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影(60097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中国电影中国电影(SH:600977)2025-08-26 1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3%[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下降19.13%[40] - 营业收入为17.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3%[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35%[2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下降154.35%[4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69%[21] - 基本每股收益-0.059元/股,同比下降154.13%[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0%,同比下降2.81个百分点[22] - 净利润亏损1.03亿元人民币,同比转亏(上年同期盈利1.91亿元)[1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盈利2.03亿元)[11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5%至6.24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9.39亿元(2024年半年度)[118] - 营业利润转亏为-8480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盈利2.32亿元(2024年半年度)[118] - 净利润转亏为-8926.82万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盈利1.73亿元(2024年半年度)[119] - 基本每股收益转亏为-0.048元/股(2025年半年度)对比盈利0.109元/股(2024年半年度)[116][1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6.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24%[56] - 研发费用为3037.89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7.22%[56] - 研发费用为3037.8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上年同期2213.91万元)[115] - 财务费用为负7015.43万元人民币,主要源于利息收入超1亿元[115] - 财务费用为负8278.99万元主要源于利息收入9065.34万元超过利息支出778.63万元[11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出品影片累计票房60.82亿元占国产片票房22.97%[41] - 公司发行影片315部实现票房238.49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90.39%[43] - 公司发行国产影片226部累计票房222.51亿元占全国国产影片票房92.91%[43] - 公司发行进口影片89部累计票房15.98亿元占全国进口影片票房65.58%[43] - 公司控参股院线和控股影院覆盖全国24856块银幕市场占有率31.27%[45] - 公司旗下营业控股影院实现总票房4.15亿元占全国票房1.57%[45] - 公司控参股院线实现总票房77.67亿元观影人次1.74亿[45] - 国内已开业CINITY影厅214个,包括31个CINITY LED影厅[47] - 中影巴可新增放映机销售604套,占全国新增银幕63%[47] - 中影云票务平台注册用户1790.31万人,接入影院11525家,覆盖超85%全国可统计票房影院[48] - 中影融资服务合同余额0.96亿元人民币,服务客户84家[48] - 创作业务毛利率-249.76%,同比下降261.09个百分点[60] - 发行业务收入6.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48%[6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1.5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86%[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前瞻性陈述涉及未来计划和发展战略,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 公司面临影视产品盗版侵权风险,已采取反盗版技术及专门监察措施[73] - 控股影院因人员密集环境面临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可能暂停营业影响业绩[75] - 公司通过委托专业机构监测等方式减少版权盗版行为[73] - 应收账款催收机制持续加强以降低回收风险[74] - 控股影院设立突发公共事件防控小组以保障安全[76]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合并总资产183.60亿元较年初下降2.63%[40] - 货币资金减少19.25%至63.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34.55%[6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47.99%至36.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19.76%[63] - 短期借款激增59.85%至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5.45%[62][6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暴增627.18%至3.44亿元[63] - 其他应收款增长87.18%至1.40亿元[63]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为人民币9.17亿元,较年初减少23.99%[74] - 股权投资总额同比暴跌91.86%至600万元[66] - 货币资金减少至63.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8.55亿元下降19.2%[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36.2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52亿元增长48.0%[106] - 应收账款下降至9.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07亿元减少24.0%[106] - 存货增长至18.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18亿元增长15.2%[106] - 短期借款增加至10.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26亿元增长59.7%[107] - 应付账款下降至32.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6.55亿元减少12.1%[107]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37.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85亿元下降3.4%[108]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44.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5.83亿元下降21.2%[110]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30.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76亿元增长55.0%[110]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长至10.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85亿元增长15.0%[110] - 公司总资产为176.9亿元人民币,较上期174.57亿元增长1.3%[111][112] - 短期借款增至10亿元人民币,较上期6.26亿元增长59.7%[111] - 长期股权投资达58.2亿元人民币,与上期基本持平[111] - 合同负债增至4862.66万元人民币,较上期2344.06万元增长107.5%[111]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38.61%[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38.61%[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5.42亿元(2025年半年度)对比正现金流838.17万元(2024年半年度)[1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7.0%至16.79亿元(2025年半年度)[1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8.0%至15.28亿元(2025年半年度)[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4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1亿元,同比扩大79.2%[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1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5.12亿元,期末余额63.25亿元[122]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6.22亿元,同比增长19.4%[12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32.35亿元,同比增长83.8%[124]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9990万元,同比增长580.5%[124]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7.44亿元,同比下降90.0%[124]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4.00亿元,同比减少8.0%[125] - 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1.83亿元,同比转负[125] 其他财务数据:所有者权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01亿元人民币,主要包含政府补助5,944.9万元[2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10.12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4.82亿元人民币[127]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13.32亿元人民币[128]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4.31亿元人民币[12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1.27亿元人民币[128] - 未分配利润本期减少1.31亿元人民币[128] - 资本公积本期减少229.83万元人民币[128]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减少984.84万元人民币[128] - 所有者投入资本减少1,498.77万元人民币[128] - 普通股投入减少1,525.50万元人民币[128]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3.38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8.789亿元[131] - 未分配利润为37.544亿元,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33.1%[131] - 资本公积为45.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84亿元[131] - 盈余公积为7.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208亿元[131]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5.601亿元,较上年同期改善5.195亿元[131] - 专项储备减少267,310.83元[129] - 利润分配总额为2,307.81万元,其中对所有者分配2,053.7万元[129] - 少数股东权益为4.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49.22万元[131]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18.67亿元[131] - 一般风险准备减少2,541,129.37元[129]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16.51亿元人民币[13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导致资本公积减少1.34亿元人民币,对应增加未分配利润6618万元人民币[13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03亿元人民币[132]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减少847.15万元人民币[132][13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80.6万元人民币[132] -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1734.88万元人民币[133] - 对所有者的分配金额为1.33亿元人民币[133] - 本期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导致权益减少6098.14万元人民币[132] - 一般风险准备变动未发生金额变化[133]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未发生变动[13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减少109,805,220.00元[137]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89,268,220.00元[137] - 母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0,537,000.00元[13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少109,805,220.00元[137] - 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414,394,596.62元[137] - 母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867,000,000.00元[137]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4,671,927,614.88元[137] - 母公司盈余公积为741,290,189.84元[137] - 母公司专项储备为514.35元[137] - 母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2,099,722.45元[137]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18.67亿元人民币[138][140]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约为46.75亿元人民币[138][140]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2.0997亿元人民币[138][140]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约为7.3776亿元人民币[14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约为41.698亿元人民币[140]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约为114.4746亿元人民币[14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约为1.7346亿元人民币[139] - 本期提取盈余公积约1734.88万元人民币[13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约为1.3256亿元人民币[139] 关联交易 - 公司向中影集团及下属企业租赁及采购商品与服务,报告期内实际交易金额为16,246,098.73元[88] - 公司向中影集团及下属企业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报告期内实际交易金额为7,988.49元[88] - 公司与中影集团及下属企业基于发行放映合作产生的关联交易金额为250,781,887.70元[88] - 公司与华夏电影基于发行放映合作产生的关联交易金额为92,880.00元[88] - 公司与天天中影的租房及物业管理交易金额为1,563,001.58元[88] - 公司向天天中影提供技术服务收入为2,601,438.29元[88] - 公司向天天中影提供代理服务收入为197,467.80元[88] - 公司向中影集团及下属企业收取版权使用收入为240,373.00元[88] - 公司向中影集团及下属企业收取制作收入为196,226.41元[88] - 公司与天空之城电影创作业务已发生金额为22,260,000元[88]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8,414,856.07元[94]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10,021,070.84元[94]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为8,414,856.07元,占净资产比例0.08%[9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达4,436,104.07元[94] - 公司对外担保(不含子公司)余额合计为0元[94] 股东和股本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2,954户[98] - 控股股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持股1,257,682,500股,占总股本67.36%[10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1,554,137股,期末持股8,516,775股占比0.46%[100] - 中国农业银行-中证500ETF增持688,236股,期末持股11,061,686股占比0.59%[100]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9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注册资本变更为18.67亿元人民币[143]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中影科技净利润亏损2378.44万元[68] - 参股公司中影光峰激光影院实现净利润7441.40万元[68] 会计政策和重要会计估计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持续经营且遵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披露规定[145][146][148]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中单项应收款项坏账收回/转回金额需超500万元或占总额30%以上[152] -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判定标准为单项金额超1000万元或占期末余额30%以上[152] - 账龄超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需单项金额超500万元或占总额1%以上[152]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判定标准为单一主体财务指标占合并报表相关项目10%以上[152] - 重要或有事项/承诺事项的金额门槛设定为超过收入10%[153] - 企业合并交易费用(如审计、法律咨询)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5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包含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账面价值计量原则[159]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0]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0] - 企业合并审计法律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62]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6]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账款按交易价格计量[168]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后续计量[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债务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71] - 合营企业投资按权益法核算进行会计处理[164] -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仍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66] - 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进行会计确认和终止确认[167] - 公司不可撤销地将部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3]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或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7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17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7] - 财务担保合同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后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确定损失准备[177]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签订日公允价值计量并后续按公允价值计量[178]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181] - 第一阶段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81] -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82] - 应收票据和合同资产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83] - 其他应收款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84] - 长期应收款包含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等款项[185] - 应收融资租赁款等通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