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约为人民币777.1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7.77184亿元人民币[16] - 公司2025年1-6月收入为人民币8.04亿元,同比下降3.34%[5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人民币4.3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4.73%[5]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4,76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4,559千元下降60.6%[6] - 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663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8,968千元下降97.6%[6]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9,033千元,去年同期为利润人民币92,304千元[6]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4,325,000元,较上年同期的82,141,000元大幅下降94.7%[23] - 公司2025年1-6月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90万元,同比下降97.56%[51] - 公司2025年1-6月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82.1万元,同比下降94.73%[51] - 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66百万元,同比下降97.56%[6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30,93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44,356千元增加19.5%[6]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60,90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2,804千元增加15.3%[6] - 提供服务成本为530,931千元,较上年同期的444,356千元增长19.5%[21] - 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7,312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23,342千元增长35.6%[21] - 贸易应收款项之亏损拨备为9,528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1,710千元下降18.6%[21] - 当期所得税费用为14,572千元,较上年同期的21,494千元下降32.2%[22] - 财务成本总额为60,902千元,其中贷款及借款利息为31,087千元,无担保中期票据利息为32,549千元[20] - 资本化至在建工程的利息开支为25,283千元,使计入损益的财务成本净额降至52,804千元[20]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服务收入为1.8526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97293亿元下降6.1%[16] - 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服务总收入为4.97284亿元人民币[16] - 一般危废处理服务收入为3.952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69119亿元下降15.7%[16] - 油泥处理服务收入为5831.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286.1万元增长36.1%[16] - 飞灰处理服务收入为4396.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664.7万元下降5.7%[16] - 资源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收入为9436.5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808.7万元增长96.2%[16] - 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大幅增长96.24%,达到人民币9437万元[52] - 油泥处置服务收入增长36.05%,达到人民币5831万元[52] - 一般危废处置服务收入下降15.74%,至人民币3.95亿元[52] - 工业危废处置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97.55百万元,同比减少10.93%[53] - 一般危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95.28百万元,同比减少15.74%[53] - 油泥处置收入为人民币58.31百万元,同比增长36.05%[53] - 资源综合利用收入为人民币94.37百万元,同比增长96.24%[53] 各业务线毛利率 - 毛利为人民币246,253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59,651千元下降31.5%[6]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1.69%,同比下降13.04个百分点[54] - 一般危废毛利率为36.02%,同比下降12.65个百分点,主要因价格下降人民币96元/吨[54] - 资源综合利用毛利率为3.78%,同比下降26.12个百分点[61] 运营数据(处理量及规模) - 环保项目总数85个,处理规模约1192.23万吨/年[37] - 工业危废处置总量约51.87万吨,同比减少约5.67%[39] - 一般危废处置量约44.05万吨,油泥处置量约4.78万吨,飞灰处置量约3.04万吨[39] -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冰铜销量约0.15万吨,同比增长约32.70%[39] - 替代燃料产销量约27.51万吨,同比增长约193.60%[39] - 工业固废处置总量约85.07万吨,同比增长约3.57%[40] - 公司总处理规模约为1192.23万吨/年[48] - 工业固废处理能力为344.72万吨/年(运营中)及13万吨/年(在建)[49] - 替代燃料加工项目总产能为38万吨/年[50] 项目能力与布局 - 铜陵铜尾渣资源化项目处理能力为80万吨/年[38] - 江西分宜项目处理能力为15万吨/年[40] - 一般危废项目40个,飞灰水洗项目7个,油泥处置项目6个,工业固废项目25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7个[37] - 广东罗定项目处理能力30万吨/年,危废资质10万吨/年,于2024年4月建成[41] - 公司已投运危废处置项目总处理能力为662.26万吨/年,总危废资质为345.56万吨/年[43] - 公司飞灰水洗项目已投运处理能力为39.95万吨/年,在建项目处理能力为15万吨/年,合计54.95万吨/年[44] - 公司油泥处置项目总处理能力为69.3万吨/年,总危废资质为68.5万吨/年[45] - 山东泗水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根据环评批复调整为25万吨/年,危废资质为10万吨/年[42][43] - 西北区域甘肃嘉峪关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为20万吨/年,危废资质为10万吨/年[42] - 川渝区域重庆忠县危废处置项目处理能力为44.8万吨/年,危废资质为14.35万吨/年[42] - 油泥处置项目山东东营站点处理能力为16万吨/年,危废资质为16万吨/年[45] - 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安徽铜陵站点处理能力为65万吨/年[46] - 工业固废处置项目四川达州站点处理能力合计为40.5万吨/年(25万吨/年及15.5万吨/年)[46] - 因项目停产,德州项目(10万吨/年)已从危废项目表中移除[43] - 公司于2025年6月及7月完成三项股权转让,移除了合计55万吨/年的处理能力[4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78,441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819,798千元,增长4.6%[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5,622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16,029千元,增长78.2%[9] - 公司无担保中期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00,00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00,000千元,增长66.7%[10]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19,517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170,199千元,增长9.2%[10]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71,93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985,701千元,下降12.6%[9] - 公司资产净值为3,649,59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58,924千元略有下降,降幅为0.3%[10]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998,218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98,488千元,下降10.0%[9] - 公司贷款及借款(流动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7,68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41,663千元,下降14.5%[9] - 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73,943千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2,748千元,降幅为1.6%[9]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0,944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97,294千元,下降1.9%[10]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9,805.50百万元,较上年末增加0.57%[62] - 资产负债率为62.78%,较上年末增加0.31个百分点[62] - 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8,180.04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0.75%[63]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625.46百万元,较上年末上升7.77%[63] -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170.20百万元,较上年末上升9.18%[64]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985.70百万元,较上年末下降12.6%[64] - 流动比率为0.82,上年末为0.66[65]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人民币2,952.31百万元,较上年末上升0.15%[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16.03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67.51百万元[68][70] - 银行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376.37百万元,较上年末减少人民币771.50百万元[6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8.21百万元,同比上升人民币22.68百万元[71][7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84.74百万元,同比下降人民币153.66百万元[71][73]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部分为696,650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808,542千元下降13.8%[26] - 贸易应收款项关联方部分为97,674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82,112千元增长19.0%[2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771,172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905,136千元下降14.8%[2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123,804千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292,209千元下降13.0%[26] - 应收关联方款项为无抵押、免息且按要求偿还[2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05,13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71,172千元,同比下降14.8%[28] - 即期贸易应收款项从781,455千元降至640,731千元,逾期超过一年的款项从5,658千元降至2,306千元[28] - 贸易及应付票据总额从431,503千元降至363,848千元,其中应付关联方款项从66,253千元降至58,892千元[28] - 应付股息从31,219千元降至28,171千元[28] - 公司应收账款同比下降[36] 其他收入及税务 - 其他收入总额为3775.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814.3万元下降1.0%[19] - 政府补助收入为3002.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827.8万元增长6.2%[19] - 银行利息收入为296.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27.9万元增长30.0%[19] - 公司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无需缴纳任何所得税[25] - 香港注册实体的估计年度实际所得税率保持在16.5%(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4年)[25]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附属公司适用25%的法定所得税率[25] - 中国西部地区的合格附属公司可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率[25] - 从事固体废物解决方案的若干附属公司享有头三年所得税豁免及随后三年减半征收的优惠[25] 每股盈利和股息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4分,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50分[6]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加权平均股数1,826,765,059股计算,与上年股数相同[23]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31]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91] 联营公司表现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1,195,000元,亏损较上年同期的-2,787,000元收窄57.1%[24]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雇员人数为3,062人,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88人减少约6.9%[84] - 报告期内员工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2.1935亿元,较2024年6月30日约人民币1.9195亿元增长约14.3%[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报告期内盈利同比下降,但整体经营保持稳健[36] - 固危废处置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企业生存面临严峻挑战[35] - 公司将持续巩固环保产业协同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86] - 公司将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升项目产能发挥率并稳定市场行情以提价[87] - 公司将深度推进运营管理融合,加强费用精细管控以促进降本增效[88] - 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管控,加快销售回款进度以保障现金流稳定安全[90] 公司治理与报告 - 报告期内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80] - 董事会未批准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购入的未来计划[81] - 报告期内无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82]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任何上市证券的购回、出售或赎回[94] - 报告期末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9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95] - 审核委员会对采用的会计处理手法无不同意[95] - 自报告期末至公告日期间无重大事项需披露[96]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刊载于网站并寄发股东[97]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7]
海螺环保(00587) - 2025 - 中期业绩