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6.3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8] - 净利润2.3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9%[8] - 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股,同比下降17.95%[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33%,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638,804千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23,757千元[22] - 公司营业收入为46.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36]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46.3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41] - 公司营业利润2.6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5.344亿元大幅下降[4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6.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7.32亿元人民币下降2.0%[6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73亿元人民币下降15.3%[6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69] - 基本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0.39元/股降至0.32元/股[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6.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73][7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73][74] - 公司营业收入为46.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营业成本为3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86]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39元/股下降17.9%[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65亿元人民币下降15.7%[9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归母净利润为2.24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65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稀释每股收益为0.32元/股[98] - 公司2024年同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38元/股[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5%[3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7.23%至1.73亿元人民币,因集采品种收入占比增加[36] - 财务费用同比飙升510.54%至987.79万元人民币,受有息负债增加及汇率波动影响[37] - 营业成本为3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4.5%[86] - 存货跌价损失5048.1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852.48万元人民币增加4.0%[93] - 所得税费用3235.8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059.75万元人民币增加5.8%[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上半年10个制剂新产品上市,累计19个产品25个规格国家集采中标[23] - 布洛芬、阿司匹林等11个重点原料药实现增产,市场份额扩大[23] - 上半年获得药品批件21个包括19个制剂新产品和2个原料药批件[24] - 制剂业务营业收入下降9.01%至20.5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8.75个百分点[40] -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增长18.24%至10.92亿元人民币,但毛利率转为负值-0.31%[40] - 原料药业务收入14.89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37.06%,同比上升1.72个百分点[41] - 制剂业务收入20.57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18.51%,同比下降8.75个百分点[41] - 医药中间体业务收入10.91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0.31%,同比下降2.59个百分点[41] - 化学原料药分部收入14.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73][74] - 制剂分部收入25.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73][74] -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产品分部收入1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73][74] - 主营业务收入为45.79亿元人民币,成本为36.2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同比下降[86] - 制剂业务收入20.58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44.9%;原料药业务收入14.89亿元人民币,占32.5%[8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市场收入35.51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76.5%;美洲市场收入4.36亿元人民币,占9.4%[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下半年力争取得原料药及制剂新产品批件10个以上[27] - 公司开展9次专业安全检查并通过近140次现场审计检查[26] - 实施20项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措施涵盖7个方面[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股东总数76,508户,其中H股股东40户,A股股东76,468户[11] -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29.70%[14] - 控股股东华鲁控股持股比例为29.70%,持有204,864,092股人民币普通股[1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8.03%,持有193,314,037股境外上市外资股[16] - 华鲁投资持股比例为5.38%,持有37,091,988股人民币普通股[1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年初2,055,050股增至2,870,150股[20] - 维斌有限公司持有20,827,800股H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02%[1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49%,持有3,409,353股人民币普通股[1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92.3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42%[8] - 总负债38.7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86%[8] - 应收账款从8.68亿元增至10.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3%至11.86%[32] - 存货从12.73亿元降至12.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81%至13.30%[32] - 短期借款从5.80亿元大幅减少至2.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69%[32] - 长期借款从7.72亿元降至4.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24%[32] - 在建工程从7.81亿元降至6.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3%[32] - 货币资金保持稳定为12.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维持13.80%[32] - 其他应付款同比增加39.54%至7.0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末期股息款尚未派发[34]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56.40%至2.53亿元人民币,公司优化负债结构[3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125.18%至7.06亿元人民币[3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1.92%,流动比率126.64%,速动比率87.66%[45] - 公司借款总额为14.494亿元人民币,货币资金12.750亿元人民币[4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901.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23.77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4%[65] - 货币资金由12.45亿元人民币增至12.75亿元人民币,增长2.4%[65] - 应收账款从8.68亿元人民币增至10.96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6.2%[65] - 存货由12.73亿元人民币降至12.29亿元人民币,减少3.5%[65] - 短期借款从5.8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53亿元人民币,降幅达56.4%[67] - 应付账款从7.15亿元人民币增至7.87亿元人民币,增长10.1%[6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90.20亿元人民币增至92.38亿元人民币,增长2.4%[73][74]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8.68亿元人民币增至10.96亿元人民币,增长26.2%[76] - 应收账款坏账拨备从3985万元人民币增至4826万元人民币,增长21.1%[76] - 0-1年账龄应收账款占比从99.4%微降至99.1%[76] - 公司负债总额从38.02亿元人民币增至38.73亿元人民币,增长1.9%[73][74] - 其他应收款净额从2024年底950万元增至2025年6月底1793.73万元,增长88.8%[77]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为1067.63万元,占其他应收款总额28.61万元的37.3%[7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7.15亿元增至2025年6月底7.87亿元,增长10.1%[78] - 应付账款中691.5万元(87.9%)账龄在1年以内[78] -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从7310.88万元降至3588.94万元,减少50.9%[79] - 短期薪酬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为3.09亿元,占短期薪酬总额86.2%[80] - 资本公积总额从11.45亿元增至11.99亿元,增长4.8%[82] - 股本溢价增加8677.11万元,其中4668.2万元来自股票期权行权[82] - 其他综合收益总额从1.7亿元增至1.84亿元,增长8.6%[8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1496.98万元收益,占其他综合收益增长额的102.2%[84]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金额为26.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4.00亿元人民币增长8.4%[8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02.4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02.49%至2.34亿元人民币[39] 投资和金融资产 - 持有交通银行股权初始投资金额为1422.53万元人民币,期末账面值为6575.36万元人民币,报告期损益为161.92万元人民币[58] - 持有中国太保股权初始投资金额为700万元人民币,期末账面值为1.88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损益为540万元人民币[58] - 金融企业股权总投资初始金额为2122.53万元人民币,期末总账面价值为2.53亿元人民币[58] - 金融企业股权报告期总损益为701.92万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变动总额为1618.44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股权比例为0.01%[58] - 公司持有中国太保股权比例为0.05%[58] 员工和薪酬 - 2025年上半年员工工资总额为3.79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7,159人[45] 汇率风险 - 2025年上半年出口创汇1.525亿美元,存在汇率波动风险[46] 承诺和保证事项 - 华鲁控股承诺在非公开发行A股定价基准日前六个月内及发行完成后六个月内无减持计划[51] - 华鲁控股承诺若违规减持则全部收益归公司所有[51] - 华鲁控股承诺与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且长期有效[51] - 华鲁控股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赋予公司新业务优先发展权[51] - 华鲁控股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且不侵占公司利益[52] - 华鲁控股承诺将按最新监管要求填补即期回报摊薄[52] - 华鲁控股承诺若违反即期回报承诺将承担补偿责任[52] - 华鲁控股承诺不通过表决权损害公司及小股东利益[52] - 华鲁控股承诺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公允原则并履行披露程序[52] - 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除新华置业开发的“金鼎华郡”项目外无其他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主体[53] - 新华置业于2021年6月29日注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53] - 新华置业于2021年7月5日变更经营范围不再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53] - 公司预留“金鼎华郡”项目不超过80套住房作为专家公寓和人才公寓用房[53] - 2021年8月1日新华置业执行董事决议批准已建成的物业尾盘用于专家公寓和人才公寓不再对外销售[53] - 公司承诺不将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53] - 公司承诺督促新华置业推进“金鼎华郡”项目房屋所有权登记办理工作[54] - 若“金鼎华郡”项目出现退房情况将转为自持纳入专家及人才公寓计划不再对外销售[54] - 新华置业已制定相关风险应对机制包括设置风险控制专员[54] - 新华置业承诺若发生退房将根据前期规划及内部决议将退房转为自持纳入人才公寓计划[54] 股份激励和变动 - 2021年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已行权736.89万份股票期权[58]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56] 理财和或有负债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委托理财业务[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58] 合同负债和收入确认 - 合同负债转化收入7322.10万元人民币,未履行合同义务金额5978.37万元人民币[90][91] 股息派发 - 公司董事会建议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99] - 公司2024年同期派发中期股息为每10股0.25元[99] - 公司2024年末期股息已于2025年7月下旬派发完成[100] - 公司2024年末期股息派发总额为1.72亿元人民币[100] - 公司2024年全年股息派发总额为1.88亿元人民币[100]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 - 2025 Q2 - 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