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约为180,69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3.0%[2] - 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增至22,670,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225,000港元[2]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7,535,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811,000港元[2] - 公司本期间利润为4753.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81.1万港元[8] - 公司分部溢利从亏损428.7万港元转为盈利4601.3万港元[15]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1港仙,去年同期亏损0.5港仙[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4港元,去年同期亏损0.006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47,535,000港元[32] - 公司中期收入同比增长73.0%至180,697千港元,主要由媒体广告业务贡献[42][53] - 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22,670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225千港元)[42] - 终止经营业务净利润24,865千港元,主要来自出售附属公司收益24,226千港元[42][45]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7,535,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4,811,000港元[5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33,43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7,094,000港元增长371.4%[3] - 员工薪酬及津贴从655.4万港元增至2625.0万港元,增长300.5%[23] - 所得税开支为808,000港元,同比下降62.9%,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808,000港元,香港利得税为零[25] - 无重大资本支出(去年同期:1,057,273港元)[61]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环境维护业务及贸易业务三大经营分部[13] - 媒体广告及营销业务收入从379.1万港元大幅增至1.282亿港元,增幅达3281.5%[15][20] - 环境维护业务收入从8135.1万港元下降至3604.0万港元,同比减少55.7%[15][20] - 贸易业务收入从1928.6万港元下降至1646.6万港元,同比减少14.6%[15][20] - 贸易业务通过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及出售收益贡献盈利2923.8万港元[15] - 媒体广告业务收入达128,191千港元(去年同期:3,791千港元),成为最大收入来源[49][52] - 环境维护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5.7%至36,040千港元,因未获得新项目[48][52] - 贸易业务收入下降14.6%至16,466千港元[50][52] - 环境维护业务未履行合约总金额降至人民币879百万元(去年同期:1,155百万元)[48] 终止及出售业务表现 - 终止经营业务通过出售附属公司获得收益2422.6万港元[15]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收益5240.4万港元[8] - 终止经营业务中物业租赁业务出售收益为24,226,000港元,现金代价为76,312,000港元,资产净值为52,086,000港元[26][27] - 物业租赁业务在终止经营前收入为1,176,000港元,同比增长18.1%,经营溢利为673,000港元[26] - 医疗器械销售业务(优米泰)去年同期亏损975,000港元,收入为3,328,000港元[28][29] - 投资物业在终止经营业务中账面值为69,114,000港元,占出售资产净值的主要部分[27] - 出售物业租赁业务获得代价77,525,000港元[64] 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8633.4万港元增至1.642亿港元,增长90.2%[18] 金融资产及投资收益 - 出售金融资产收益21,033,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041,000港元[3] - 证券投资实现收益24,729千港元(公平值收益3,696千港元+出售收益21,033千港元)[5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35,275,000港元,较期初94,707,000港元减少62.8%[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下降62.8%至35,275,000港元,主要因香港上市证券减少[35] - 出售金融资产收益21,033,000港元及出售附属公司收益24,226,000港元[56] 现金流及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4,702,000港元,较期初210,486,000港元增长54.3%[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105亿港元增至3.247亿港元,增长54.3%[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4,702,000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54.3%[58] - 公司处于净现金状态,未披露资产负债比率[62] - 公司累计亏损从期初的3.2919亿港元改善至期末的2.2925亿港元,减少9994万港元[8] - 公司总权益从期初的3.178亿港元增长至期末的3.467亿港元,增幅9.1%[8] - 2020年认购事项剩余未动用款项60,651,000港元[69] 应收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为209,080,000港元,较期初140,731,000港元增长48.6%[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38,785,000港元,同比增长40.1%,其中超过90天账期的金额为209,934,000港元[34] - 贸易应收款项为209,080,000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48.6%[59]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177.5%至40,013,000港元,其中超过91天账期的金额为19,992,000港元[36] 关联方交易及贷款 - 关联方股东贷款总额为122,016,000港元,包含本金115,549,000港元和应计利息6,467,000港元[37] - 关联方贷款中Zhang Long先生贷款本金3,240千港元,年利率8%[38] 股份回购及股权计划 - 公司回购股份支出6995.2万港元[8] - 公司于中期期间回购了55,550,000股股份,最高价格每股1.30港元,最低价格每股1.16港元,总代价约67,653,500港元[80] - 公司所有回购股份持作库存股份,可能考虑用于未来转售、转让或注销[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3年购股权计划下仍有40,000,000份购股权未行使,2021年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为零[73] - 股份奖励计划限额为79,5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0%,个人限额为23,85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74]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年期约为7年[74] - 自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起,未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或归属任何奖励股份[75] - 公司于中期期间未授出、行使、失效或没收任何购股权[73] 其他重要事项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亏损186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14.6万港元[8] - 非控股权益从期初的3059.4万港元减少至期末的2631.4万港元,下降14%[8] - 总资产为982,232,000港元,较期初977,508,000港元增长0.5%[6] - 雇员总数减少至675人(去年同期898人),主因环境维护业务缩减[55] - 雇员人数为675名,同比减少24.8%[71] - 公司于中期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其他上市证券[80] - 公司董事确认中期期间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82] - 公司中期期间未审核财务业绩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84] - 目标公司增资后公司间接持股由51.0%稀释至50.4%[66]
网誉科技(01483)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