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10.3%至2063.2万港元[3] - 毛利同比增长129.0%至193.3万港元[3] - 本期间亏损975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3亿港元收窄13.8%[4] - 总客户合约收益2063.2万港元较上年1869.8万港元增长10.4%[15]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亏损为9508万港元[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1,791,000港元(2024年:93,905,000港元)[34] - 持续经营业务(新西兰分部)总收益增长10.3%至2063.2万港元原木销量增加12.8%平均出口售价上涨2.6%至每立方米80美元[67]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达193.3万港元同比增长129%毛利率从4.5%提升至9.4%[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73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882.9万港元(经重列)收窄90.6%[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成本下降1.6%至786.2万港元[26] - 因砍伐产生的森林损耗成本减少40.5%至215.5万港元[27] - 递延税项变化产生405.4万港元支出[28] - 公司资本开支约367,000港元,同比减少约820,000港元[86] - 雇员总数19名,雇员成本约10,756,000港元,同比减少约4,683,000港元[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原木收入1809.2万港元较上年1568.7万港元增长15.4%[15] - 森林管理费收入254万港元较上年301.1万港元下降15.6%[15] - 新西兰地区收益2063.2万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00%[16] - 新西兰分部外部收益为1869.8万港元[23] - 主要客户数量从3家减少至1家,客户1收益增长42.2%至1335.8万港元[24] - 已终止经营的苏里南业务出售亏损8250.6万港元[32] - 苏里南业务收益同比下降82.6%至155.7万港元[32] - 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包含净存货撇减344,000港元及多项资产减值和折旧[33]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负债净额1,458,000港元及确认出售亏损82,506,000港元[33] - 公司出售苏利南附属公司录得出售收益145.8万港元并终止确认亏损8396.4万港元导致净亏损8250.6万港元[60][61] - 已终止经营业务(苏利南分部)亏损9022.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44.4万港元(经重列)扩大162%[66] 各地区表现 - 新西兰地区收益2063.2万港元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00%[16] - 新西兰分部外部收益为1869.8万港元[23] - 新西兰分部收益20,632,000港元,同比增长10.3%,人工林资产公允价值收益22,727,000港元[59] - 持续经营业务(新西兰分部)总收益增长10.3%至2063.2万港元原木销量增加12.8%平均出口售价上涨2.6%至每立方米80美元[67] - 新西兰人工林资产公允价值收益227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028.5万港元)[72] - 新西兰分部EBITDA为1801.6万港元[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成本加运费价格区间为每JAS立方米108-118美元[83] - 中国甲级基准原木成本加运费价格达每JAS立方米108-114美元,加权平均价格提高约3美元[82] - 六月份新西兰对中国原木出口总量达1.85百万立方米[82] - 七月份中国港口存货增长10%至约4.0百万立方米,日均卸货量约50,000立方米[82] - 公告包含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业务的前瞻性陈述[97] - 前瞻性陈述涉及已知和未知风险及不明朗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业绩与预期显著不同[97] 其他财务数据 - 人工林资产公允价值收益227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028.5万港元[3]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9022.3万港元,同比扩大162.0%[4]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2419.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936.8万港元[5] - 每股基本亏损0.059港元,较去年同期0.045港元扩大31.1%[5] - 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除息税折摊前亏损1188.7万港元[22] - 人工林资产公允价值收益2272.7万港元[22] - 持续经营业务经调整除息税折摊前盈利为负882.5万港元[23] - 人工林资产公允价值亏损7028.5万港元[23]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7,375,000港元计算[37] - 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0.055港元(2024年:0.007港元)对应亏损114,416,000港元[39] - 持续经营业务除息税折摊前盈利1114.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912.8万港元)新西兰分部EBITDA为1801.6万港元[77] 融资和借贷活动 - 银行借贷增加至2377.4万港元,去年末为零[6] - 贷款金额从2730万港元增加至3510万港元(350万至450万美元)[10] - 公司完成供股集资发行9.275亿股普通股现金代价约3366.8万港元[10] - 应付关联公司贷款利息开支10,341,000港元(控股公司3,672,000 + 同系附属6,669,000)[47] - 公司支付利息的无抵押贷款总额为141,053,000港元(约18,083,000美元),包括62,400,000港元、27,300,000港元、23,400,000港元、7,106,000港元、6,179,000港元、8,580,000港元和6,084,000港元等多笔贷款[48] - 公司贷款到期日从2025年4月1日延长至2027年4月1日,并规定在特定条件下贷款人可要求立即还款[49] - 贷款利率从3个月美元LIBOR加2.86%变更为3个月SOFR加2.86%年利率[50] - 新增无抵押贷款11,700,000港元(1,500,000美元),利率为1个月SOFR加3%年利率,期限三年[50] - 贷款金额从27,300,000港元(3,500,000美元)增加至35,100,000港元(4,500,000美元)[51]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无抵押贷款156,000,000港元(20,000,000美元),利率为3个月SOFR加2.86%年利率,2026年11月3日到期[52] - 供股发行927,495,528股,认购率77.9%,认购不足205,102,640股(22.1%),最终筹集约33,668,000港元[56] - 供股完成后实际筹集资金净额约31,800,000港元[58] - 未偿还借贷总额463.6亿港元包括控股公司贷款2.14亿港元同系附属公司贷款2.11亿港元银行借贷2377.4万港元及租赁负债1437.8万港元[79] - 资本负债比率达92.3%(去年末为72.9%)反映财务杠杆显著上升[79] - 银行借贷以新西兰元计价,未使用对冲工具但持续监控外汇风险[8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流动资产由4492.8万港元下降至4101.4万港元,减少8.7%[6] - 流动负债净额343.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额743.3万港元[6]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9,471,000港元(2024年末:4,720,000港元)[41] - 逾期贸易应收账款454,000港元中169,000港元逾期超30日[44]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12,114,000港元(2024年末:8,042,000港元)[46] - 流动比率为0.92(流动资产4101.4万港元/流动负债4445.3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215.9万港元[79]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3,439,000港元[80]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值约143,872,000港元的林地及318,060,000港元的人工林资产[87]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出售苏利南亏损附属公司以改善财务可持续性[10] - 同系附属公司承诺15个月内不要求偿还约2.111亿港元应付款项[10]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5,240,000港元,其中短期雇员福利5,224,000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16,000港元[54]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854,991,056股[80] - 公司或任何附属公司在本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6] - 董事会成员包括1名执行董事和4名非执行董事[99] - 董事会还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99] - 公司注册网址为http://www.greenheartgroup.com[100]
绿心集团(00094)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