末的95.33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88亿港元,减少2.6%[67] - 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95.33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88亿港元,减少2.6%[67] - 物业、设施及设备从2024年末的28.88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7.89亿港元,下降3.4%[67] - 电讯牌照从2024年末的29.05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7.15亿港元,下降6.5%[67] - 累计亏损从2025年1月1日的28.38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30.83亿港元,增加8.6%[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35亿港元,同比下降24.8%[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3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68亿港元大幅下降79.96%[92] - 应收账款净额3.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4亿港元减少7.85%[93] - 超过180天账龄的应收账款增至99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300万港元增长35.6%[94] - 应付账款1.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7亿港元增长21.9%[96] - 或有负债总额15.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69亿港元下降14.87%[103] - 资本承担总额7.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46亿港元增长5.9%[104] 股息及股东回报 - 每股中期股息维持2.28港仙[8] - 中期股息总额1.1亿港元,每股2.28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8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169名,较2024年底的1,181名减少1.0%[36]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员工数为1,147名,较2024年同期的1,212名下降5.4%[36] - 董事霍建宁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202,380股公司股份,占比0.0249%[41] - 董事吕博闻直接持有9,100,000股公司股份,占比0.1888%[41] - 董事胡超文持有2,001,333股公司股份,占比0.0415%[41] - 霍建宁持有长和6,011,438股普通股(占比0.15%)及HTAL 5,100,000股普通股(占比0.03%)[44][47] - 胡超文持有长和8,892股普通股,占比0.0002%[44] - 黎启明持有长和34,200股普通股,占比0.0008%[44] - 叶毓强持有长和177,000股普通股(占比0.0046%)及面值25万美元债券[48] - 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 (HTIHL) 持有公司股份 3,184,982,840 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66.09%[49] - 长和(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链持有公司股份 3,184,982,840 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66.09%[49][52] - 李嘉诚持有公司股份 404,132,779 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8.38%[50] - 李泽钜持有公司股份 406,844,029 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8.44%[50] - 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 350,527,953 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7.27%[50] - 李泽钜通过其可行使投票权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 2,519,250 股[57] - 李泽钜的一名子女通过一家公司持有公司股份 192,000 股[50] - Cheung Kong Enterprises Limited 持有公司股份 23,689,889 股[49][52] - 公司认股权计划已于2019年5月20日届满,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的认股权[56]
和记电讯香港(0021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